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愿你不畏风雨,心有灿烂千阳

 昵称2530266 2018-01-03


《灿烂千阳》


慈怀为你读的第三十四本书 来自慈怀读书会 14:44

点击上方绿标即可收听韩丹朗诵



每天一本书

 


各位慈怀读书会的读者们,大家好。


欢迎来到我们的每天一本书栏目,我将用一篇文章的长度,来向您讲解书中精髓。


今天,我们要一起读的书是《灿烂千阳》


生在和平国度的我们,可以自由选择职业和爱情,可以去争取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些对于我们来说稀松平常的事情,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却是奢望。


《灿烂千阳》这本书,就把在战乱中生活的那群人,如何度过艰难困苦的一生展示在了你的面前,让你震撼唏嘘。


想象一下,如果执行剖腹产的时候,没有麻药;如果你的丈夫让你把地上的石头放在嘴里嚼碎;如果你的爱人每天对你拳打脚踢甚至想把你打死;如果你的国家不让你离开家门;如果你的亲人都离你而去。


而这些假设的如果,都切实的发生在《灿烂千阳》的两个女主人公莱拉和玛丽雅姆身上。这样难以想象的画面背后,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灿烂千阳》的作者卡勒德·胡赛尼生于喀布尔,因为故乡的战争,他们全家逃往美国。他的第一本小说《追风筝的人》问世后大获成功,成为近年来国际文坛最大黑马,因书中角色刻画生动,故事情节震撼感人,获得各项新人奖,并蝉联亚马逊排行榜131周之久,全球热销6万册,创下出版奇迹。胡赛尼本人更因小说的巨大影响力,于2006年获得联合国人道主义奖,现还担任联合国难民署亲善大使。


《追风筝的人》创下的出版奇迹早早地为作者胡塞尼挂上了缤纷的招牌,也让人见识了他生动的刻画与撼人的情节;因此第二部往往更受期待,但也更容易被责难,《灿烂千阳》的问世让读者们再一次被打动和震撼,甚至有评论说比《追风筝的人》更胜一筹,它更突出体现了胡塞尼极具感染力的叙事能力,以及他对个人和国家悲剧的敏锐感受力。在这个女性为主角的故事中,绝望与微弱的希望同时呈现,它是通俗小说的精品,是一部有关勇敢、荣誉与宽容的书。


胡塞尼对语言的表现能力有着非凡的鉴别力和控制力,总是能以极准确的描述来反映现实,同时又能引发读者内心深层的触感。


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学会感恩,学会面对困难。它让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注定要面对惨淡的人生,我们,又将何去何从?


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胡塞尼笔下,《灿烂千阳》的故事。



1627年,一位叫做米扎尔·穆罕默德的诗人在归途经过阿富汗喀布尔城的时候用波斯文写下对这座首都的热忱:


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月亮


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他慷慨地用一千个灿烂的太阳来比喻美丽的喀布尔少女。


四百年后,生于这座城市的美国作家胡塞尼用小说刻画这座古老城市和其中的妇女。


玛丽娅姆


《灿烂千阳》以两个女性的视角交替叙述着故事,玛丽雅姆是一个富商和他家女仆的私生女,可是富商和他的妻子们接受不了女仆成为自己的家人,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耻辱。


于是从玛丽娅姆出生起,就被她父亲安置在荒凉山上的泥屋里,和母亲相依为命,每周四是她最盼望的日子,因为只有在那天,爸爸会来看她。


她爸爸会给他讲述城里发生的故事,她爸爸家里的电影院新上映的电影,给她带些好看的挂饰,她觉得爸爸是世界上对她最好的人,一点也不像母亲里和她唠叨抱怨的那样无能胆小和虚伪。


那年生日,爸爸问玛丽娅姆想要什么生日礼物,玛丽娅姆说想要牵着爸爸的手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原以为这么简单的愿望肯定可以实现,可他父亲却说:“我让司机明天来接你,给你买好票,让司机带你去看。”


玛丽雅姆不想离开父亲,她也想向父亲的其他孩子们一样,去电影院看电影,住在舒服的不会漏风的家里。


于是那天,她偷偷躲开母亲去城里找父亲,想要和父亲住在一起的强烈愿望,让她在父亲的门外坐了一宿,然而第二天父亲也没有露面,父亲一直在家里,可却始终不露面,不见她。


就在那天早上,心灰意冷的她回到泥屋时,发现她母亲在小泥屋旁的树上上吊死了。


无处可去的玛丽雅姆终于和父亲住在了一起,可她却再也不像以前那样崇拜父亲。


在她眼里,母亲是她害死的,因为母亲曾说过,她的生命里只有她,如果姆利亚姆离她而去,那么她会选择去死。


而父亲也像母亲曾经说的那样,是一个虚伪的人,虚伪地看望她,虚伪地让她住进来,然后再把她迅速许配给前来求婚的已近中年的鞋匠。



之所以把玛丽娅姆许配给鞋匠,原因很简单,他们不想玛丽娅姆出现在他们的家里,而鞋匠的家离这里几百公里,远到此生可以不相见。


不过才14岁的玛丽雅姆坐上了远嫁的车,从此再也没有原谅她的父亲。


而婚后的幸福在她第一次流产后消失的一干二净,多次怀孕又多次流产,让鞋匠对她再也没有一丝耐心。


甚至强迫玛丽雅姆吃下一堆石子,在嘴里嚼碎,吐出来的是一地的碎石子和几颗流着血的牙齿。

 

她一直忍耐,忍耐所有的辱骂和鞭打。因为她妈曾和她说:“女人这一辈子,就是要学会一件事,那就是忍耐。”



莱拉


鞋匠对面的人家,有个女孩叫莱拉,活泼可爱,接受父亲新思想教育的她会读书写字,还会解方程。


她还有一个对她很好的叫塔里克的青梅竹马,塔里克对莱拉很好,尽管少了一只腿,可丝毫不影响塔里克为莱拉出头,不许任何人欺负她。


在塔里克身上,莱拉体会到了什么是爱情。


然而战争开始了,每天都有导弹飞过,各种枪声爆炸声,连塔里克也被迫和爸妈离开了这座城市。


正当莱拉和爸妈把家当收拾好,准备叫辆车离开这座城市时,一颗导弹落在了他们家里,一切都被炸的粉碎。


所有关于未来的美好想象,都被炸成了灰烬。


莱拉被鞋匠从废墟里救活,而莱拉从此失去了她的父母和家庭。


当有一天,来了个人找莱拉,带来了那个让她彻底失去生活希望的消息——她最爱的人,从小一起长大的塔里克死在了逃难的路上。



于是,莱拉成为了鞋匠的妻子,正如鞋匠所希望的那样。原因是因为莱拉肚中怀上了塔里克的孩子,她不能让孩子一出生就居无定所,为了孩子,她选择嫁给鞋匠。


鞋匠开始对莱拉很好,正如之前对玛丽娅姆那样,宠着她,原因很简单,莱拉可以生育,而且已经怀上了孩子。


可是这一切都在莱拉生下了小女孩后发生了改变,鞋匠对莱拉的态度急转直下,鞋匠甚至嫌弃婴儿夜晚的哭声太响影响了他睡觉。


她们想过逃离,莱拉每天会从鞋匠的兜里偷一点点钱,然后在某一天鞋匠离开家后,她们带着女儿离开家去坐车。


但当时有规定妇女不得在没有男人的陪同下离城,于是她们在汽车站找了一个男人帮忙,把所有钱的一大半都给了他,让他帮忙买车票。


却再一次被欺骗,被带回家里,被鞋匠暴打,甚至连婴儿一起,关在黑屋子里,没有一口水或食物,躺了几天几夜,房间没有空气流通,闷热不堪,她们差一点就死了。


她们继续忍耐,忍耐所有的不堪,忍耐鞋匠把女儿送进孤儿院,忍耐每天对她们的拳打脚踢,呼来喝去。


直到有一天,塔里克突然出现在她们家门口。她们才意识到当年那个消息,不过是鞋匠用来毁灭莱拉希望的阴谋。


那天晚上,当鞋匠知道这个消息后,当鞋匠再一次踢向莱拉的时候,莱拉和玛丽雅姆选择了反抗,她们不再忍耐,当鞋匠掐着莱拉的脖子快要窒息的时候,玛丽雅姆用铁锹杀死了鞋匠。


玛丽雅姆选择了自首,来保全莱拉和孩子,玛丽雅姆死了,但这一次,她死的毫无畏惧。



终章


故事到最后,莱拉前往玛丽娅姆儿时的泥屋,去打听曾经玛丽娅姆生活过的痕迹,她得知玛丽娅姆的父亲,曾经千里迢迢,开车前去寻找玛丽娅姆,只为了寻求她的原谅。


他的父亲给玛丽娅姆留下了一笔钱,一封悔过信,还有一盘那年,他们没有一起看的电影录像。


莱拉不知道,如果玛丽娅姆还活着,知道这些会怎样。


塔里克和莱拉决定回到最初他们相遇的地方,喀布尔,重新开始他们的人生,和孩子们一起,去帮助这个城市,重建他们的家园。


刚回到喀布尔的时候,他们不知道塔利班将玛丽雅姆埋在哪儿,这让莱拉很难过。


她希望她能够去探访玛丽雅姆的坟墓,陪她坐一会儿,留下一两朵花儿。


可如今,已经成为一名老师的莱拉明白,玛丽雅姆离得并不遥远。


她就在这儿,在这些他们重新粉刷过的墙壁之中,在他们种下的那些树苗之中,在那些给孩子保暖的毛毯之中,在那些枕头、书本和铅笔之中。


她就在孩子们的笑声之中。她就在阿兹莎背诵的诗句和她朝西方鞠躬时念出的经文之中。


但是,最重要的是,玛丽雅姆就在莱拉自己心中,在那儿,她发出一千个太阳般灿烂的光芒。


那天上课时,她突然感受到了腹中的胎动。而更重要的是,莱拉已经想好,如果腹中的孩子是个女孩时的名字了。



以上就是《灿烂千阳》这本书的精华,不知道在读完这本书之后你会有怎样的感受,那么不妨先让我说说自己的感悟吧。


故事的结局是幸福的,相对来说。毕竟莱拉还有一个等了她十多年的爱人,塔里克带着她和孩子重新生活。


节奏的紧张,让你在每一次看到他们幸福的片刻时,都会怀疑,是不是下一秒就是死亡或者阴谋。


在后序中,作者说到阿富汗至今仍有上千万的难民,书中的情景至今都发生在许多人身上,这是身处在和平国家的我们,所不能想象的。



和他们相比,我们是多么幸福。


我们只会烦恼午饭吃什么,而不是烦恼有没有饭吃;


我们只会烦恼有没有人陪着逛街,而不是出门后能不能活着回来;


我们只会烦恼喜欢的人爱不爱自己,而不是喜欢的人此生不再相见是怎样的感受。


……


我们的烦恼,大多是自寻烦恼。


当我们没有饭吃的时候,当子弹会从你身边飞过的时候,当感冒成了死亡的原因的时候,一切现在的烦恼都显得无关紧要了。


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满足,满足不是贪于安逸,满足是学会退一步看待身边的人和事。


哪怕面临着最糟糕的麻烦事,也要想想还有人过着你无法想象的日子。


愿我们都能学会满足,感恩所有的收获。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慈怀读书会每天一本书的全部内容,这是慈怀读书会每天一本书的第三十四本书。


因书明理,以慈怀道,关注慈怀读书会,每天读完一本书,把自己活成你喜欢的样子。



*文:小强大人,慈怀每天一本书签约作者。



今日话题

故事中两个女主人公命运坎坷,一生悲苦,但她们从未放弃寻求幸福的可能性。就算经历风雨,也始终等待灿烂千阳,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精神的?关于这个故事,你又有哪些想说的话,赶紧在评论区留言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