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蕴章书法讲座【013-哉-学欧字如何化解板滞的问题】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W411n7zo?p=13 ![]()
![]()
![]() 楷书 ![]() 行书 ![]() 草书 每日一题:如何解决楷书笨滞问题 很多人提出临欧多年,发现有的人写得既庄重又清丽,而更多的人写出来则是笨拙、呆板、凝滞、无神。这是什么原因呢?简单说来,这是个阶段性的问题,过了这个阶段就好了。但是如果一直不能得以解决,就是方法和认识上的问题了。原因有三,我们一一介绍如下: 一是只临碑刻,不临墨迹。长期下来,就会出现这个问题。不易“透过刀痕见笔痕”。且每人临帖一定是既有所得,也有所失,因此你就总也赶不上欧阳询。临一段时间帖后,就要帖墨对照比较得临。欧阳询的楷书没有见到过流传下来,但历朝历代的名家有很多临欧佳作,我们可以临这些。而且,各人有各人的所得,你可从中得到启发。如文征明的欧体字。墨迹可看出用笔的方法。清代的成亲王、黄自元等。用这些前人的墨迹结合欧阳询的碑刻来学习。 二是楷行草三种书体,本来就是一脉相承的,都得认真研学,缺一不可。楷书要有行书的笔意,行草书中要有楷书的基础。欧阳询行草书的墨迹,是有流传下来的。一般说来,楷书写不好的人,大多数人的行草书是空白的。行草书写的好,楷书就会比较灵活多变。 三是写楷书用纯羊毫笔并不合适,唐代都是兔毫笔,软中带硬。宋代出现羊毫笔。现在选用三紫(兔)七羊狼或兼毫笔比较合适。 做到了以上三点,慢慢地就会解决欧楷板滞无神的问题。写多了,就会培养出静气。 每日一字:哉 楷书哉字没有繁简之分,是一个写法。但在碑帖中常用另一种写法,很少用规范的写法,我们应该掌握。结体上戈勾是主笔,要取斜势。行书多用碑中常用的那种写法,戈勾也要体现出斜势。草书常见的有三种写法,大同小异。但要写好这个字,有一定难度,写好了是个漂亮的字。
哉,言之閒也。从口聲。——《說文》 哉,表示言语间歇的语气虚词。字形采用“口”作边旁,“”作声旁。
——《象形字典》 哉,形声。本义:语气词。《说文》:“言之间也。” 表感叹。
—— 《汉典》 【构造】形声字。金文借𢦒(𢦏)表示。篆文另加口,以强调语气之意,成了从口,𢦒(𢦏)声。隶变后楷书写作哉。 【本义】《说文·口部》:“哉,言之间也。从口,𢦒(𢦏)声。”本义为语气词,表示强烈感叹。 【演变】本义为①气助词,可表示②强烈感叹,相当于“啊善~!技盖至此乎|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呜呼哀~。与疑问词连用,也可表示③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吗”,“呢”:时已徙矣,而法不徙,以此为治,岂不难~?|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相如虽弩,独畏廉将军~?|何足道~?|岂有他~?也可表示④祈使或测度,相当于“吧”,“呢”:振振君子,归~归~!|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幸宁心~!又表示⑤肯定,相当于“啊":对曰:“犹可辞乎?”王曰:“可~。” 又用作助词,作形容词词尾或表示动态,相当于⑥然,了:近褒周代,则郁~可从,来~。 又借作副词,表示时间,相当于⑦才:惟三月~生魄。 【组字】如各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归入口部。凡从哉取义的字皆与语气等义有关。 资料主要来源:字源网 哉 zāi,形声,从口,𢦒(zāi)声(音符或简省为𢦏),隶定为“哉”。助词,表示感叹、疑问等语气。 资料主要来源: ①魏励《常用汉字源流字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 ——《王力古汉语字典》 【013-哉-学欧字如何化解板滞的问题】 |
|
来自: MAY的学习簿 > 《田蕴章《每日一题 每日一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