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师陈瑞春教授临证学习有感

 壹亩莳 2021-03-23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我院著名伤寒学教授陈瑞春老师,是在听了他作的学术讲座“非伤寒不能治大病,非伤寒不能成大家”之后。在同学们雷鸣般的欢迎掌声中,陈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了上面两行刚劲有力的粉笔字。从此,这两句话似乎在每个聆听报告的学生心中烙下了难以磨灭的“伤寒”情结。笔者作为中医临床基础专业的一名研究生,有幸随陈老师临证学习,深感机会难得。

每个坐诊日,门口总是等着候诊的患者,排好队的病历本又是一叠。从外地慕名前来求治的患者殷切地询问陈教授会不会来坐诊的言语中,切实感受到一代名中医门下求治者甚众的临床疗效价值。在西医西药当道的境况下,中医中药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生命力无不在于一代代岐黄学者、医圣之徒济世于民的临床可靠疗效。自从跟师临证学习以来,在通往祖国医学神圣殿堂之门的道路上,许多思想认识上的问题,就这样被陈老师一扶而跳过去了。

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为西医学的理论与临床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现代医学将人体的生理病理研究深入到微观境地,尤其在实验医学和外科手术领域,确实领导着医学发展的潮流。加之医疗市场就业需求的选择,难怪有众多的莘莘学子慕彼而不返。然而,来就诊的患者当中,许多是经过西医西药治疗后疗效不佳而转求中医治疗,病种之多,几乎涵盖了西医学各个系统的疾病谱。一位感冒后长期低热不退的患者,各项理化检查均阴性,西药用了一大堆,最后在西医大夫那里竟成疑难之症,陈老师辨证施治,处以小柴胡汤加味而治愈;一位80岁高龄的食道癌患者,放入食管支架后,症状无减轻,西医没了积极的治疗办法,患者抱着一线希望,坚持服陈老师方药一年多,大为改观,两年来精神如常,谈笑风生,体重从先前的消瘦到服药后增加了8公斤;长期被反流性食管炎病痛折磨的患者,西医院检查治疗费用上万元,而能减轻痛苦,获得近期疗效的竟是几包起不了价的中药;莫可名状的全身不适、烦躁不安的更年期妇女,经疏理气机,调和肝脾,安神定志,又获新生般的舒畅……活生生的病案放在那里,不能不让人有所思考。西医学如此发展和普及的今天,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不能解决的或是疗效不佳的所谓疑难杂症? 7年临床工作经历也给了笔者生动的教育。

在现实医疗保健制度体系的运转下,无论是出于对患者的负责,还是出于医生本人的利益考虑,各项检查都是必不可少的。咳嗽胸痛,先摄X线胸片;胃肠不好,做胃肠镜检查;住院治疗,三大常规,五大常规,多项检查全上,循证规范治疗的西医认识思维,使得医生犹如猎人不见兔子不撒鹰,不查出异常的客观指标开不了处方。而事实上,有些疾病许多检查结果出来了,治疗后的疗效却是不甚理想。当今时代,先进的诊断设备不断增加,患者就诊的许多时间面对的是冰凉的仪器,客观上既削弱了医生运用望闻问切感官和思维推理诊断的能力,又减少了倾听患者述诉病情时的交流时间,有时还真搞不清是仪器主导医生还是医生支配仪器。相比之下,检查结果出来后,西医治疗遇到的问题,中医的处理方法似乎更轻松,也更具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特色。

随师临证疗疾,医患相面而坐,聊谈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便开始了:哪里不舒服?工作生活如何?有什么病痛与不适尽情倾诉。三指切脉时手手肌肤相触,片言支语的宽慰与幽默,那氛围常使许多心理脆弱的患者感到是在与自己的亲人、长辈、朋友促膝而谈,倍感亲切。然后的施方处药,陈老师又是如此纯熟和老道,如大将点兵,画家调色,一锤定音。治病治身又治心,让人真实感受到高水平的中医师术学德艺皆厚的传统共性品格。每听及患者服药后复诊时说“我好多了”,那份愉悦之情就已从患者身上传染到了大家的周身。患者身上显示的疗效就是最好的广告,一帮又一帮的求诊患者就是这样使狭小的诊室空间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在当今医学西化思潮的冲击下,被某些人排斥、认为落后的祖国传统医学,却仍然能解决现代人许多的疾病困扰,让我们后学者对自己的选择充满自信。这种自信来自于祖国医学理论的整体观、动变观认识生命现象疾病现象的科学真理;这种自信亦来自于大师们将祖国医学“活人之术”的普遍真理在临床中实践的生动体现。

作为一名后学者,怎样才能成为有一定学术水平、临床疗效高的中医师?如何才能达到像陈老师辈“施方见效”的临床高境界?恐怕每位学习者,在学习工作过程中,都会想这个问题。当一名疗效显著、群众敬仰的中医大夫,几乎成为有志于岐黄之道的学习者最美好的愿望。陈老师在其论著《陈瑞春论伤寒》的自序中用“读伤寒、写伤寒、用伤寒”来概括自己在从医道路上的跋涉历程,踏踏实实,不慕虚荣,给了我们颇多的教育。陈老师要求我们,做名合格的中医师,必须熟读传统经典著作,融会诸家学说,坚持长期临床实践,中医临床的学术思想才可能逐渐成熟起来,而后才可能有所发挥和建树。陈老师的另一本专著《伤寒实践论》就是其临床五十余年勤习经典、运用经方的总结。许多读者看后,纷纷给陈老师写信,认为是“指导临床的一本好书”,“有高于曹颖甫《经方实验录》之处”,“是临床运用经方颇有造诣的专家”。经方诸如桂枝类方、柴胡类方等的组方思维规律,在陈老师的妙手运化中,无不显示着神奇的临床疗效。“非经方不能治大病,非经方不能成大家”,这就是陈老师从医一生最深切的人生感悟。陈老师今天治学疗疾的成就,如同各个时期的名家一样,在“读、用、写”这条从医的道路上,成就了学术与临床的双重硕果,足以说明这是一条正确的成才之路。诚然,我们这代人生活在不同于前辈的历史时期,在现代“学好数理化,行遍天下都不怕”的科技知识广为普及的背景下长大,层层分析、步步推理的思维方式教育取代了传统的儒道文化教育。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素质教育的提倡又过分的强化外语教育在各学科中的作用,学子们的许多时间都沉浸在“英语世界”中,遗憾的是却没有自己优秀文化的等级考试,没有四大经典的等级考试。事实是,中医因其固有的传统文化哲学思辨的属性,客观上要求新一代中医,必须走进传统,亲近先贤,与睿智的华夏先祖神游,接受“天人合一”、“太极易卦”、“阴阳五行”等思维方式上的传承。祖国医学的代代传人,离不开华夏文化的这根血脉,需要时时去参悟其中的道理。人生苦短,补上这一课我们还来得及。只要静下浮躁的心,如古人焚香沐浴般神圣,走进黄帝岐伯亦君亦臣、亦师亦友的对话交流的氛围中去。不说医理,单就四字一节、五字一节对仗成句,读来极有韵味的文法体例中,也足以让人品味到独具特色的汉字传递思想的魅力。世界上,恐怕只有中国的医学理论,是以这样一种对话方式的人文内涵流传下来。“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闵闵之当,孰者为良!”(《素问.灵兰秘典论》),读着这样优美的文句,不知不觉就会对先祖非凡的探索医理的精神所折服,潜移默化之中,自身的文学修养亦上了台阶。

这就是传统文化熏陶所能达到的效果。而淡忘传统文化的精华,不重视经典著作的教育与研究是造成今日“临床疗效高的中医师并不比大熊猫多”(陈老师语)的局面之一。每次坐诊结束,陈老师总会留几分钟与我们谈读书的话题:读哲史,读兵法,读诸子百家,书读多了,自然会融会贯通。中医临床要求的是更多的学者型的中医师出现,而不是成为学无所成的糊涂中医。有一病案让我们时时自警,一位来就诊的女患者,在述诉其病史时说,她曾服过一个中医师开的中药,用黄芪量达120 g,服后头晕神疲,胸闷腹胀,二便不畅,难受之极。陈老师就此病例,教育我们说:“患者性命,全系于医者之手,胸无点墨的中医,其遗害无穷。凡补气则滞气,活血则耗血,全在衡量法度,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医同此理。”简短数语,却使我们受到最直观的震撼。随陈老师坐诊,不但领会了陈老师用经方的直接经验,而且见到了平凡中医一辈子都见不到的诸多正反教训的病案。读好经典,用好经方,然后才可坐堂行医,悬壶济世。历代医家,正是这样追循着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治学精神,蹈履着“上救君亲之疾,下救贫贱之厄”行为轨范,又不忘“寻余所集,思过半矣”的传薪续焰,启发后学,这就是一代代名医的人生轨迹。难怪每次陈老师赠书同学,他总要写下“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八字于扉页。陈老师是希望先人的这种治学精神,能像火种一样一代一代传递下去。

“学习中医者,必须按照中医自身的规律去行动,做一名好的中医师,必须看得好病,讲得出理,写得出道。”陈老师的谆谆告诫与教诲,影响着一批又一批随师学习者。而病友盼星星盼月亮般等待陈老师走进诊室的那种殷切的目光,又分明是另一种激励,那眼光好像在对我们说:“年青人,要好好学呀,祖国医学的宝藏要好好继承下去。”

本文转载于周建虹的《勤习医理求古训,悬壶济世写春秋———跟师陈瑞春教授临证学习有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