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步到此 | 离开知足桥,村民上了丝“愁”之路

 共度朝夕pclwol 2018-01-03

共度朝夕(2018年1月3日)

漫步到此

知足桥路

无锡市区,太湖大道金塘桥下,有条小路叫知足桥路。

拐进去,入口处是财富广场大酒店,再往里一点是永泰缫丝厂旧址、薛南溟旧宅、中国丝业博物馆、泰昌丝厂旧址等。

在这生活了几十年的人们,他们的生活里有着太多千“丝”万缕的情感。

春节团圆的气氛越来越浓,这里的人们却说着要分别、要离开的话题,对故土、对乡邻,他们有诸多不舍。

小寒节气,早晨气温很低,南长街清名桥步行街上,只有几个早起跑步的人,显得很安静。几十米外就是知足桥路, 村子入口处,当地街道张贴了“距积极签约奖结束还有7天”的告示。

村民们都已经起床,或生炉子或倒马桶,旧时老无锡人的生活色彩,在这个冬天的早晨,在即将拆迁的区域,依然浓烈。几十年了,门口祖上种的树,高度已经超过大楼了。只是几十年来,提供电力的电线杆还是那根,一直没有变过。

只是这样的场景,今后越来越难看到了。附近的夹城里已经拆了,现在知足桥路一块也快拆了。

薛南溟旧宅就在路口,大门紧闭,旧宅很大。门口的石碑上说,占地1260平方,建筑面积356平方,为中西合璧式建筑。2008年按原貌修复,是江苏省级文保单位。

薛南溟1862-1929年,是无锡有名的实业家,有5家丝厂,其中就包括旁边的永泰缫丝厂。

知足桥路巷子很多,处处可进可出。几十年的老领居,这两天一早碰到,就问拆迁签字的事情,“签了没?” “签了,昨天签的。”

字签了,离开的日子就进入倒计时了。先前早早签了的,有的已经搬走了。

永泰一村、后界泾桥紧贴知足桥路,很多房子虽然还未涉及拆迁,但村民对拆迁非常关心。

知足桥路往南到了头就是界泾桥弄。过去无锡城南的一条繁忙小马路,菜摊肉店、修鞋车摊,什么店都有。

现在村子要拆迁,他们担心生意要少掉很多。

财富广场大酒店内入口处,永泰锅炉房的旧房子还在,上面挂有“财富会堂”的招牌,门口锅炉房的旧小窑还在。

旁边就是永泰缫丝厂旧址,创建于1896年,原址在上海七浦,1926年迁至无锡,创始人就是薛南溟。永泰缫丝厂旧址高高的外围红砖清水墙,在一排旧民居中间很是显目,因为它是见证无锡近代民族工商业发展的重要建筑。

起初永泰缫丝厂经营不善,薛南溟及时总结采取措施,才扭亏为盈,进入快速发展。在3个儿子中选择接班人时,薛南溟选择了美国深造过的幼子薛寿萱,薛寿萱用于开拓,把永泰推到新高度。大儿子薛育津创办水泥厂失败,失去信任。次子薛汇东是袁世凯的女婿,对实业不感兴趣,花花公子一个。

永泰缫丝厂旧址现在对外的名字是中国丝业博物馆,博物馆占地25亩,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以丝业文化为主题。

商末,周泰伯从周原定居梅里,教民育蚕。从薛南溟开始,无锡缫丝业众多英雄为丝都无锡争光。1925年缫丝工人发起重建通运桥,每个工人捐出2天工资,1927年通运桥建成改名工运桥。1930年的时候无锡丝厂工人3.7万人,占全国丝厂工人29%,占无锡各工业工人60%。1936年无锡丝厂51家,超过上海,无锡产丝经上海出口25793担,占全国54.6%,全国第一。上个世纪中叶,无锡在丝织品位、名牌效应、出口吨位上国内第一,受到国际市场的追捧。1985年,无锡丝绸业有15家全民所有制企业,无锡蚕桑丝产量、质量江苏第一。

“丝码头”大名,不是乱叫叫,就得来的。

除了看旧丝厂,周围的南下塘、大窑路、鸭子滩、贺弄、混堂弄等老巷子,一定不要错过。

离开的日子进入倒计时。

村民在知足桥路住了一辈子,有关丝厂的故事他们也说了一辈子,听了一辈子,但没有听够,听得不知足。

要离开了,他们有些丝“愁”。


 


关于“漫”步到此 

 在无锡,有不少地方,有的有些名气,有的名气不大,它们可能一直挂在你的嘴边,但你可能一年都没有去过一次。 

◆ 即日起,无锡漫生活开设“漫步到此”专栏,每周将推送一些名气不大,游客不常去的景点近况,或是古街,或是古村。你若欢喜,就很值得。也欢迎提供景点线索。

◆ 如果你想让更多人了解无锡,又恰好擅写城 · 事 · 心 · 情,不妨向漫生活投稿。

◆ 信息请投:wuximanshenghuo@163.com

 

图/文:无锡漫生活 | 编辑:Jan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