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时期小学教育教学之所见

 许建艳书屋 2018-01-03


  教育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这对农村的小学来说既是机遇又是一种很大的挑战。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中做好管理工作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新时期下,农村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这将会使得教学质量得到不断的提高。然而在调查中发现,当前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仍旧存在一些问题,教学管理效果也不尽如人意。这就需要学校管理工作者要从自身学校的实际出发,在办学条件相对滞后的前提下应想方设法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出新的管理制度,从而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那么具体应该如何去做呢?现结合自身的管理经验就新时期的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浅谈以下几点:
  一、以科学的管理模式为依托,促进学校工作稳步有序发展
  学校要想发展必须有一套符合实际的管理制度,而且制度要具有一定的规范性、科学性、人文性,也并不是用来约束少数不服从领导的教师。有部分教师认为,农村小学教师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即可,不需要所谓的制度。其实不然,再小的学校也应该有完备的制度做依托,如果没有完备的制度,对学生的教育、学校的工作就会有所疏漏。我校现在办学最鲜明的特点之一就是管理制度化。通过制度的严格执行,学校的教育、教学、教研、后勤、安全、卫生等各项工作都得到了有序开展,并逐步走向正轨。因此,在小学教育教学管理中首先应制定出适合的制度,以为管理工作提供保障。
  二、建立互助合作的工作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
  管理工作本身做的就是人的工作,而在具体的工作中应把尊重人的需求放在首位。尤其是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需要调动起每一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那就更需要满足教师更多的需求,建立激发教师工作能力的工作机制,征求大家的意见。在一项调查研究中得出,有九成以上的教师认为同伴之间的交流与切磋是非常有效的校本培训方式,也是最有利于自身成长的途径。因此,学校根据调查结果及时调整工作机制,改变以往的管理思路,在学校形成了“四式”的同伴互助方式。组合式,由学校将教师结合成对;松散式,教师灵活自由接对或临时接对,谁有一技之长,就拜谁为师;接力式,青年教师成为教学能手后,即成为师傅,交给其带徒弟的任务;辐射式,把学校的骨干教师与校外的骨干教师接对。同伴互助的主要内容,包括集体备课、互助听课、移位教学等活动,通过在互助合作中教师间有了更多交流的机会,分享到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从而促进了自身的成长。
  三、创建民主、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实现人本化的管理
  学校管理工作也需要有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这是赢得每一位教师信任和促使他们积极工作的关键。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师对民主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迫切。每一位教师都不会喜欢领导在管理中表现出盛气凌人和简单粗暴,更不会信服不负责任、放任自由管理的领导。因此,作为学校的管理工作者应创建出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从而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心情舒畅地工作。在具体的工作中,管理者应少一点不准,多一点自由,构建出人本化的管理方式。这种人本化的管理模式正是以共识与情感为基础的,真正地突出每一位教师的主体地位,从而形成巨大的感召力与影响力,促进教师们的共同发展。
  四、转变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创建出特色学校教育
  新时期转变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学校要在管理上转变理念。管理的目的在于发展人,在于激活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当前课改的背景下管理者应结合自身学校的实际去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教师应以实现高效率的教学为目的,同时,要相信,每一位教师,重视管理过程,从而建立旨在促进人发展的制度、机制。二是指教师要转变教学理念。正确的教育思想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学的价值在于师生间像开发宝藏一样,将蕴涵在每一个人心里的美好情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多样的发展需求、潜能挖掘出来。如何实现教师理念的转变与升华,除了通过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学科培训、知识培训外,还课采取多种学习模式,如自学、互学、集体学等,使得教师的教学观念得以转变,理念得以升华。另外,应建立激励保障,专注教师的发展。“尊重的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在我们看来,有时候人情的威力要远远大于冷冰冰的制度的威力。所以要实现尊重的管理,首先就要落实情感激励。在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管理中,我们更多的是走进教师的课堂,在课堂中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总之,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应从学校实际出发,克服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与困难,创新教育教学管理理念,从而促进学校的和谐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