分享

《挪威的森林》那人世间的彷徨

 冬天惠铃 2018-01-03
图片发自简书App

文 / 寒江钓月

在懦弱与勇敢之间请选择勇敢,在追悔与忘怀之间请选择忘怀,最终你会明白有些人,有些事早就注定。

一直想写这本书,却无从下笔,因为聊聊故事简单,谈论美却很难。

《挪威的森林》故事极其简单,简而言之,就是上世纪60年代,日本青年渡边和情绪不稳定且患有精神疾病的直子,以及开朗活泼的小林绿子之间的爱情故事。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我的阅读体验却如同坠入了一片蔚蓝而冰冷的海水里,字里行间长出一条条杂乱而柔软的水草,死死的抓住我,包裹我,把我往下拽,让我沉溺其中不可自拔!

林少华的译本,将文字的美感发挥的淋漓尽致,哀而不伤,细腻而委婉,所有的文字形成了一个气场,把真实和虚幻彻底打通了,让空气粘稠,让心脏缓慢!

所以当我看到有人说,建议一个人的时候读读村上春树,我就想,那一定是读《《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或者《我的职业是小说家》等村上春树的个人感悟。

我建议,年轻人感到孤独的时候千万不要去看这本书,它会让你陷入很深的情绪,产生对命运的无力感,它会使你哀伤异常。

但当你在爱里意气风发的时候,可以读一下本书,让你知道人性的复杂和无奈,让你明白幸福并非唾手可得!

想好好的谈谈本书,首先绕不开的是死亡,本书以主人公唯一的朋友木月的死开头,以主人公的恋人直子的死而结束,全书笼罩着哀伤的气氛和生命的挣扎,哪怕在欢快的情节里都有着挥之不去的阴郁。

如书中开头所说:“冷雨将大地涂得一片阴沉。”

有人问过村上春树:“书中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死去。”热情公道的木月死了,温柔漂亮的直子死了,近乎完美的初美死了,品学兼优的直子的姐姐死了,绿子的父亲也死了!

村上春树的回答大概是这样的:

“我是被迫的,是故事要求的。所谓成长就是这么回事,就是人们同孤独抗争,受伤,失落,失去却又要活下去。”

但我觉得他书中的答案更好

“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正因为这些死亡的包裹,才让渡边的挣扎变得真实,才让青春变得厚重。在死亡阴霾的重压之下,我们才能触及到了一点点模糊的人性,所以死亡是这个故事的质量,离开了死亡,故事的魅力就消失殆尽了!

当我读到渡边在天台看着萤火虫飞走,死或者说离别对于我心灵的冲击是不可言说的,死亡从未离我如此的近!

“萤火虫消失之后,那光的轨迹仍久久地印在我脑海中。那微弱浅淡的光点,仿佛迷失方向的魂灵,在漆黑厚重的夜幕中往来彷徨。

我几次朝夜幕中伸出手去,指尖毫无所触,那小小的光点总是同指尖保持一点不可触及的距离。”

这是我看过的,对于死与生那模糊界限最好的描述。

谈完沉重的话题,在看看书中的爱情,

爱情是什么?从小我们就知道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我们觉得爱情就是我爱你不顾一切,海枯石烂,永世不谕!

但其实爱情要复杂的多,之所以如此简单化,只是作者要突出爱情的美好,不允许有任何的玷污!

但其实谁都知道,人是多么复杂的动物,爱绝不是一块毫无杂质的水晶,爱本身就是一种束缚,多数时候,爱一个人,是在挣扎中的选择,是自我意识之外的强加。

《挪威的森林》将青年对爱的挣扎与迷茫,表现的淋漓尽致。

渡边对直子的爱,夹杂着对于一个生命的责任,渡边就是直子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责任让他无法放手。

而直子对渡边的爱也夹杂着对于木月的思念,甚至可以说她努力的想爱上渡边,但是却做不到。

正是这种挣扎让人物性格得到了最大的揭示,大家都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塑造的面具,多数时候人们并不清楚自己的本性是什么?也不清楚到底什么是爱?”

村上春树通过本书告诉我们:“人生最大的挣扎,就是你的内心和你所表现出来的自我绝对不是一模一样的!”

本书成于1987年,那时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富足,思想解放,爱情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变化了。年轻人越来越自由,人们已经不相信,一段炙热的爱情会因为父母或长辈的反对,会因为社会的压力而走向穷途末路。

就像如今的我们,如果我们还是写如今的00后,对于父母唯命是从,那是绝不可信的!那么爱情的障碍是什么呢?村上春树通过直子极端的死亡来告诉我们,

爱情的反对力量,就是我们自己无法掌控的内心!

这便让他笔下的爱,变的与众不同。

渡边对绿子的爱情是美好的,村上春树把这种喜欢,写成了我喜欢你,就像喜欢春天的熊。

“最最喜欢你,绿子。”

“什么程度?”

“像喜欢春天的熊一样。”

“春天的熊?”绿子再次扬起脸,“什么春天的熊?”

“春天的原野里,你一个人正走着,对面走来一只可爱的小熊,浑身的毛活像天鹅绒,眼睛圆鼓鼓的。他这么对你说道:‘你好,小姐,和我一块儿打滚玩好么?’接着你就和小熊抱在一起,顺着长满三叶草的山坡咕噜咕噜滚下去,整整玩了一大天。你说棒不棒?”

“太棒了!”

“我就这么喜欢你。”

而就是这种喜欢,也夹着这一种自我的救赎。渡边对直子有着言不清说不明的责任和爱恋,而绿子确是对他的救赎,他喜欢绿子很大程度上是害怕自己也陷入死亡的沼泽!

最后我说说除了美感,爱情和死亡,《挪威的森林》给我的两个受益匪浅的建议。

首先是永泽对于渡边的建议:

“人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所干的勾当!”

当时还不太明白,如今已到中年,我的经验告诉我,过分同情自己的人,都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就如同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不断地讲述着自己悲惨的遭遇,最终换来的只是被人瞧不起!生活是这样,当你同情自己的时候,你就败了,没人喜欢失败的人

所以不管如何,我都告诉自己,我的条件要比好多人强,我一定可以挺过去,我以后会更好。

这世界有好多人,值得我去同情,他们的人生比我要难过的多,生活可以发发牢骚,但是不能认输!而认输的标志就是“你开始同情自己!”

其次是玲子给渡边的建议

“当无法抉择的时候,要心胸阔达地委身于生活的河流。”

年轻的时候,我们总觉得一个选择便决定了一生,但其实经过生活的洗礼你最终会发现,世事的长河最终还是会流向其应流的方向,该受伤的总会受伤。

这并不是宿命论的解脱,而是告诉你,不要追悔于过去的选择,不要害怕面对今后的选择!

正如李宗盛的歌词所说:

“为何你不懂,只要有爱就有痛,有一天你会知道,人生没有我并不会不同”

未来灿若繁星,有无数种可能,你所能预见到的却不过方寸!

所以在懦弱与勇敢之间请选择勇敢,在追悔与忘怀之间请选择忘怀,最终你会明白有些人,有些事早就注定。

《挪威的森林》说是一本书,倒不如说是一本表达青春彷徨的朦胧诗。它不是告诉你一个故事,而是讲述那永远缠绕心头的:“爱的迷茫与哀伤!”



其他书评

《了不起的盖茨比》—永远不要变成别人

《岛上书店》—人生是一部作品集


    无戒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  第46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