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步石矴步,听潺潺流水,逛老街,游谢氏古民居----浙南古村矴步头行

 碗窑有约 2018-01-05



苍南县桥墩镇矴歩头村,距苍南县城23公里,桥(桥墩镇)莒(莒溪镇)公路穿境而过,东与桥墩镇大龙社区、分水关接壤,矴步头曾经是浙南山区与闽东的交通要道之一,有多条古道在此交合,跨过矴步,往南过清水溪,登上柯山岭或者出碗窑、经桥墩而上分水关,这两条道路就是入闽的分水关古道,可直达福鼎。自桥墩而北上,就是南港古道,可通平阳、温州。往西有三条山岭石路通往泰顺,可进入福建的寿宁等县。往北沿峡谷而进、溯溪流而上,就是莒溪,再往前行可达文成,故还有'两省四县通衢'之美誉。



矴步头原名古鳌头,意为温州第三条大江鳌江的源头。村庄沿莒溪和清水溪两岸而建,东为矴步头老街,西为矴步头新街、广昌内和岭后,东西跨溪建有一条长长的石矴步桥。

矴步桥两头衔接新老两条街道,沟通村落各部,且因石筑矴步长又大而遐迩闻名,故后来改称村名为矴步头,意为建在矴步桥两头的村庄。

溪流南岸与广昌内一水相隔的是矴步头老街。老街始建于清咸丰年间,南北走向,一头连接矴步,一头通向去往碗窑的道路。街不宽,也不长,全长只100余米,宽只有3至4米不等,

街面用不规则块石铺设,雨天不泥泞,晴天不扬尘。沿街建筑均为二层阁楼式,各间宽约3.2米,进深1011米不等,每间房屋或开设排门,或沿街开一小门,门旁开设一扇开窗后放下窗门板即可摆摊、关闭后则成屋前隔板的大窗,别具山区小街的独特韵味。

这条小街虽然其貌不扬,清代后期至民国期间,可是浙南山区茶叶与烟叶的重要集散地之一。清、民国时期,矴步头周边地区,种茶、采茶、贩茶成风,王从仁《玉泉清茗》一文载道:'英伦三岛选中了中国红茶,摩洛哥、阿尔及利亚都挑上了中国的绿茶,尤其喜好浙江平水(概指包括矴步头等村庄在内的桥墩地方)珠茶与眉茶'。

街口与矴步衔接处立着'碇埠头'碑,碑高1.20米,宽0.62米,额镌'碇埠头'三字,碑面左右两沿上镌'鱼鳞砌就不呼渡,雁齿排来不问津'的联句。这是一块重建矴步的纪事碑,刻于清同治壬申年(1872)。

街口傍溪处有两三株已有一二百年树龄的老榉树,树体盘根错节却又枝繁叶茂,苍老中透着勃勃生机。

矴步上游的石拱大桥,桥长100米,由近一万粒方块石砌成。桥分三拱,横跨大溪两岸,如长虹卧泼,气势磅礴,十分壮观。



新矴步齿,位于古矴步上游。


位于村口的古石矴步,是村落的标志,也是溪流两岸交通的主要通道。矴步跨溪而筑,长50余米,宽1米有余,原有132级踏步,每级步齿用三块长方体石柱筑成一高一低的两组步齿,可供2-3人同时往来通行。

漫步石矴步,听潺潺流水,看溪头绿树,一步一石齿,亦步亦从容。



排港,以前交通不便,竹排(竹筏)运输货物由此而下去桥墩。



古石桥


矴步头古民居



古村迤逦曲折的小道。



矴步头谢氏故居,俗称广昌内大厝,建于清代。故居依山临溪,环境优美,整体建筑坐北朝南,由山门、前厅、厢房、正厅等组成三进合院式木构建筑,占地面积约5000多平方米。



故居山门为悬山顶,通面阔16.20米,通进深6.O米,山门两侧置楼房,明间为通道。过台门后为天井,进深9.20米。前厅七开间、悬山顶,通面阔41.9米,通进深8.3米。



正厅七开间,二层,悬山顶,为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建筑。楼上置美人靠,通面阔41.9米,通进深9.O米,正堂悬挂清同治五年(1866)'英杰联芳'楷书大匾。谢氏故居系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谢氏古民居的侧门。



古蛮石墙上苔痕斑斑。



故居的檐柱、斗栱、屏窗等构件上雕刻精美,如浅浮雕牡丹、梅兰、历史人物等,图案逼真,栩栩如生。故居的选址、布局、建筑风格颇具特色,为清代浙南闽东民居建筑的代表作。


堂上挂'椿萱长春'行书大匾,两侧有'鹤畀频添七旬清健,鹿车共挽百岁长生。'楹联。前厅天井长21.50米,宽15.50米,用块石铺地。左右厢房为五开间二层悬山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