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旭宇谈艺术·第3期:时代风气对书法的影响

 私享艺术 2021-06-04

旭宇先生学识渊博,涉猎广泛,又博学善思,在文苑各领域都有很多闪光的、异于常人的、高屋建瓴的看法。私享艺术特开设专栏【旭宇谈艺术】,连续刊载旭宇先生有关艺术的文章。与众多师友一起研习中华文化与艺术,并藉此开启一场切磋与交流。

时代风气对书法的影响

注:本文根据旭宇先生的访谈录音整理

要研究“二王”的东西,如果不研究那个时代的那个群体,我觉得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研究这个群体不研究那个时代的特点,以及那个时代的社会风气,那么就不能理解他们怎么会写出那样的作品来。如果说研究书法不研究那个时代的文学创作,就不能完全理解他们为什么那么自由地书写。这样诸多因素造成了、决定了、影响了魏晋书风的形成。后人欣赏他们这些作品的时候,应该回归到那个时代的特色来审视他们当时的创作。

王珣《伯远帖》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所谓魏晋之风,我认为指的不只是书法。中国文化的源头我认为最早发源于春秋战国。经过两汉比较规整的时代,到魏晋文化才是真正为后世的文学,奠定了基础。不光是文学,而是为整个文化奠定了这么一个基础。

魏晋文化对后人影响非常大,现在我们要研究中国的文化,不研究魏晋时代的文化是不行的。同样,如果研究文学不研究魏晋时代的文学也是不行的,研究书法不研究魏晋的书法更是不行的。

王献之《十二月割帖》选自上海图书馆藏《宝晋斋法帖-卷一》宋拓本。

搞艺术创作的都讲溯源,溯到什么时候呢?我们第一步就溯到魏晋时代,如果再往前溯源的话,就溯到春秋战国时代。

为什么这样做呢?主要就是因为思想的解放,中央集权相对的弱化。因为中央集权的弱化,人们思想比较冲突混乱,或是说不明了以后该怎么办,因此才产生了百家。你说你的,我说我的,互相探讨,互相争鸣,互相争夺人们思想领域的制高点。

旭宇先生书《白蕉题兰杂存》

因此,春秋战国才出现了诸子百家,那不是随便出现的。因为出现了战国,出现了那么多的国家,出现了那么多的思想家,都想着要游说各国的国君,使他们采纳自己的建议,也就是在这种时候出现了各种思潮,由此才产生了诸子百家。

魏晋时期的社会特点与战国类似。

旭宇先生书《白阳书廿一史弹词》

我们再来看民国,这是离咱们较近的时期。在民国也出现了好多的大家,因为清朝末年政权衰微,到民国逐渐形成了地方军阀割据。民国离我们不远,我们看得比较清楚。清朝末年出现了好多的不同思想的表现,像鲁迅、胡适、郁达夫等好多文坛巨匠的出现。民国的时间很短,就二三十年,但还是出现了这些争鸣状态。

旭宇先生书《白阳读古诗手札》

这样的动乱时期,对文学艺术的发展是非常难得的,时间短,成就大,影响远。

春秋战国时期二百年,魏晋时期也将近二百年,我认为,社会环境越是权力分散的时候,艺术也就没有规范,没有条条框框,文化不形成一个统一的思想的时候才会出现百花齐放的现象。

旭宇先生书录《菜根谭语册页》

旭宇先生书《自作诗逰泰山》

旭宇先生书《论鲜于伯几作品》

旭宇先生题崇文美术馆匾额

旭宇先生楷书作品

-完-

旭宇,号白阳,著名诗人、当代文人书法大家、一级作家、编审。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五届副主席,现任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散文诗学会副主席、河北省文联名誉主席、河北省政协文史馆名誉馆长、河北省政府参事等职务。其大半生从事编辑、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工作。

他继承了中国文人的优秀传统,将书法与中国文化结合起来。旭宇先生以其数十年不懈的耕耘,在诗、书、学诸方面都多有建树,并取得了突出成就,享有极高的声望和荣誉,是当代诗坛和书坛的领军人物。他的诗,关注时代,正气高亢,刚健清新,自成壹格,在诗坛影响深远。他的书法,楷、行、草皆善,彰显出全面大家风范。行书宗法晋韵宋意,飘逸劲健,富有书卷之气。楷书化魏融唐,率意和自然,是其今楷理念实践的全新范式。草书创作,达到了飞扬畅达,连绵贯通的高妙艺术境界。

他在学术上独具创见,体现了他丰富的学养,他倡导诗书互化的学术思想和适应时代的“今楷”的理念,以及弘扬“兰亭精神”等,都为诗坛、书坛所重。旭宇先生诗书学兼修,德艺双馨、品格高尚为社会所称誉,是当之无愧的全国艺术大家,在当代文坛具有典型的范式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