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保险条款写的像天书,普通人没有保险、法律、医学等综合背景别想搞明白。有些字句细微处确实存在很大差异,一般保险经纪人或销售平台都不会特意去说,但我们自己买之前是需要多留心眼的。 因为工作原因,每天接触和研究保险产品,雪球是一个高素质的知识学习平台,就发出来分享给球友们吧。 ![]() 一、保险合同重点读哪些地方保险合同,洋洋千言,关键的地方无非就是看这几处:健康告知(什么情况能不能买)、保险责任条款(什么情况下赔)、除外责任条款(什么情况下保险公司不赔)、术语定义(比如重疾险,每个重疾明确的理赔定义)等。把握了条款的结构(下图是个医疗险的目录示例),就很快能定位关键条款。 ![]() 推荐在电脑上阅读,手机阅读容易浮光掠影一扫而过,电脑上还可以Ctrl+F查找关键词,比如要看除外责任,搜索“除外”或“免责”,效率极了。 这里不免要吐槽现在的互联网保险还是缺乏用户思维,什么时候能够达到电子书的阅读体验就好了。比如排版,关键字句不做加粗或颜色强调,从头到尾就像个纯文本。产品经理明明可以先做一个分类目录,方便用户跳到相应页面,同时还可以快速回到目录或相关章节。但这需要攻城狮一定的开发量,一般就都不爱多此一举。上图是某平台的一款百万医疗险,是把条款全文提炼出了目录,阅读起来特别方便,特别人性化,同时还把要点都摘出来了。 ![]() 写保险合同是个体力活,合同之间互相借鉴条款很常见,但有的写条款的人也是太佛系,一些标点、错字就不说了,改改就用或直接抄也是有的。 买保险是非常严肃的契约关系订立行为,不管是线下签保险合同还是线上直接买,条款一定是要看清楚的。保险产品白纸黑字,本身并不骗人,产生误解往往出现在购买环节,销售员或平台的误导,或者投保人偏离条款的期望。 二、细思恐极的条款:关于等待期的定义与处理等待期的定义决定了等待期出险保险公司如何处理。这点在重疾险和医疗险上表现最明显。一般意外原因造成的是没有等待期限制的,主要是疾病。 比如买完医疗险后2周,生病住院,这钱能不能报不报?比如重疾险投保后2个月体检发现有囊肿,买的重疾险怎么办? 医疗险一般是等待期内不能报销,但保障继续有效。即延续到等待期后的医疗费,从等待满那天开始,就可以走理赔了。 重疾险的话,来看三类案例表述,看你能发现有什么不同么? 第一种(康惠保):发生以下情形之一时,百年人寿不承担保险责任,但无息返还已交的保险费(不计利息),本合同效力终止。(1)等待期内被保险人经百年人寿认可的医院确诊初次患上一种或多种本合同所约定的重大疾病;(2)等待期内被保险人己经发生的疾病、症状或病理改变且延续到等待期以后经百年人寿认可的医院确诊初次患上一种或多种本合同所约定的重大疾病。 第二种(平安福):从本附加险合同生效(或最后复效)之日起90日内,被保险人首次发病并经医院确诊本附加险合同约定的“特定轻度重疾”或“重大疾病”,我们不承担保险责任,退还本附加险合同的现金价值。 第三种(同方康健一生):等待期内发生本合同约定的重疾或轻症,不予赔付。保单继续有效,但该项保险责任后期需除外。 点评: (1)第一种是比较常见的,等待期退保费(也有的退105%,如同方康爱一生),不过还会有的产品有细微差别,仅限定初次确诊,但不限制出现症状延续到等待期后确诊的情况,这个要具体分别; (2)第二种是最差的处理,众所周知长期险种第一年的现金价值是非常低的,等待期出险只退现金价值太不厚道了; (3)第三种很少见,由于康建一生是对重疾的赔付约定里说的是“首次发病”而非“首次确诊”,那等待期内发病是不赔的,而且不退保费。这在有些情形下是好事,有的情形下可能是坏事。比如等待期内有轻症的迹象,那等待期后该轻症转重疾,也可能是不赔付的;但如果是等待期后不幸罹患其他重疾,就还是有保障的。 三、细思恐极的条款:除外责任除外责任非常重要,这决定你买的保险哪些情况是不能赔的。不同产品的免责条款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免责条款越少越好。 我们分别来看几个常见的例子。 1. 意外险 经常传猝死的新闻。一般意外险都会把猝死列为免责,因为猝死一般定义为是潜在疾病、身体机能障碍等非外在原因导致的死亡。当然没有猝死保障并非就不好,这是要综合评判的,可以单独买一份,很便宜。打包了猝死保障的意外险,它的价格其实也上去了,未必比自己单买一份合适。 2. 重疾险 遗传性疾病赔不赔?有的重疾险会在健康告知中问近亲是否有XX疾病,有的即使没问,其实在免责条款里也会有规定:遗传性疾病、变形或染色体异常免责。 那么遗传性疾病到底赔不赔?这确实会存在一定纠纷,有的保险公司会说要做基因检测,如果是遗传的肯定就不赔了。 3. 医疗险 拔牙能赔么?这一般也在责任免除中会有约定。包含牙齿治疗的医疗险是比较贵的,市面上的百万医疗险一般都把牙科保健及牙科治疗都排除外在,类似的还有脱发等非功能性的治疗费用也一般是不给报的。 4. 寿险 前段时间中兴员工的自杀事件,球友们有的说要买好保险,立马就有人怼说自杀又不给赔。 确切地说,2年内的自杀是不赔付的,但超过2年、或自杀时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是赔的。 5. 家财险 家宅千万,自然要买份家财险。价钱也不贵,三两百块钱,但你有注意家财险的免责么? 比如门窗未关、无人居住超XX天、家电过渡使用所造成的本身的损毁、保险标的自然磨损/损耗等造成的损失,是不是很坑?这些大多都是不赔付的。有的甚至地震都是免责的,川渝等地区的千万要留意,别买了之后发现就是个鸡肋。 家财险最重要的是房子主体的保障,再根据实际需要有侧重点地加个附属保障即可(如最好要有水管爆裂的保障和相应的第三方责任),一些别的杂七杂八的就不必了,多半额度不高,免责还特别多。 写的有点零散,每一块都可以说得更详细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