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奥司他韦简要解析

 Nancyaiqing 2018-01-03

根据北京、上海等地疾控中心监测结果显示,近期流感活动度呈现上升趋势,并出现乙型流感病毒、甲型H3N2亚型流感病毒和甲型H1N1流感病毒共同“流行”的情况。

敲黑板了,流感≠感冒。现市场上流感用药和普通感冒用药难以区分,上网查流感用药,推荐最多的西药是:阿司匹林、阿莫西林,中成药最多的是板蓝根,这些药理应是退热药、抗生素和感冒辅助用药,却被当做抗流感药误用。

根据国家卫生计委统计,2013年至2016年的流行性感冒的发病数及死亡数如上图。 中国CDC的疫情是确诊才上报,受限于检测手段,确诊需要七天,一般都是依靠症状判断,因此低于实际疫情发生数量。而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每年有5%~10%的成人和20%~30%的儿童发生流感,对应中国的总人口数,我国每年感染流感的人数可达到0.65-2亿人。中国每年有10%~15%儿童因流感感染需要就诊;在流感盛行季节,可有超过40%的学龄前儿童,即30%的学龄儿童罹患流感。疫情主要出现在低温高湿的季节(春秋交替季和下半年第四季度的时候)。

内容来源于:雪球网

随着普通公众和临床医生对于流感的认知度和识别度的不断提升,未来流感药物市场空间很大。我一直以来尊重的雪球大V @黄建平 早已充分认识到“奥司他韦” 的优点。[备注:笔者不赞成滥用奥司他韦]

以国内市场上常见的销售单价估算:一个疗程罗氏制药达菲胶囊市场价约为140RMB,$东阳光药(01558)$[$东阳光科(SH600673)$]可威颗粒市场价约为50RMB,每年销售在几百万数量级;而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告现在实际患者约为1亿。抗流感处方化药的受众仅为流感患者的十分之一。

抗流感药物市场体量增加主要依靠的是对流感疾病的认知,药品的销售增长是医生患者对流感认知深化的过程,随着抗流感药物学术推广和分级诊疗制度下二级和一级医院抗流感药物进院率提升,抗流感药物市场增长可期。

目前市场上治疗流感病毒的药物分为两类:一类是金刚烷胺和金刚烷乙胺,是最早的抗流感病毒药物,但只对甲型流感有效,且副作用大,容易产生耐药性。

临床试验显示,奥司他韦有良好的抑制甲型和乙型流感的作用,同时良好的预防作用,能够明显降低并发症的概率和症状严重程度,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获多方认可,是抗流感主流用药。

奥司他韦是WHO推荐的基本药物,被美国和欧洲疾病防控中心(CDC)推荐为主要的抗流感病毒药物。2005年FDA同意奥司他韦作为儿童预防流感用药。在中国,奥司他韦被卫计委(NHFPC)推荐为治疗H1N1和H7N9流感的首选药物,并被《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5年版)》推荐用于儿童流感的治疗和预防。

儿童作为流感易感人群和并发症的高危人群,患病几率是成人的1.5-3倍,抗流感儿童用药市场存在较大发展空间。目前可威是幼龄儿童治疗及预防流感的唯一处方化药产品。

根据PDB数据,2016年$上海医药(SH601607)$上海中西三维药业的奥司他韦产品——奥尔菲,现已停产退出市场。另外一家公司重庆圣华曦,2016年批准临床,但暂时还没经过原料药的批准,及时当前获批,也需要至少一年半的时间产品才能上市(备案半年做临床+一年至一年半申报审核时间)。

除此之外还有两种同类非口服产品:扎那米韦(干粉吸入),美国JSK生物医药集团现已将其转给先声药业,适用于七岁以上儿童;帕拉米韦(静脉注射),一般给住院的危重病患者使用。上述两个产品适用范围较窄。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WHO可能从担忧滥用奥司他韦产生耐药性角度考虑,更新的药品目录(20th edition)里,奥司他韦由“必需药品”降至“补充药品”,适应症为“确诊或疑似流感病毒感染的重症住院患者”。

19版

20版

但是,美国 CDC、FDA以及AAP(美国儿科学会)未有新的更新建议。原有建议均推荐早期(起病的36-48小时内)使用奥司他韦治疗确诊或疑似病例。

奥司他韦适应症:

最佳给药时间:

医院确诊流感方法:

(1)采用快速流感病毒拭子检查,将鼻咽拭子(医用特殊棉签)头部深入位于鼻腔根部和咽部,轻转几圈获取标本,约15-30分钟即可得到结果。此操作方便无创适用于儿童急诊。 (2)通过化验血中流感病毒抗体或抗原,也能明确是否是流感,但需要到病程的第3-5天才能出结果,容易耽误治疗,并且取血有创,儿童很难配合。

2017—2018美国儿童季节性流感临床抗病毒治疗概要:

2017—2018美国儿童流感奥司他韦治疗与预防的推荐剂量与疗程:

图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