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近蜥龙

 走路先生 2018-01-05


近蜥龙是一种极为敏捷、小型、二足奔跑的原蜥脚类恐龙。1973年,贵州省108地质小队,自贵州北部大方盆地中挖掘到一具中国近蜥龙(兀龙)的不完整骨架。但是具有近乎完全的头骨部份。经过研究估算,这种恐龙大约1.7米长。


近蜥龙长着一个近似于三角形的脑袋,一个细长的鼻腔。它的牙齿呈钻石形,似乎很适合于取食树叶。近蜥龙的脖子、身体和尾巴都显得比较长,它那又长又窄的前肢掌上长着带有大爪子能弯曲的大拇指,其上的爪子很可能是用来挖掘植物的地下根茎的。近蜥龙的前肢长度只有后肢长度的1/3,所以,它很可能像板龙一样,平时大部分时间里用四足行走,但是能够靠后肢站立以便够着食物。


近蜥龙的头部跟它的颈部、背部以及尾巴的长度比起来,显得非常小。它的头部狭长,而且头顶要比板龙等恐龙的头顶扁平得多。近蜥龙的前额部分的斜面也相对较为平缓。它的上下颌长满了牙齿,这些牙齿像钻石一样,这也暗示着近蜥龙是草食性恐龙。目前,关于近蜥龙是否存在脸颊还有争议:有的古生物学家认为近蜥龙不存在脸颊,这样有利于它摄取和大口吞食食物;而认为近蜥龙存在脸颊的主要证据来源于解剖学,脸颊的存在方便近蜥龙留住食物进行咀嚼。


在侏罗纪早期,近蜥龙生活的地区气候温暖,它在湖边活动并寻找食物。在气候较干燥时,湖的边缘会露出淤泥,近蜥龙从上面经过时就会留下足迹,这些足迹被泥沙迅速掩埋之后就可能形成足迹化石。古生物学家通过研究足迹化石可以得知,当时与近蜥龙生活在同一个区域的有不具备攻击性的鸟脚类恐龙和肉食性的兽脚类恐龙。真正对它构成威胁的便是那些大型的兽脚类恐龙。近蜥龙一旦遇到它们,它可能就会依靠后肢急忙走开,如果实在躲闪不开,它就只能依靠它的大爪奋力一搏了。


近蜥龙前端的沉重身体使得它在行走时不得不往前倾。从它的颈部、身躯以及发育良好的前肢可以看出,这种恐龙通常都是以四肢行走,短而强健的前肢会支撑着胸部、颈部和头部,而且它在四足行走时,会把前肢拇指的爪提起,以免与地面摩擦受损。有时,近蜥龙也会以两足行走。近蜥龙在吃东西时,会把身体直立起来,结构坚实的骨盆将身体前端的重量转移到后肢和尾巴部分,以三角架的形式支撑身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