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为心脏病平反的时候了

 zhunter2364 2018-01-07

记得在中学时,同年级有个同学长了很多痘痘(记得是个侨属)。大家都有些不解,为什么你会长痘痘?

 

上世纪就有人研究,为什么东方民族很少长粉刺。后来发现,这些民族的共同特点是,他们很少摄入奶和奶制品。

 

01

 

痘痘又叫粉刺或痤疮,是皮囊过于活跃,分泌太多皮脂,导致皮囊堵塞。最终油脂与死亡细胞堆积造成细菌生长,诱发炎症。


90%的西方人,在青春期都会长粉刺。即使过了25岁,长粉刺的几率仍然大于50%。

 

发表于2012年的一项中国研究收纳了太原、廊坊、海拉尔、淄博、西昌、和焦作市的17345未受试者,发现,一些中国人从10岁就开始长痘痘,直到50岁仍然有发作的。

 

痤疮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是18-19岁。在这个年龄段,大约50%的中国青年会出现痤疮。


02

 

根据其发病年龄段,不难猜测,粉刺与性激素有关。但是为什么有人长,有人不长?

 

哈佛大学做了一项涉及4万7千人的研究,发现奶类、全奶、低脂奶、和脱脂奶粉别提高患粉刺的风险20%、10%、15%和40%。

 

这个结果不但把粉刺与牛奶关联了起来,还逆天地指出,被认为更健康的低脂和脱脂奶更容易导致粉刺!

 

这下美国人坐不住了。他们从市场上买来各种奶制品,用最严格的分析化学方法检验,希望发现奶制品中与性激素之间联系的蛛丝马迹。

 

果不其然,这些科学家从市面上的奶制品中发现了至少15种不同的固醇类激素(包括性激素)。而且这些激素的浓度随全奶、低脂奶和脱脂奶依次上升。

 

很可能在牛奶降脂的过程中,牛奶在生产过程中残留下的固醇类激素被浓缩了。


03

 

对奶与粉刺的关系的关注持续发酵。带来了更多的科研成果。研究者发现,不尽粉刺与固醇类激素相关,还与生长激素IGF-1相关。

 

在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里,有一个叫TORC的营养感受器,负责感知细胞环境中营养成分和激素水平的变化。

 

西方式饮食的特点是高蛋白,高饱和脂肪(动物制品),奶制品,和高甜品。这些饮食因素会提高细胞环境中的氨基酸、脂肪酸、糖、以及激素IGF-1和胰岛素。

 

这些成分的升高,传递给细胞一个“营养过剩”的信号。这些信号在TORC整合之后引发一连串的生化反应,最终提高了皮脂腺的油脂分泌。

 


04

 

让我们看一个通过饮食调整治愈粉刺的真实案例。这个案例是陕西第四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张建琴医师提供的。

 

一位女中学生,15岁开始就长青春痘。之后5年时间中,用了各种祛痘产品,效果都不好,或者当时有效果但很快又复发。吃中药,效果也不明显,脸上痘痘痘印非常明显。

 

营养师调查后发现,这个孩子从小不吃肉,但吃鸡蛋喝牛奶,平素吃精白米面,吃饭油大。

 

之后根据营养师的建议,停用鸡蛋、牛奶,减少食物中的油量,不吃精白米面,改吃糙米、全麦粉等。

 

奇迹发生了:脸上的痘痘一天比一天少,皮肤一天比一天光,21天后,痘痘全部消失!而且原本很胖的她,21天后体重减轻,腰围变小,恢复标准体重。

 

05

除了粉刺,营养过剩还会导致性早熟、肥胖、糖尿病、癌症、和退化性神经系统疾病如老年痴呆。


营养过剩是现代社会的通病。父母生怕自己的孩子营养上亏了,于是大量补充高蛋白的食物。实际上只要吃饱,获取足够的热量,很难造成蛋白质不足。这是因为谷类天然含有大约10%左右的蛋白质,摄入2000千卡热量的谷类就可以满足一个120斤体重的人一天的蛋白质需求。

 

现代人普遍缺乏的营养是微量营养素,比如蔬菜水果中富含的抗氧化剂和植化素。

 

认知的改变是逆转健康问题的关键。当我们调整营养认知,我们会发现,曾经认为不重要的很可能至关重要;曾经认为对我们有营养的,我们不一定需要。

 

 

 

参考文献

J Am AcadDermatol. 2005 Feb;52(2):207-14.

Acta DermVenereol. 2012 Jan;92(1):40-4.

JChromatogr B Analyt Technol Biomed Life Sci. 2009 May 1;877(13):1327-34.

NielNedley “Proof Positive”1998

Arch Dermatol. 2002 Dec;138(12):1584-90.

ClinCosmet Investig Dermatol. 2015 Jul 15;8:371-88

记得在中学时,同年级有个同学长了很多痘痘(记得是个侨属)。大家都有些不解,为什么你会长痘痘?

 

上世纪就有人研究,为什么东方民族很少长粉刺。后来发现,这些民族的共同特点是,他们很少摄入奶和奶制品。

 

01

 

痘痘又叫粉刺或痤疮,是皮囊过于活跃,分泌太多皮脂,导致皮囊堵塞。最终油脂与死亡细胞堆积造成细菌生长,诱发炎症。


90%的西方人,在青春期都会长粉刺。即使过了25岁,长粉刺的几率仍然大于50%。

 

发表于2012年的一项中国研究收纳了太原、廊坊、海拉尔、淄博、西昌、和焦作市的17345未受试者,发现,一些中国人从10岁就开始长痘痘,直到50岁仍然有发作的。

 

痤疮发病率最高的年龄是18-19岁。在这个年龄段,大约50%的中国青年会出现痤疮。


02

 

根据其发病年龄段,不难猜测,粉刺与性激素有关。但是为什么有人长,有人不长?

 

哈佛大学做了一项涉及4万7千人的研究,发现奶类、全奶、低脂奶、和脱脂奶粉别提高患粉刺的风险20%、10%、15%和40%。

 

这个结果不但把粉刺与牛奶关联了起来,还逆天地指出,被认为更健康的低脂和脱脂奶更容易导致粉刺!

 

这下美国人坐不住了。他们从市场上买来各种奶制品,用最严格的分析化学方法检验,希望发现奶制品中与性激素之间联系的蛛丝马迹。

 

果不其然,这些科学家从市面上的奶制品中发现了至少15种不同的固醇类激素(包括性激素)。而且这些激素的浓度随全奶、低脂奶和脱脂奶依次上升。

 

很可能在牛奶降脂的过程中,牛奶在生产过程中残留下的固醇类激素被浓缩了。


03

 

对奶与粉刺的关系的关注持续发酵。带来了更多的科研成果。研究者发现,不尽粉刺与固醇类激素相关,还与生长激素IGF-1相关。

 

在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里,有一个叫TORC的营养感受器,负责感知细胞环境中营养成分和激素水平的变化。

 

西方式饮食的特点是高蛋白,高饱和脂肪(动物制品),奶制品,和高甜品。这些饮食因素会提高细胞环境中的氨基酸、脂肪酸、糖、以及激素IGF-1和胰岛素。

 

这些成分的升高,传递给细胞一个“营养过剩”的信号。这些信号在TORC整合之后引发一连串的生化反应,最终提高了皮脂腺的油脂分泌。

 


04

 

让我们看一个通过饮食调整治愈粉刺的真实案例。这个案例是陕西第四人民医院营养科主任张建琴医师提供的。

 

一位女中学生,15岁开始就长青春痘。之后5年时间中,用了各种祛痘产品,效果都不好,或者当时有效果但很快又复发。吃中药,效果也不明显,脸上痘痘痘印非常明显。

 

营养师调查后发现,这个孩子从小不吃肉,但吃鸡蛋喝牛奶,平素吃精白米面,吃饭油大。

 

之后根据营养师的建议,停用鸡蛋、牛奶,减少食物中的油量,不吃精白米面,改吃糙米、全麦粉等。

 

奇迹发生了:脸上的痘痘一天比一天少,皮肤一天比一天光,21天后,痘痘全部消失!而且原本很胖的她,21天后体重减轻,腰围变小,恢复标准体重。

 

05

除了粉刺,营养过剩还会导致性早熟、肥胖、糖尿病、癌症、和退化性神经系统疾病如老年痴呆。


营养过剩是现代社会的通病。父母生怕自己的孩子营养上亏了,于是大量补充高蛋白的食物。实际上只要吃饱,获取足够的热量,很难造成蛋白质不足。这是因为谷类天然含有大约10%左右的蛋白质,摄入2000千卡热量的谷类就可以满足一个120斤体重的人一天的蛋白质需求。

 

现代人普遍缺乏的营养是微量营养素,比如蔬菜水果中富含的抗氧化剂和植化素。

 

认知的改变是逆转健康问题的关键。当我们调整营养认知,我们会发现,曾经认为不重要的很可能至关重要;曾经认为对我们有营养的,我们不一定需要。

 

 

 

参考文献

J Am AcadDermatol. 2005 Feb;52(2):207-14.

Acta DermVenereol. 2012 Jan;92(1):40-4.

JChromatogr B Analyt Technol Biomed Life Sci. 2009 May 1;877(13):1327-34.

NielNedley “Proof Positive”1998

Arch Dermatol. 2002 Dec;138(12):1584-90.

ClinCosmet Investig Dermatol. 2015 Jul 15;8:371-88


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是造成近50%国人死亡的原因。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饱和脂肪(动物脂肪、棕榈油、氢化植物油的主要成分)的摄入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可是最近很多推文却提出要为饱和脂肪平反,鼓励大家吃猪油是好的。



如果为饱和脂肪平反,我建议不如直接为心脏病平反!因为说饱和脂肪好,如同说心脏病是好的。

 

01

 

血液胆固醇与心脏病之间的关系是毋庸置疑的。


延伸阅读:美国2015年膳食指南真的取消对胆固醇的限制了吗?


而饱和脂肪的摄入与血液胆固醇或者心血管疾病的关系近年却有了争议。


虽然很多大型临床研究和荟萃分析充分肯定了饱和脂肪与血液胆固醇或心血管疾病之间的联系,但是一些研究却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不显著。

 

问题出在哪儿?



在于个体差异。在分析一个人群的某项指标,如血胆固醇的时候,个体之间本身就有差异。当个体差异小的时候,饮食因素的不同对指标的影响是可以区分出来的(左);当个体差异大的时候,饮食因素的影响可能被个体差异掩盖(右)。于是得不出显著结论。


在这种时候,我们需要用干预实验来得出结论。

 

比如当我们让受试者在原来饮食的基础上,增加饱和脂肪的摄入,然后得到每个人在干预前后的血胆固醇变化,这时候饱和脂肪与血胆固醇变化之间有很清晰的正相关关系。


02

 

为什么摄入饱和脂肪会升高血胆固醇?我们得从细胞膜的结构说起。

 

我们的细胞被一层磷脂双分子层包裹着,形成细胞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边界。细胞膜的功能包括:保护细胞,维持细胞形态,在细胞内外之间传递信息等。



为达成这些功能,细胞膜需要保持一定的流动性。温度会影响磷脂分子的排列密度。当温度下降,磷脂分子排列变密,细胞膜的流动性变差,信号传递受到影响;当温度升高,磷脂分子的排列变松,细胞膜的流动性变强,细胞膜的结构变的不稳定。

 

胆固醇在调节细胞膜的流动性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在嵌入一定比例的胆固醇后,细胞的流动性会调整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区间。


当温度升高时,胆固醇帮助稳定细胞膜;当温度下降时,胆固醇帮助提高流动性。所以说胆固醇对动物细胞是至关重要的。



在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外面有一层厚厚的细胞壁辅助,因此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对胆固醇的需求降低很多。


实际上植物细胞膜上也有一种类似于胆固醇的甾[zāi]醇,但是其浓度远低于动物细胞膜上胆固醇的浓度。植物甾醇对外源性胆固醇的吸收有抑制性的作用。

 

磷脂分子是由1-3个脂肪酸分子和1个磷酸化的甘油分子结合而成。


脂肪酸分为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


从三维结构上看,饱和脂肪是一条直棍,而不饱和脂肪则是弯曲的。在嵌入细胞膜的时候,饱和脂肪酸排列更紧实,降低细胞膜的流动性,所以需要更多的胆固醇来调节;而不饱和脂肪酸因为有弯曲,排列更疏松,使细胞膜的流动性增加,于是对胆固醇的需求降低了。


于是身体在摄入饱和脂肪后,会合成更多的胆固醇以应对预期的细胞膜流动性下降。于是血胆固醇就升高了。



在动物制品中,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是同时存在的。胆固醇/饱和脂肪的摄入多少与冠心病死亡率呈直线关系。因此避免动物制品可以同时避免两个最重要的心脏病风险因素。


03

 

除了升高血胆固醇,饱和脂肪的摄入还会促进肠道非益生菌的生长,导致肠漏,诱发系统性炎症,从而引起动脉硬化和心脑血管疾病。


延伸阅读:什么?糖尿病、过敏性鼻炎和甲状腺结节竟然是同一种病?

 

非益生菌在胆碱代谢中也会促进生成TMAO——一种促进动脉硬化的代谢毒素。(以后专门写一篇)

 

所以说饱和脂肪和心脏病之间的关系是多方面的。有鉴与以上研究,美国心脏协会AHA在最新的2017年立场性文件中明确建议要限制饱和脂肪的摄入。



04

 

现实生活中,饱和脂肪的典型例子包括猪油、黄油、和奶制品中的主要脂肪。动物性食物的饱和脂肪含量普遍很高。


即使瘦肉和鱼肉也含有大约15%-40%的饱和脂肪。



在植物性食物中,棕榈油、椰子油的成分主要是饱和脂肪。其他植物油、坚果和油料种子也含饱和脂肪。

 

听说椰子油所含的脂肪酸是中链不饱和脂肪酸,这种脂肪酸对人体有没有好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科学家让三组受试者在4个星期中分别每天摄入黄油(动物性饱和脂肪)、椰子油(植物性中链饱和脂肪)、和红花油(植物性不饱和脂肪),然后比较它们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的浓度。

 

结果发现,虽然椰子油组的LDL低于黄油组,但是红花油组的LDL显著低于椰子油组。也就是说,比起红花油,椰子油会提高血液胆固醇,升高血脂。

 

除了心脑血管疾病,饱和脂肪与诸多疾病相关:老年痴呆、帕金森氏症、多种癌症、不孕不育…… 


为了您的健康,最好远离饱和脂肪。为饱和脂肪平反都是无稽之谈。


参考文献:

http://www.stats.gov.cn/

http://blog./BLOG_ARTICLE_17337.HTM

Am JClin Nutr, 2010;91(3):535-546

Nutr J 2017;16:30

BMJ.2016 Apr 12;353:i1246.

FoodNutr Res. 2014 Jul 10;58.

SaoPaulo Med J. 2016 Apr;134(2):182-3.

Br JNutr. 2010 Dec;104(11):1586-600.

AnnIntern Med. 2014 Mar 18;160(6):398-406.

BMJ 1997;314:112–7

Eu J ClinNutr (1998) 52, 650±654

Int JEpidemiol. 2011 Dec;40(6):1486-9.

J R SocHealth. 1995 Aug;115(4):217-9.

Nature.2011 Apr 7;472(7341):57-63

Circulation.2017 Jul 18;136(3):e1-e2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