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品19168郝现军思考中医短信录【298】

 AB向往神鹰 2018-01-06


325传统中医是一个综合性的职业是杂家,好中医看病好,技术高,懂识药(药物鉴别),会调护食疗,会“祝由(心理治疗)”,懂民俗食忌。造就名中医,人才素质、社会经验、时间磨炼极其重要。成名难,要敢于寂寞,经得起寂寞!功夫在诗外,在医书外,也在医书中。首先要学会做人,做老百姓的贴心人。“名”是老百姓给的,治好的病人多了,传名传出来的,而不是广告宣传出来的。王院长安排我上了一次鹤煤电视台、一次鹤壁日报,结果只有两个病人是看了宣传来找我看病,而且只看了一次~看来老百姓多是听治好的患者传名,而大不信广告。
55凡是伟大人物有时很自负,我觉得不是骄傲,因为他很自信,可能是自信的尺度稍大了那么一点点,我们照样崇拜他,理由很简单,因为他永远是真理!张仲景对自己的著作,满有抱负地说(自序):“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恐怕历代的中医大家(我看到的著作书籍为止)还没有第二个大家这样自信,他们都谦虚的不得了,说“要让同行指正补充”,没有一个名家中医说他没有研究过[伤寒论],称“最佩服的是医圣张仲景!”估计再过几千年,只要人类存在,还要研学《伤寒杂病论》,因为张仲景的《伤寒论》是对人体和疾病最经典最正确最科学的论断。敬问王院长:我的理解对否?
26身在鹤壁集要让名字早早离开鹤壁集传的越远救人越多!水蛭活血方治心脑病及一切血瘀病之神奇疗效我常引为骄傲,关键在辨证准确,灵活加减,此乃真功夫!连同我的名声一同传给儿女有饭吃盼他们超过我◇补脾阴用1中和理阴汤2养真汤3六神汤4参苓白术散。药用四君子加山药扁豆莲肉◇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寒热并调。寒加附子,热重黄芩黄连,虚君人参,实加大黄,兼少阳加柴胡,兼太阳证加桂枝◇加味乌药汤:乌药香附木香砂仁元胡甘草,治肝郁气滞、痛经、脾胃气滞、胸腹胀痛◇补中益气汤1加艾叶阿胶川断杜仲芥穗升麻炭治先兆流产、滑胎、胎漏2加槐花地榆治痔疮便血3加砂仁芎川炮姜治腹泻4合三奇汤黄芪防枳壳治虚秘、直肠脱垂。
41有经验的实践对伤寒论的解说才勘言准确,“非识无以断其义”,把事情变复杂很简单,把事情变简单很复杂。学老师不是时时把老师挂在嘴边借以自炫,名师未必出高徒(我98年在省中医一附院进修时就见过河南中医泰斗吕承全教出的主任庸医连进修生都说谁让她看病等着倒霉吧),不要神似更不能形似”,而是有所创新和发展,早早并远远地超越老师。像丁甘仁30岁而立誉满上海滩;伍连德30岁成功主持东北鼠疫防疫被清廷授予医科进士;梁启超赞誉:“科学输入垂50年,国中能以医学资格与世界相见者,伍博士一人而已”。伍连德乃真人杰,这才是我等追求的高境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不薄今人爱古人,转益多师是吾师。
23古代的中医大家如何成为一代宗师的呢?这与他的天赋和勤奋有关,也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有关。所谓“文是基础医是楼”。志向远大的读书人,“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古代很多医家本身又是文学家或文化素养很高。你看清·吴师机(其病人很多)的[理沦骈文]之精彩便可知道吴师机文化素养有多高。很多文学家同时又懂医理。曹雪芹[红楼梦]与医有关的情节对中医诊病过程及对医理的分析已经超过专业大夫的认识。张景岳、王冰之所以被称为大家,就是因为他们的易学功底深厚,能够用易理论证医理以太极喻人体。张介宾怎么说呢?“万物即我心,万物虽繁,我能识之执之”。
22什么是中医大夫?中医是在西方医学传入中国后为了和西医区别而称呼中医,自然以前中国的医生都是中医或先生。我的理解是:凡是具有中医的思维,主要运用中草药或中成药,或用中医的方法措施去治疗处理或预防疾病的大夫就是中医或叫纯中医。而不是中西医结合又用中药又用西药,啥都不错,什么也不是的大夫!更不是那些从早到晚喜欢开出药店药房卖中成药的大夫。现代中医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下肯定都多少懂西医西药,即使偶尔配合使用点西药也是为用中药作铺垫。我们承认西医有某些长处,但我们为祖国医学的伟大而自豪!在博大精深的中医学面前,我们永远感到渺小,永远感到学无止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