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综合实力超过香港了吗?

 浦江老 2018-01-06

现在有很多地方上的人觉得上海人如何如何,坐拥中国第一大都市怎么都是小市民,现在我来回答你们上海的钱都去哪里了!为什么上海人喜欢节约(扣)!被迫省钱是为了谁!今天改革开放钱也不是你们兄弟省市给的,你们来是赚钱回家造房子的,没人是来给上海送钱的记住!

建国以后,由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上海上交中央财政数额巨大,为国家的财政收入作出了重大贡献。据《上海财政税务志》,从 1949-1990年,上海地方财政收入总计3911.79亿元,其中上交中央支出3283.66亿元,占83.94%。而上海地方财政支出仅占全国的 1.65%。

      

由上海迁出在当地建立的如:

  陕西秦川机床厂

  南京电子管厂

  株州机械厂

  汉口无线电厂

  陕西缝纫机厂

  重庆嘉陵机器厂......

      

由上海援建的:

  江西钢铁厂

  四川钢铁厂

  昆明钢铁厂

  安徽八五钢厂

  江西吉安

  庆江化工厂

  东风、黎明制药厂

  甘肃金川有色金属公司

  重庆军工103厂

  贵州军工906厂

  甘肃白银军工884厂

  江西德兴军工701厂

  江西9396军工厂 ...........

  

  解放初至1952年,上海为了支援东北和西北建设,输送了大量工 程师和技术工人,先后共达9.9万人。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上海在机电、电业、建筑工程安装等行业中动员技术工人、技术人员参加国家重点建设。并且把技术水平高的送出 去,从1953~1956年,上海支援外地重点建设的工人、技术人员、管理干部达21万多人,其中有2.38万名工程技术人员,8.21万名4级以上熟练 技工,分赴乌鲁木齐、长春、洛等地,参加建设新疆八一钢铁厂、长春第一汽车厂和洛阳拖拉机厂。

  从1950~1957年,上海在新增安排去外地建设的职工达19.3万人,其中有为外地培训的技术工人3.6万名。

  1958~1966年,第二、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上海有23.86万工程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支援全国各地建设,主要去陕西、甘肃、青海等西北 地区和江西、福建、安徽等华东地区和四川、贵州、云南、湖 北等地。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先后有4万多名设计、施工技术人员,支援首都十大建筑和淮南煤矿建 设。他们满怀好儿女志在四方”的豪情壮志,留在当地工作。 1964年秋,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决定大规模建设后方基地用以备战,要求上海搬迁军工、基础工业342个项目,涉及458个工厂。这些工厂一分为二,内迁部分设备和人员,在后方组建新厂,老厂任务仍要完成。上海职工以大局为重,奔赴内陆山区...

  上海援建云南的工商企业就更多了,如由上海迁至云南玉溪的卷烟厂,已发展成为全国同行业中经济效益名列前茅的著名企业。

上海贡献

   工业基地、财政支柱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国际国内多种因素的制约,上海经济由先前的工业并重改为以工为主。1952年上海 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占52.4%,第三产业仅占41.7%;到1978年,第二产业的比重上升为77.4%,第三产业仅占18.6%。上海由多功能 城市变成了工业基地。工业增长值中,又以重工业为主。1952年,上海工业总产值中轻、重之比为79.1:20.9,1978年变为49.3:50.7。 近30年间,上海改建、扩建、新建了一批冶金、机电、仪表、化工等骨干企业,为中国的工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到1965年,上海工业年生产能力在全国占 很大比重,钢占五分之一,钢材、机床、棉纱均占四分之一,缝纫机占三分之二,手表占十分之九。自行车、手表、缝纫机等上海货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

  建国以后,由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上海上交中央财政数额巨大,为国家的财政收入作出了重大贡献。据《上海财政税务志》,从 1949-1990年,上海地方财政收入总计3911.79亿元,其中上解中央支出3283.66亿元,占83.94%。从1959年到1978年,上海 地方财政收入平均占全国的15.41%,最高时达17.49%(1960年),而上海地方财政支出仅占全国的1.65%。1985年以后,中央对上海财政 政策调整为“核定基数、总额分成”,

  1988年起实行财政包干体制,上海上交中央财政的比例才逐渐降了下来

  工业产值很大比重的主要工业区,拥有居全国前列的人均固定资产装备、较高的技术水平、职工素质和生产效率。但是这三省市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工业总 产值中所占比重却持续下降,至1988年,上海市工业总产值仅占全国7.7%,该比重仅为1952年的39.9%,1965年的42.5%;辽宁省 1987年工业总产值占全国7.6%,该比重仅为1952年的58.5%,1965年的61.8%;天津市1987年工业总产值占全国3.2%,该比重仅 为1965年的64%。近几年来,这种下降趋势仍在逐渐加速。相比之下,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省的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超出全国平均水平。如1965— 1987年,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四省的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由:6.2%上升到11.5%、2.8%上升到6.1%、4.4%上升到 7.5%、4.5%上升到6.5%。目前江苏和山东两省的工业总产值已居全国第一、第二位。③在沿海和内陆分别形成了一批工业区。如:以沈鞍、哈齐、大庆 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区;以京津塘为中心的华北工业区;以太原为中心的晋中工业区;以包头为中心的呼包工业区;以济南、徐州为中心的胶济沿线和徐淮工业区;以 上海为中心的宁沪杭工业区;以武汉为中心的武大工业区;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以郑州为中心的郑洛工业区;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工业区;以兰州为 中心的甘南工业区;以重庆、成都为中心的成渝工业区以及攀西工业区、云贵有色金属工业区等 总有人说中央照顾上海,其实是因为上海的贡献太大.

  计划经济中上海的住房条件是全国城市中最差的,为什么?因为钱都给中央拿走了,没钱盖房

  上海机电工业企业解放初期,就开始抽调人力物力支援西北、华东和东北等地区的工业建设。60年代至70年代,为加强战备,按上级统一部署,分期 分批内迁了大批职工和设备,支援大三线和小三线建设。与此同时,为支援朝鲜、古巴、越南、阿尔巴尼亚等反侵略战争和经济建设,也提供了许多设备。

第一节 大三线建设

  60年代起,到1977年止,上海机电局先后有近百家企业抽调4万多名职工和近万台设备支援大三线工业建设。

  上海电器公司从1965~1973年,先后有18个厂支援四川、新疆和贵州等地的电器工业建设。1965年,上海电焊机厂415名职工和100 多台设备迁至四川,建立了成都电焊机厂。1966年,华通开关厂584名职工,85台主要设备迁至遵义,建成了遵义永佳低压电器厂。上海机床电器厂223 名职工,114台设备迁至四川内江,建立了内江机床电器厂。上海起重电器厂150名职工和部分设备迁至乌鲁木齐市,建立了新疆低压电器厂。1968年,上 海电器公司奉一机部之命,开始筹建遵义电器基地。1969年,人民电器厂206名职工迁至遵义,建立了长征电器九厂。1970~1973年,先后有华通开 关厂473名职工和97台设备,上海电器铸造厂110名职工,上海电器胶木厂103名职工,东方红电器厂150名职工,华一电器厂126名职工和93台设 备,新立电器厂60名职工和8台设备,上海电阻厂54名职工和上海继电器厂、上海电器成套厂的大批职工和设备,迁至遵义,包建了遵义长征电器一厂、三厂、四厂、六厂、二厂、十厂、八厂和十一厂、十二厂。到1977年,遵义长征电器基地建成投产。

  上海机床厂从1963~1972年,共抽调2500多名职工和118台精密设备内迁陕西,包建了秦川机床厂、汉江机床厂、宝鸡铸造厂、宝鸡液压件厂和汉江铸锻件厂。

  1964年,上海柴油机厂抽调1473名职工,包建贵州柴油机厂,并供应全部135柴油机图纸、工艺文件和生产设备,1966年建成投产。

  上海机床厂从1963~1972年,共抽调2500多名职工和118台精密设备内迁陕西,包建了秦川机床厂、汉江机床厂、宝鸡铸造厂、宝鸡液压件厂和汉江铸锻件厂

  1965年11月,上海电机厂将变压电器车间及其配套部门内迁西安,并入西安电炉厂,建成了西安变压器电炉厂。

  1971年,上海工程机械厂,将全厂半数职工和设备迁至湖南,包建了常德浦源工程机械厂

  1963~1977年,上海机电工业系统共有近百家企业,抽调了40349名职工和近万台设备,随迁家属26000多人,分赴新疆、甘肃、陕西、四川、贵州、湖南和江西等地,支援大三线经济建设。

  从1980年开始,国家大量压缩国防经费,军工生产急剧下降。1981年起,小三线机电工厂的生产任务由后方局划归机电局,开始安排民品生产,实行以民养军。

  到1983年,上海机电工业在小三线累计投资12647万元,建筑面积59.2万平方米,职工12298人,投入设备2314台,定额流动资金 2956万元。累计生产新四○火箭筒71188具,新四○火箭207.24万发,木柄手榴弹1849万枚,钢珠手榴弹150.98万枚,五七高炮563门 和八二无后座力炮1063门等。还生产铣床、车床、单体液压支柱、皮带输送机、阀门、水泵、塑料挤出机、耐氟电机、低压电器和电度表等50多种民用产品。

  1985年1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和安徽省人民政府签署了《关于上海在皖南小三线调整和交接的协议》,4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接着市府又批准了 市计委、国防科工办和财政局《关于小三线调整中有关问题的请示》,决定将小三线企业的财产无偿移交安徽省。企业职工逐步回沪参加联营建设。在上海市小三线 协调办公室组织领导下,上海机电系统用了5年时间,到1990年,对小三线返沪企业和人员,采用结对联营和独资建厂两种方法,做了妥善的安置。上海跃进电 机厂与上海电机厂、红旗机械厂与电动工具厂、前进机械厂与上海锅炉厂、协同机械厂与上海重型机器厂、协作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