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例左心耳封堵患者的历险记

 zhaoeliteD 2018-01-06



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73岁。因房颤伴反复中风13年,心悸、胸闷伴乏力、活动耐量下降加重3年入院。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胸痛、下肢水肿和晕厥。院外ECG示心房颤动;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美托洛尔/阿托伐他汀。13年前曾患左侧脑出血,陈旧性脑梗塞、高血压病等。

入院查体:

        T:36.1℃, P:70次/分, R:14次/, Bp:132/79mmHg。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未闻及心脏杂音,无下肢浮肿,右侧肢体肌力3~4级,左侧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


入院诊断;

        心律失常

                长程持续性心房颤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性心脏病

                陈旧性心肌梗死

        心脏扩大

                左室扩大

                左房扩大

        二尖瓣中度返流

        心功能Ⅱ~Ⅲ级(NYHA分级)

        左侧脑出血后遗症

        陈旧性脑梗死

        高血压3级极高危

        高脂血症


入院后主要辅助检查:

        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血凝指标无异常

        胸片:两肺纹理大致正常,未见实变;主动脉结宽,主动脉弓、降部迂曲; 肺动脉段平直; 左室圆隆偏大; (吸气不足) 心胸比:0,63。


入院时胸片        

超声心动图: (2017-11-27)  LA 46mm, LV 58mm,  LVEF43%, 左室下后壁和心尖部节段性室壁运动减低\左室收缩功能减低\升主动脉扩张(44mm)。

        经食道超声:左心耳大小(开口处内径×深度): 0度 25×41mm; 45度26×39mm; 90度26×40mm; 135度25×48mm。左室下后壁和心尖部节段性室壁运动减低, 左心、右房增大,二尖瓣少中量返流,左室收缩功能以低,升主动脉扩张。

        颅脑CT (2017-11-28)∶左侧半卵圆中心及放射冠缺血灶,左侧放射冠至基底节区软化灶。

        CAG: 未见冠脉狭窄(2017-12-1)

入院后卒中风险评估:

        CHA2D2-VASc评分6分(年龄、女性、脑梗塞病史、高血压病史、心功能不全 NYHA II~III级)

        HAS- BLED评分4分(年龄、高血压、脑梗塞病史、脑出血病史)

入院后治疗:

        口服抗凝达比加群 110mg bid (2017-11-27~29)

        口服利尿、补钾(2017-11-27开始)

        抗血小板:阿司匹林+氯吡格雷(2017-11-30~12-1)

        抗凝: 低分子肝素(2017-12-1开始)

左心耳封堵手术过程:

2017-12-5  15:00~17:00 在全麻、气管插管下比较顺利地植入了圣犹达ACP(26/32mm)封堵器1枚。因第一次置入时做牵拉试验后封堵器轻微移位,故进行了回收和第二次置入。患者意识清醒、拔除气管插管后安返病房


术中测量左心耳的口径如下(1为左心耳固定盘拟着陆区直径,2为左心耳封堵盘置入部位直径,3为内外盘之间的距离):


TEE 0 度


TEE45度


TEE 90 度


TEE 136 度


        第1次置入: 


             第1次置入时牵拉后封堵器向外移位


第2次置入: 


第2次置入时牵拉后封堵器仍显示位置良好



        第2次置入后超声多普勒检查示封堵器封堵良好,封堵器周围无漏缝



封堵器完全释放后造影



术后病情恶化过程:

2017-12-5  22:00床旁超声:未见心包积液

2017-12-6  8:00 患者神清,应答切题,血压108/68mmHg,心率100次/分,呼吸18                                    次/分       

2017-12-6  11:50 患者烦躁不安、呼吸急促,血压65/46mmHg,心率127次/分

抢救措施:

        多巴胺静推并持续泵入

        床旁心脏超声检查示中、大量心包积液,心包穿刺引流,抽出300ml 不凝血

        吸氧、补液、成分输血2个单位(红细胞400ml) 、抗感染。

        停用抗凝药

        经上述处理后,患者呼吸困难缓解,意识朦胧、间断躁动,血压波动在               90~130/50~70mmHg, 心率在120~140次/分。右侧肢体肌力0~1级,较前减弱,病理征(+)。

2017-12-6 14:00 请外院神经内科专家会诊,疑诊为新发脑梗

2017-12-6 16:00  急查颅脑CT:左侧半卵圆中心及放射冠缺血性改变,左侧放射冠至基底节区软化灶;与前片比:变化不大。

2017-12-6    14:00~22:00  又引流血性心包积液700ml,仅21:00~22:00就引流200ml。至23:00,心包总引流量1170ml。尿量1000ml,入量2800ml。

        因为心包引流出血不止,急请心外科专家会诊考虑是否外科开胸手术止血。外科专家认为手术风险过高:(1)患者高龄、合并多种心脑疾病;(2)心包压塞症状发生较晚,说明心包穿孔很小,开胸后很难找到破口,加上ACP封堵器的外盘离左回旋动脉很近,左心耳切除困难;(3)术中的体外循环要完全肝素化,术后抗凝和止血相互矛盾,容易发生脑梗或脑出血并发症。不到万不得已不行开胸止血手术。

        给家属谈话,签定必要时行急诊开胸手术的知情同意书,并告知手术的极高风险。同时输入冰冻血浆200ml,静推西地兰0.4mg,速尿20mg。经上述处理后,病情逐渐稳定,停止躁动、安静入睡。


在抢救过程中曾反复行床旁胸片检查:

2017-12-6 16:00 床旁胸片


2017-12-6 21: 00 床旁胸片


        2017-12-7 7:00 患者病情戏剧性好转,心包引流逐渐减少,意识逐渐清醒,右侧肢体肌力恢复至4级,可按指令动作。血压稳定 110~130/70~80mmHg (多巴胺500ug/min),心率在110~130次/分,体温37.7℃,全天最高38.3℃。白细胞12.98×109/L,中性粒85.2%,血红蛋白117g/L。24H总入量3400ml,尿量2300ml,心包引流量1200ml。

        2017-12-7 白天多次床旁超声提示:心包腔未见明显积液。右侧胸腔探及微少量液性暗区,深约20mm,右下肺不张。左侧胸腔未见明显液性暗区。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抗感染,补充热量:卡文 1440ml/日,化痰、雾化吸入,质子泵抑制剂静滴。

         2017-12-8至 2017-12-16,病情进一步好转,拔出引流管、恢复口服抗凝药。经胸片和CT,除遗留右下肺不张,其余均恢复正常,于 2017-12-17出院。

患者的病情特点:

1.患者高龄、合并多种心脑疾病;

2. CHA2D2-VASc评分6分、HAS- BLED评分4分,是左心耳封堵的最合适的适应证;

3. 术中和术后20小时内患者的病情似乎都很正常, 但术后20小时出现心包压塞的症状及右下肺不张;

4.在医生感到束手无策时,病人的病情却戏剧般地好转了。

需要探讨的问题:

1.延迟出现心包压塞的原因是什么?

2. 心包压塞后右下肺不张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治疗?

3. 心包压塞后停用的抗凝药应该什么时候恢复?

4. 患者的病情为什么会戏剧般地好转?

欢迎大家发表意见和讨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