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是父母的作品

 庄子吴松柏阅读 2018-01-05
  作为一个孩子的父亲,我深感这句话的正确性,作为一名老师,从我的教育实践之中我依然感到这句话的正确性,只是现实生活里那些成为孩子父母的人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句话的重要性与正确性,这才是我们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

     在中国,我们可以看到很多人成为父母的时候,他们自己还是一个思想与心理还没有成熟的人,更别说在他们的头脑里已经有了如何当一个合格父母的想法与具体的措施,他们相当一部分人只是到了某个阶段,自己身边的同龄人都当父母了,自己也应该当了吧,否则就有点落伍了,于是就当吧,或者是恋爱到一定的时间其中一个人想结婚,这个时候不得不结婚,就结婚生子了;这些人也许从来没有思考过生孩子之后该如何当一名称职的父母,如何养育自己的孩子,如何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一个习惯好,思想品德好,积极向上,走上社会能够为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的人。当父母的还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与心理的准备,孩子出生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可想而知。

     当下中国的不少年轻父母自己孩子出生了并不是自己带,而是让自己的父母或者岳父母带,甚至是保姆带,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工作忙,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或者自己照顾孩子的经验不足。这些年轻的父母其中的一部分人跟孩子的时间是相当有限的,甚至很少,在这样的父母教育下的孩子,会有一种什么情况呢?由于他们的长时间是跟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在一起,或者是保姆带大的,这些孩子很少接受到来自父母的有益的正面的教育与帮助,如果再加上这些父母自己贪玩、社交圈多,根本无暇顾及孩子,这样的孩子他们怎么可能健康成长呢?尽管物质很丰厚,尽管也有家人陪伴,尽管父母也经常见面,但是孩子成长的过程,父母的职责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也并未从父母身上获得很好的教育与引导,更缺少父母足够时间的陪伴与沟通交流,这样的孩子单从外表来看是健康的,但他们的内心深处一定是有缺陷的。

    这些孩子小时候也许还看不出来,等到这些孩子到了初中、高中就会慢慢显示出从小缺少父母陪伴、教育的弊端来了:这些孩子一般情况下都比较任性、自私,缺乏责任感,上进心不强;而这些特点其实全拜其父母所赐,正是孩子父母的任性、自私、缺乏责任感使得这些孩子耳濡目染一点一滴地将父母的言行学习吸收,最终变成自己的一种特点。不能不说这些孩子就是父母的作品,是他们父母精心培育出来的。
 
     可以这样说,孩子会犯什么错,孩子有什么毛病百分之八九十是跟父母有着直接的关系,或者说,父母是绝对脱离不了干系的;孩子能够有什么取得什么成绩,或者孩子能够有什么进步与发展,也是跟父母的教育方式、教育方法有很大关系的。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

    同样,我们也看到现实社会里照样有这样一些家长:他们的工作很繁忙,他们平时再忙,也不忘与孩子在一起,平时再辛苦,再累,也要挤时间跟老师一起玩,一起交流,他们深知:陪伴就是最好的教育,陪伴就是无言的教育,陪伴就是与孩子一起成长。既然当了孩子的父母就应该履行自己的责任,平时那些什么应酬尽可能减少,平时有什么不必要的外出尽量压缩,而把孩子的教育放在家庭工作的第一要位,当然他们也懂得如何平衡孩子教育与工作的关系,尽可能不让教育孩子的工作影响工作,也不让工作影响教育孩子的质量。所以像这些家长,他们的工作一点都不差,孩子的成长也极为出色,凭什么?还是不是因为家长用心,用脑去思考,尽最大的能力去寻找最合适的方法来教育帮助孩子,尽量让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尽量用最科学的方法来引导孩子,尽量以自己的力量来帮助孩子。这样的家长教出来的孩子自然不差。

     当父母的,永远不要忘了自己是孩子的榜样,自己如何对待生活,如何对待工作,自己做了什么,自己怎么为人处世,都是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孩子是可以从父母身上学习到所有的东西,好的,坏的;孩子是父母的作品,这个作品的好与坏,父母是第一责任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