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无锡书画家故事之五——“仕人文学”大写意

 阿丁480 2018-01-04


严克勤先生长期担任无锡广播电视集团的掌门人,现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艺术摄影家协会的会员。同时还兼任着江苏动漫协会理事长、江苏书法家协会会员,无锡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南通大学无锡校友会会长,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戈公振奖”和全国 “德艺双馨” 电视艺术家称号获得者、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南京艺术学院、江南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等等的一批行政性、荣誉性、社会性的职务。在这众多的头衔之上,近年来另有一个称呼悄然兴起,也很为大众认可,并为严克勤先生自己欣然接受和珍视的,那就是“文化学者”的身份。

文化学者 —严克勤

一、“严克勤现象”缘起

将文化学者的尊号加冕于严克勤先生,在国内文化圈内看似表面平平淡淡,实质却深深地吹皱了一池春水。《仙骨佛心——家具、紫砂及明清文人》、《游艺琐谈》等专著、《21世纪有影响力画家个案研究(严克勤卷)》、《严克勤水墨画选》等画集。《无锡历史文化的源脉品》、《发现无锡》、《红豆生南国》,及《风流千年——无锡籍著名画家、书法家》大型画册等编辑出版物的风行和广泛好评,加上他在前些年中国地级城市传媒业界的领军人物效应,退休后数度被法国罗浮宫尊为访问学者更加确立了严克勤先生的学者身份和地位。

严克勤先生从过去的一介行政官员、地方主流媒体掌门人,进而现在退休跻身为对中国文化界渐有影响的学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评。近年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都相继刊文对严克勤的专著、作品进行了推荐介绍;北京、南京等地纷纷召开研讨会,全国知名专家学者群议他的道德文章、文学造诣;全国多所高校聘请他为客座教授,前往讲座讲学;相关媒体纷纷推出专访评论;严克勤先生的多部新作一纸风行,咋一上柜,就列入新华书店风行新书排行前三甲,《仙骨佛心——家具、紫砂及明清文人》、《游艺琐谈》“毛边书”均被藏友竞相高价收藏;在网上相关“严克勤”词条的搜索更是数以千计……凡此种种,实为近年官员登上文坛后难得一见的盛况,笔者在这里且把这种现象称作为“严克勤现象”,同时也认为新时期官员兼攻文学之“严克勤现象”亦已悄然成形,并开始成为影响着文化艺术最新走向的一个风向标。

二、新时期的“仕人文学”

在中国文学史上对于文学层面的分类向来严谨。我们研究严克勤现象,就有必要对他在文学艺术层面上的作为,给予相应的定位。史学大家许倬云称赞严克勤“‘游艺’之广,用心至深”,在研读其文集之余,甚至欣慰地发出了“华夏文化命脉,并没断绝”的断言。“恪守传统,追求本真,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直抒胸臆,厚重清丽、气息超逸,别具一格”,笔者汇集多位学者权威对严克勤先生的评介,认为经提炼获得的32字就是一个很好的概括。

1、新时期赋予新定位。与上述32字相较,我们在历史上存在已久的官宦文学(亦称显宦文学、仕宦文学、名宦文学、士宦文学)中似可看到些许影形。但从严克勤先生的经历和其作品的内容两个层面上去理解,他在文学层面的作用影响、定位造诣显然又与这样的定位不尽相同。尽管“中国文学为士宦文学,欧洲文学为国民文学……(《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第10页,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5年版)早有定论。但以严克勤先生在文学艺术上的作为,笔者感到他定位应是一个新时期“仕人文学”的跋涉者。新时期社会政治的文明,赋予了他实现文学理想的途径和内外部条件;高度的文化自觉、文化自省既是他醉心文化传播的前提和动力,又是激励他在文学艺术上与时俱进的不竭源泉;故乡浓厚的文化历史底蕴,为他营造从政之余致力文学写作、艺术创作的良好社会氛围。

2、从政之余不辍文学。我们之所以说严克勤先生是新时期“仕人文学”的跋涉者,主要的是基于他从政三十余年来,既做过最基层乡村的村官,又做过中国经济发达城市的区长、市政府的副秘书长;也做过数任市级经济管理部门的首长,直至厅级省企高管,虽政务繁忙,但潜心文学艺术的高度文化自觉促使着他笔耕不辍。近十年来,《仙骨佛心——家具、紫砂及明清文人》、《游艺琐谈》、《水墨问道》等专著相继问世,《21世纪有影响力画家个案研究(严克勤卷)》、《严克勤水墨画选》等画集陆续付印。《无锡历史文化的源脉品》、《发现无锡》、《红豆生南国》,及《风流千年——无锡籍著名画家、书法家》大型画册次第编辑出版,严克勤先生以其宽阔的视野和前瞻性思维,频频为社会贡献着自己的思想和成果。为文为艺,对于严克勤先生而言虽非科班,较之专业画家、书法家、摄影家、作家,则也纯属业余,而他却以自己的作品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决定了他的文学成就和地位。

3、入仕出世华丽嬗变。说严克勤先生是新时期“仕人文学”的跋涉者,还因为官宦文人,自古有之屡见不鲜。而新时期以来,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在为官之时,兼当作家、艺术家,绝非易事。严克勤先生工余读书著书作画写字,并陶然其间,为的是在精神上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乐土。从不卖画卖字,亦是严克勤先生的一贯坚持。他有怀乡报国之节,比翼连理之念,仰亲抚幼之理,在位谋政造福一方,与文为伍谨守职责。在文化的自觉自信与自尊中,自许期许,其乐融融。诚如中国文联副主席刘大为先生所说的那样“论政绩,论师友之谊,论群众关系,他口碑皆佳,而书画艺术、道德文章,亦成绩斐然、令人赞叹。对一位长期忙于行政管理事务的艺术家,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三、深刻的文化历史传承

严克勤先生多年以来以其崇尚高雅文化的艺术创作,以新时期“仕人文学”跋涉者的清丽形象,坚守着中国文化艺术的传统,犹如在混沌中注入了一股清流,尽自己的努力,以自己的光与热,对深层次存在的中国文化基因作了许多有益的修补、增益和发掘。

1、心属文学历历可证。解析严克勤新时期“仕人文学”跋涉者的心路,我们发现其实是有着深刻的文化历史传承的。中国文学史除了早先的流行的《诗经》一类“草根”文学之外,先秦以后其实就是一部“仕人”的文学史,“仕人”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不论是抒情,还是言志,都与个人从政的命运及所处的“仕途”环境紧密相联,如果不了解韩非、屈原、陶渊明、白居易、李白、杜甫、王安石、苏轼、范仲淹、辛弃疾、吴敬梓等人的从政为官历程,也就无法读懂历史上的一系列优秀作品。古代“仕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理想,影响了千百年来的中国文学进程,成为了促进中国文学繁荣发展的无形杠杆。“太上有立德 ,其次有立功 ,其次有立言 ,虽久不废。次之谓不朽(《左传·昭公二十四年》)”。这与孔子的“学而优则仕”的主张一脉相承。而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的句式,来考察严克勤先生的新时期“仕人文学”历程,亦谓十分熨贴。 

2、事业文学双翼齐飞。严克勤先生作为一个有着相当中国文化历史底蕴的新时期“仕人”,以其的社会存在、社会影响、社会认知,继而借助于文学艺术的形式来表达自己思想情感,可以说深得中国文化历史,特别是中国文学传承的精髓和个中三昧。不同于中国文化、文学、文艺史上,“仕人”的著书立学,大多是作为不得“通其道于世”之后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严克勤先生的写作、创作恰是在其工作、事业双丰收之际。据德成仁,行义达道,仕而优则学,由“入仕”到“出世”,以出世之精神,做入世之事业,以此培养完满人格,追求生命本真,乃是严克勤先生从事文学艺术活动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3、怀乡情结厚积薄发。严克勤先生作为一个深爱中国文化历史优良传统的新时期“仕人文学”的跋涉者,多年来在行政的、经济的、文化传媒的岗位上工作,其文学艺术创作历久弥新的另一个原因,还在于怀乡情结的厚积薄发。严克勤先生生长学习工作在江南无锡,无锡历史文化传统底蕴深厚,亦属中国经济发达的首善区域之一。历史上顾恺之、倪云林、王绂等,文风久远;近现代钱钟书、徐悲鸿、钱松岩、冯其庸、程及、钱穆等更是学贯中西。严克勤祖籍南通,文人荟萃,尊文崇教蔚然成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无锡历史文化的源脉品,吴地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都成了推动严克勤艺术成长的催化剂和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营养源泉。“以敬仰的心面对前贤,以虔诚的心面对文化” 在严克勤的艺术成长道路上,文化熏陶,环境使然,我们始终可以找寻到故乡、故人的身影。恪守中国文化传统,从中我们可以瞥见吴太伯高风亮节的影响;礼乐有情,其间多少秉承着季札、阿炳的遗韵;乐山乐水,当是对霞客精神的推崇;赏昆曲属园林,则得吴炳及“粲园”之妙;悟紫砂喜陶刻,则通供春、曼生之道;吟诗工律,犹得赵翼神传;严克勤长袖善舞,政务商贾届有所成,可见古代范蠡、近代张骞、现代荣氏兄弟、唐氏父子的影响已渐入情怀。

四、独特的社会生长环境

朱熹有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严克勤先生之所以能成为新时期“仕人文学”的跋涉者,是因为在此过程中,社会赋予了他独特的成长环境。

首先是遇到了一个“好”时节。上世纪60年代的社会动荡,对于全民来说,不谛是个灾难。然而,就个人而言,将坏事转变为好事,化腐朽为神奇,不意间却让他拐上了通向文化艺术殿堂的正轨。严克勤1956年生人,小学时节恰是 “文革”岁月。而正是由于无书可读,所以越激发了他对知识的强烈渴望。1969年一部不起眼处的长篇小说《红旗插上大门岛》,由此为他开启了一条通往文学之路的门缝 。“文革”父母先后被关进“牛棚”之后,又是绘画帮助他获得了精神的慰藉和别人的尊重。再后为不被“运动”所累,不得以躲到上海浦东姨妈家“避难”时,又是位于南京东路上的新华书店和朵云轩,福州路上的上海旧书店和上海外文书店给了这位失学少年的以别样的厚爱,同时也为这位文学少年今后的成长埋下了艺术的种子。高中毕业下乡插队回祖籍,又是故乡的山水人文给他的成长时时予以了激励和促进。

其次是遇到了一批好师长。在严克勤的艺术成长之路上,始终有着一批恩师的提携和帮助。早在读中学时,他因爱画而有幸求教于徐悲鸿的学生吴永康,秦古柳的学生尹光华等先生。是尹光华先生把秦古柳的绘画理念及其鉴赏体会悉心传授,启蒙了严克勤对中国画传统技法的理解和掌握;陈锡生老师,将他藏在灶膛灰里才得以保存下来的《怀素千字文》拓本,在当年严克勤即将插队下乡前的一天晚上专程上门送达,并嘱他下乡后用心临帖,莫忘学习,让他没齿难忘;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文艺的春天悄然来临,他由此开始接触龙瑞、詹庚西等老师;与张仃、张正宇、冯其庸,朱屺瞻,钱松喦,张辛稼、蒋风白等老师也有了交往。特别是冯其庸先生、陈从周先生的学养经历、艺术观点,对严克勤影响深刻,从而更坚定了他的艺术诉求和爱好。 

    再次是结交了一帮好朋友。无锡素有 “小上海”的雅称,在严克勤通向艺术的道路上,同样有着几个对绘画艺术满怀憧憬的同龄朋友的相伴。尤剑青、常进等几个当年的好朋友,现在的中国画坛中坚,四十年前就和他一起常随吴荣康和尹光华老师左右了,并成了老师们的三个爱徒。这两位严克勤的儿时好朋友后来一直从事着中国画的绘画艺术,尤剑青成为了江苏省国画院的知名画家,常进则为江苏省国画院山水画研究所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四十年朋友,四十年殊途同归,堪称艺坛佳话。在农村时节,严克勤也得到了来自文艺青年朋友的热心相助。一位农村回乡青年朋友看他喜欢画画,特地送他家藏的光绪版线装《芥子园画传》。尤剑青、常进,还有许多知名的不知名的在特定年代涌现出来的文艺青年,间或街坊邻居、地方文化学者、单位同事、行业同僚都对严克勤的艺术成长产生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

    还有是承继了一脉好“基因”。从独特的社会生长环境上来说,除了以上三条外,家庭的“基因”在催化严克勤艺术成长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严克勤先生出身文化家庭,父亲早年曾为私塾教师,家教学养几近书香门第。在严克勤儿时,父亲尤重给其开书单,让其背经典,督促其临字帖。现年85岁的严父应该是其诗赋方面最早的启蒙老师,王力的《诗词格律》严克勤研读再三,因为直到现在老父亲还会冷不丁地查询他近期的诗作。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严克勤一以贯之的始终践行。“不学礼,无以立”,“不学诗,无以言”,严克勤先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诗画一体”的体察能力,显然与老父历来的诗教不无关系,而且,诗情画意,终被融于画笔、现于文字,这更是难能可贵。严克勤的母亲一生勤劳、聪慧、清高,织的一手漂亮毛衣,烧得一手地道江南菜肴,她以中国女子特有的温良恭俭让优良传统,影响着严克勤的道德文章形成的全过程,所有这些我们从《游艺琐谈》的各篇文字中,从严克勤谈对学校(包括对其儿子)的培养教育方法中均不难看出端倪。在严克勤先生的艺术成长中,无不镌刻上了家庭基因的烙印。

五、文化自觉渐入佳境

严克勤先生在其艺术思想中,历来主张回归传统,恢复中国艺术传统的自信与自觉。他谈艺论文,主张从文化史、思想史和生活观解读传统文人艺术,注重地方文化与艺术史的梳理研究;他作画书法,尊崇文人风骨潜心传统,追求写意简练真率淳朴。他真投入、有见地、肯用功、善钻研、出成果,积数十年学历、阅历、心历获得的文化艺术成果,获得了文化大家的普遍首肯和广泛好评。

严克勤先生作为文化学者,在文学艺术的范畴中,涉掠面比较宽广,可谓融文化艺术、历史掌故、吴地人文、明式家具、紫砂茶壶、园林雕塑、音乐昆曲、国画书法、旅游摄影研究于一炉。而现在的研究者们,往往系来自各个方面的专家,术有专攻,关注的是严克勤先生的一枝一叶,一作一画、一书一集的成果。各家评论虽十分精当,无可挑剔。然若是从整体上来观察,就严克勤先生的新时期“仕人文学”特色而言,作系统性的论述还鲜有尝试。笔者虽深感力有不逮,在这里还是愿意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些看法、作些努力。

1、“仕”事相联,相得益彰。在中国文字体系中,“仕”历来通“事”。现在的好多评论,重视了严克勤先生艺术成就的推介,但无意间忽略了其“仕”迹能力的介绍。无锡广电集团被国家广电总局列入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单位,十年间主导并开创了被中国广播电视业界所推崇的“无锡广电‘二次革命’”;无锡广电组建华映基金, 几年来成为活跃在中国影视内容产业界的一支新军,《誓言今生》等文化精品崭露头角;国内一流的广播电视传媒文化中心顺利建成投入使用,集传媒创意、数字创新、娱乐休闲于一体,无锡影视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初见具雏形;位列全国城市广播电视系统排头兵、中国地市级城市广播电视界的领军人物称号的名至实归…….所有这些,都印证了严克勤先生从政积极向上,做事义无反顾,在“仕”与文学的结合上堪称完美。

在严克勤先生从事的新时期“仕人文学”中,“仕”的因素应该是一个不可忽略、不能或略的积极因素。“仕”的身份,非但没有成为其著书立说之累,而且助推了其学问功底的生长,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许多的时候,正是有了文化官员、媒体掌门人的身份,他的文化之旅,才更不同寻常。《游艺琐谈》的印度速写其实就是无锡历史名人电视系列片《徐悲鸿》在印度进行外景拍摄的花絮。在古希腊音乐厅感受音乐的经历,其实也是作为友好城市使者之一,在对国外友好城市访问过程中进行的一项文化活动的感受。许多“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景象,一经严克勤先生的相联组合,就有了相应的魅力,其原因亦无不与他“仕”的阅历、角度和高度有关。严克勤先生是一个拿得起放得下的“仕”,喜爱笔墨纸砚自不待言,侍弄民间八般技艺亦有所感,体察社情民意独具体会,潜心制陶刻字端似匠人,影像微博、微信的运用也是驾轻就熟,“仕”为严克勤先生的创作提供了机遇和条件。同时,不可否认,也从另一方面制约了他的文学创作。但严克勤自有排解的方法,早上、晚上、出差路上都成了他的读书、创作时间。“多闻书香,内心就多些‘正能量’”,而以文化自觉为核心的“正能量”的释放,正是他的文学文艺创作始终充满活力的重要保证。原文化部长王蒙在谈起自己的文学之路时有言 “我觉得一个人纯粹写作的话也不是什么好事,文学本身并不能产生文学,(而是)人生产生文学”,用此语映照严克勤先生的文学跋涉之路,真可谓入肌入理,一语中的。

2、意“气”相投,融会贯通。严克勤先生著书立说最大特点是重在意的表达和阐述,娴熟运用气的架构和布局。大写意既适用于他的书画创作,又屡现于他的游艺感悟。严克勤积底气、接地气,抒正气,他的文字不属篇幅恢宏的政论,也绝非时事评论般的高谈阔论,却可以身在政界,游刃商界,瞩目业界,环顾学界,又能悠然自得“跳出三界外”,不让艺术与时政过分相交,然所有章节又不乏相当的高度和热度,其举重若轻的话题掌控力,无不彰显出一个“仕人”应有的综合素质与涵养,真所谓“无高头讲章之空泛,有指谬救正之实诚”。不同于纯粹的“三门”人士,严克勤先生从家门到校门再进机关门的历程中,其间还穿插过了许多为同龄人、同时期人所没有走过的羊肠小道、窄巷甬道,而就是在这些弯绕曲折的摸索行进中,他有了对来自最基层文化的了解和感受,也有了对扎根于人民大众中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彻悟。所以,我们现时接触到的严克勤作品,绝少矫情揉杂的厌气,难闻庸聊市井的烟气,更多感受到的则是洋溢着的民族文化底气,包蕴吴越的地域文化地气和作为一个新时期“仕人文学”跋涉者的豪气。意在笔先,气在其中,意“气”相投,厥成正果,这无疑是严克勤先生独特的个人文学潜质之一。

“通”几乎是各方学者对严克勤先生艺术成就的共同评价。严克勤先生对此也颇为自得,他自评《仙骨佛心》时说“这种关系是需要打通的,是要融会贯通的……”自中国文联副主席刘大为首评《严克勤水墨画选》核心为“融会贯通”、到《国画家》杂志主编杨惠东再评其书画“笔墨之通透,意境之空灵,直逼文人画的最高境界”,刘桂秋教授就《仙骨佛心》在“打通”上的贡献进行专门论述后,文化艺界无不都将“融会贯通”视作了严克勤艺术创作的主要特色。

 

3、“情”景相融,倾力而为。严克勤先生的作品通常是需要运用不同的阅读方式予以解读的。笔者以为,他的作品可通分三类,一类是适合清读、值得清读、只能清读的,如《仙骨佛心——家具、紫砂及明清文人》。一类是需要精读的,在精读中读通、读透、反复咀嚼读出感觉意蕴,读出一个血肉丰满,立体呈现的作者来的,如《游艺琐谈》。我们只有借助精读的方法,才能将作者那一串串“碎片”化了的艺术随想和感悟加以缀连,并不断地探究个中奥秘,寻觅艺术真谛。力图与作者保持最紧密的心灵沟通,达到与作者思想感情的融合,此种全身心投入的读书境界一直以来为爱书读书用书之人所推崇和追求,而此种效果的取得,也惟有在精读《游艺琐谈》这一类奇妙的事情完成之后才可以胜任。再一类是应该参读的作品,严克勤先生的此类作品以《水墨问道》为代表,因着作者积四十年专业艺术研究,读者欲想对浸淫其中丰富的艺术养分有所吸收消化,则往往需要辅以相应的文化积淀才能完成,因而此类作品亦即成了我们通常所说的“越读越厚的书”。读《水墨问道》,依愚之见,辅助书基本的应有《21世纪有影响力画家个案研究(严克勤卷)》,《严克勤水墨画选》画集,《无锡历史文化的源脉品》,《发现无锡》,《红豆生南国》及《风流千年——无锡籍著名画家、书法家》大型画册等,延伸开来的当有中国和西洋美术史、李厚泽的《华夏美学》等等。当然对于像严克勤先生这样的文化学者艺术造诣的进一步了解,最好的方法仍是手边拥有其出版的全部书籍兼有一、二幅出自其本尊的字画,并不时加以研读观摩体会。严克勤先生的书籍或蒙馈赠或书店自购,悉数拥有委实不难;十分可惜,其虽以业余的姿态逾越了许多专业人士所难以企达的艺术高度,但严克勤的书画作品直至现在还未以商品的面目示人,只在相当层次的平台上流传,就他而言其艺术活动虽然纯粹了许多,然却终究给喜爱他、研究他艺术作品的草根一族带来了一丝遗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