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进中国 | 泸沽湖畔的爱心小学

 泉城贤人 2018-01-06

民办达祖小学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泸沽湖镇的木垮村,背靠狮子山,面向美丽的泸沽湖。作为全村唯一的小学,达祖小学现有71名学生、10位专职的当地教师,还有3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支教教师。

办学12年,达祖小学证明了自己存在的价值——教学成绩在本地区名列前茅;对泸沽湖周边以及大凉山地区多个县乡的贫困学生进行结对助学,累计资助2000多人。这所因帮助而兴的小学,将继续把爱心传播下去。

学校所在的木垮村有150户人家、900多人,95%以上为纳西族。为保护和传承纳西族文化,学校开设纳西族东巴文课程并将其列为主课,让孩子和村民们学习民族文字、民族文化、民族歌舞。学校还开办东巴文周末成人夜校班,建立纳西族东巴文化图书馆。业余时间,老师们还走访在世老东巴,用视频、音频和图片的形式,对纳西族东巴文化进行全面记录、保存、研究。2015年达祖小学组织村民建立民俗文创中心,以保护和发扬纳西民族即将失传的手工技艺。在村里和学校里,到处都可见到东巴文字。“我们的目的是希望将文化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让村民能够重拾民族文化自豪感,本土民族文化也是能够与时俱进的。”多仁木良说。

全靠自给自足和爱心人士帮助的民办学校达祖小学,从最初的解决孩子上学问题,到现在的村校并重发展,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行胜于言”的校训,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达祖小学位于四川省凉山州泸沽湖镇木垮村。

▲下午阅读课,学生们趴在图书室窗口读书。

▲东巴文课堂上,一名小学生在回答老师的提问。

▲课堂上,一名学生在抄写东巴文。

▲一名学生坐在图书室专注地看书。

▲中午时分,排队打饭的学生们。做午饭用的蔬菜都来自学校的绿色农场。

▲小学生们围在树林里的一张木桌边吃午饭。

▲来自吉林长白山的支教老师邱楚茗带领同学们做手工纸艺。

▲操场上,老师们带着学生们做游戏。

▲学生们帮助老师分装从学校农场采摘回来的核桃。核桃所卖的收入将被用做教学经费。

▲达祖小学绿色农场所产出的农产品被包装成袋,在网上售卖,所得收入将被用做教学经费。

▲路上,两名身穿彝族服装的小学生笑容美丽大方。

▲随着学校的影响越来越大,帮助学生的志愿者也越来越多。来自电视台的志愿者在学校组织孩子们排练大合唱。

▲学校教师杨兵玛直之带着村民念东巴文。他每天要给各年级学生上一堂东巴文课,每周五晚上在成人夜校班授课。

▲现任校长多仁木良在图书室整理大家捐赠来的图书。

▲村口的大树上挂着一块写有“有梦最美希望相随”的木牌。

文字、摄影秦斌/人民画报社

编辑:闻礼华郝琳琳

图片来源:中国专题图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