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人应该怎么运动?

 昵称48966167 2018-01-03


以下情况不适宜运动

1、存在溃烂的严重糖尿病足

2、严重眼底病变,眼底急性出血

3、合并各种急性感染

4、长期高血压且未控制

5、严重糖尿病肾病

6、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

7、血糖水平持续高于16.7mmol/L

勿要强行运动,应尽快治疗,如恢复至可运动水平,再进行运动训练。

2.

明确自己的运动目标

1. 降糖目标

运动降糖分短期和长期。短期降糖主要作用于餐后血糖,一般来说,中强度运动30-40分钟,可以有效降低餐后血糖2-3个单位,不过也会因人而异,自己可以运动前后监测血糖观察自己运动降糖的效果。长期规律运动可以减少脂肪,减缓胰岛素抵抗。

糖尿病人应该怎么运动?

2. 体重目标

第一步:计算合理目标体重范围,有两个公式可以参考

(1)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

(2)理想体重(kg)=21(BMI)*身高(m)的平方

第二步:计算自己距离理想体重的差值,有两种情况

(1)需要减重:设定每周减重适宜在1-2kg,最好不要急速减重,避免带来的代谢紊乱等副作用

(2)需要增重:设定每周增重适宜1-2kg,急速增重对身体不好,可能也会引发血糖的大幅波动

3. 体脂率和肌肉含量目标

糖尿病人应该怎么运动?

糖尿病人应该怎么运动?

监测体脂率有专业仪器,比如去健身房做一个体质测试,第一次测试通常都是免费的。

有的人可能会说,我运动就是为了降血糖而已,何必那么麻烦去看体重、体脂率和肌肉含量。

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身体是一个整体,糖尿病是一种综合代谢性病症。减少体脂率、增加肌肉含量,有利于提升整体身体素质,增强抵抗力和免疫力,让血糖、血脂等多项身体指标更容易达标。

3.

选择合适的运动强度和频率

1. 心率

以明显感觉到心跳加快、但呼吸不急促为适宜。列举一下典型的合适心率范围:

青少年:130~150次/分钟;

健康成年人:120~140次/分钟;

中老年体弱者:100~120次/分钟;

身体状况欠佳时:<120次/分钟;

身体状况良好时:可以达到140次/分钟。

2. 身体反应

身体轻微出汗,头面潮湿,周身发热,精神处于较兴奋状态,运动肢体的肌群出现酸、胀、沉重和轻度疲劳的感觉,但不是肌肉酸痛、颤动、很累的程度。

3. 运动频率

每周至少共150分钟的中等到较大强度的运动,分布在3-5天内,不能连续2天不运动。

年轻人或身体素质更好的个体可进行较短时间较大强度或间歇训练(最少75分钟/周)。

抗阻练习2-3次/周(注意不要连续两天),训练早期,每个肌群练习完成1-3组,每组10-15次以临近疲劳状态,至少8-10个肌群练习。

老年糖尿病患者,应进行每周2-3次的柔韧性和平衡性练习(如瑜伽和太极),保持平衡或进行动态拉伸10-30秒,每项练习重复2-4次。

4.

运动方式

1. 有氧运动,运动强度较小,在充分呼吸的状态下,略微有些出汗,可以使全身肌肉得到活动,时间持续较长。常见的有氧运动有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

2. 有减重目标的糖友,可以在有氧运动的基础上,适当配合一些无氧运动——抗阻运动,如腹肌锻炼、俯卧撑、手掌推压及哑铃等。

3. 有增重目标的糖友,也需要配合无氧运动,同时补充优质蛋白质,利于增肌。如果有肾相关疾病症状,补充蛋白质时需要咨询医生或营养师,获得更科学的膳食搭配。

5.

特殊症状下的运动建议

1. 妊娠糖

在孕16周之内,可以多做一些有氧运动,帮助改善情绪,减少妊娠反应,促进胎儿更好地发育;16—28周,可以适当加大运动量——运动频率和时间,而不是运动强度;28周以后,逐渐接近预产期,这时要慢下来,运动时间要相应减少。

2. 心脑血管疾病

(1)推荐进行30-6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家务活动,单车等。

(2)每周至少进行两次力量训练。

(3)避免静力性运动,如平板支撑等。

(4)不要在运动时憋气。

(5)高危人群需要在有急救措施的场地进行。

3. 视网膜病变

(1)轻度非增生性病变

没有运动禁忌。

(2)中度非增生性病变

避免进行会升高血压的运动,如倒立,静力性运动。

(3)重度非增生性病变

压力发生变化时,如海拔陡升等,要避免做佛萨瓦氏动作,即用手指捏住鼻孔,轻轻的吹起鼻孔来调整气压,可听到耳朵的砰砰声。

避免会造成血压升高170mm Hg的运动,如拳击等对抗性运动。

避免缩脖子。

(4)增生性病变

避免重力量型运动,高强度运动,佛萨瓦氏动作。

避免吹奏类乐器,缩脖子,举重,慢跑,和高强度有氧。

推荐低强度或压力型有氧运动,如走路, 游泳,单车,健身操等。

4. 慢性肾病

(1)建议从耐力训练开始,可以进行耐力间歇训练,即训练一段时间后休息一段时间再进行训练。

(2)逐步提升训练量,比如增加每组的个数增加组数。

(3)逐步增加快走,游泳,单车运动量,再加上额外的力量训练。

5. 糖尿病足

(1)建议没有足部溃烂的患者进行中轻度运动。

(2)足部受伤或者有开放性伤口的病人避免举重练习,防止出现软组织和关节受伤。

(3)运动前需要合适的运动装备,运动后进行足部检查。每日检查足部的水泡,伤口,刮痕;学习适当的足部和皮肤护理的卫生技术;选择适当的鞋袜;考虑矫形鞋垫和矫形鞋的需要。

(4)建议避免慢跑。

(5)多做坐姿训练,减少足部的损伤。

6. 自主神经病变

(1)在运动过程中监测血糖,运动前,中,后进行血糖的测量,防止在运动中出现低血糖或高血糖的现象,而本人没有反应。

(2)在运动过程中监测血压,测定不同的体位(坐位,卧位,立位)的血压。

(3)进行躺姿的骑行和游泳可降低直立型高血压的风险。

(4)对运动环境进行选择,防止出现高温高湿的环境。

(5)运动中前,运动后均要补充200ml的液体,运动中感到口渴要适度饮用液体,防止缺水。

穿宽松合适的衣服和大小合适的鞋子。

7. 小糖宝

儿童青少年国际糖尿病协会的一些建议。

(1)鼓励活动,不限制活动种类。

(2)运动前监测血糖,再决定进行何种运动。

(3)血糖>15.0毫摩尔/升,不宜运动;血糖<7.0毫摩尔/升,应该吃一些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无糖饼干等)后再运动。

(4)随身携带富合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每15分钟进食15克。

(5)要有熟悉低血糖诊断、治疗经验的成人陪同,注意进食,防止低血糖反应的发生。

(6)为防止糖尿病患儿因锻炼过量出现低血糖,或者因运动时间过长而致脱水,事先应做好必要的准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