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历又剩最后一页。回顾2017,只坚持做了两件事:一是写周刊“八十年代”专栏,从年初开始写马原,到年底写完莫言,马原、史铁生、苏童、余华、莫言,重读了这5位所有作品,系统梳理,平均两天读完一部长篇小说的速度,写了10万字,仅走西藏的一个多月中断。二是基本坚持了每天借助词典,深读一首古诗的“日读”。原来读得浅,后来意识到还需旁征博引,方能积累日知,每天基本就要做一小时的功课了。天天累积,觉到踏实,好在已成习惯。不了了之了一件事:原想要组织一套重新认识中国的书,后来猛醒到非自己能力所能及,好在立马弃之。买了一大堆中国科学技术史,慢慢自己消化罢,可作为将来的日读课程。 这一年,个人兴致不减。春花秋月,仍能时时以相机记录。铢锱于庖厨,上不得台面,亦自得其乐。阳春时节下桃红柳绿之江南,盛夏之前重访古都西安,入秋后走甘南、川西、川藏,为时亦过两月,留下温馨记忆。这一年,最兴致勃勃仍是购进唱片,买的还是比听的多。没办法,这是解不了的“毒”瘾,总觉不够,还要。换一角度,还要,也说明还在追索,还是年轻心态,不固步自封。 这一年,尽量独善其身,闭门谢客,远避尘嚣,但注意力还是被微信、微信群牵制过多。这是一个争夺注意力、分散注意力的时代,要尽量守护好属于自己的时间,其实不易。2018,要务还是,多守护、享有属于自己、家人的时间,自得其乐,更我行我素,以抗拒这个碌碌大众消费的时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