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令人喜欢的自信从哪里来?

 我爱恋恋 2018-01-07

1

一直以来有关自信这个话题的鸡汤文是经久不衰,尤其是针对女性自信的话题。比如说什么自信的女人最好命,自信才是一个女人底牌等等,可这些文章都没说到点子上,为什么这么讲的呢?按照这些文章的说法,自信就是跟吹气球一样,自己鼓吹一下,自信就像一样气球就充满了,好像自信真就来了一样。

自信是一种由内而发的人的特质,它不是看几篇文章,喊几句口号就可以有了的。而且在这些没有营养的鸡汤文的带动下,有些人开始盲目自信起来。把自信当作无知的挡箭牌,想想真是一件十分滑稽的事情。

那今天的晨读咱们还是借助《理性的抉择》这本书,来聊聊自信这件事。2

自信是什么?自信是对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的精确判断。也就是说你的真实技能和你对这些技能的感知应该是一致的。

举个例子来说,你和你的朋友一起参加5000米长跑,你的朋友已经参加过好几次这样的活动了,而你是第一次参加。你朋友说他大概20分钟就能跑完,你估计你大概10分钟能跑1500米,你希望能用半个多小时跑完5000米。

活动开始后,果然你在35分钟的时候跨过了终点线。这其实就是适度的自信。一些科学家将其称作“校准的自信”,意思就是你的能力和你对自身的能力的看法处于同一水平线上。

跟适度自信相比,过度自信也是一种人性的特征,表现为过高的估计自身的技能,素质以及知识。如果你过度自信,对自身能力的看法就会超过你的真实能力。

我们大多数人在评价自己的能力时都极其精确吗?并非如此,而是人们往往会过度自信,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是这样。

《理性的抉择》一书中指出,大多数人都相信,相对而言,我们倾向于去做那些听起来简单,熟悉或无需动脑的事情。而且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倾向于高估自己在某些事情上的天赋。

这种事我们比较常见,我大学同学里一个有个哥们叫李永翔,上大学的时候,他跑图书馆看书只看时尚杂志,认识了很多国际品牌,那个时候我们其他人都不知道LV是什么,他已经就知道了很多品牌,几年下来,他自认为自己的时尚品味不错,他还老瞧不起我们不懂时尚。

大学毕业后,他自信满满地回老家广西开服装店,不过呢,他进的衣服根本卖不动,没多久把本钱赔完,重新去找工作了。

这事在我看来典型的就是过度自信,其实很多女生也如此,觉得自己爱美,就想开个服装店或者买手店之类的。人都容易犯高估自己能力,低估行业规律和行业专业度的这种事。

既不能过度自信也不能不自信,重点是这个度大家要拿捏好。其实自信心像是一个音量旋钮,在你需要别人听到你的想法时,你可以将自己的自信调高,在你需要去倾听,然后做出困难决定时,再将其调低。那么该如何巧妙的使用自信呢?这也是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干货。3

成功的领导者在决策过程中会放低自己的自信,放低自信后,你会认真倾听,善于接受,吸收所有必要的信息。然而,一旦你做出决定,在推进时,就要使用策略,将你的自信再调回原来的水平。

说白了,就是在调研和筹划阶段,要虚心放低自信,别学我那个同学李永翔在调研阶段自信,当决定要做这件事后,那么在推进的时候要十分自信和坚定的去实施,这才是一个靠谱的人做事的风格。

关于如何提高自信,我没有用原书作者给的方法,我认为真正提高自信的方式是付出艰苦的努力去学习和自律。

在我看来提高自信的方式,应该是在某个领域艰苦学习和实践,吃一些亏,多一些思考,你为之付出很多学费和代价。当你成为这个行业或者领域的专家,这个自信就来了。

我从2014年到2018年,在新媒体领域耕耘了4年,为了提升思考和写作能力,晚上经常通宵看书,半夜起来更新文章。

我记得去年雄安新区这个新闻出来后,我还在出差,到了郑州晚上12点了,我找了酒店开了电脑,写完后已经凌晨3点了,有时候想想这个行业真不是人干的。

但也是因为在这个行业吃了这么多苦,跳了这么多的坑,所以对这个行业的洞察力,我也超越了很多人,对这个行业的信心,也是跟一些外面的观察家的看法不一样。

自信这种宝贵的品质是要付出代价才能获得。4

如果你面临的是完全相反的问题,需要调低自己的自信,该怎么办?作者提出了事前预测法,而我提出的方法是对专业的事情保持敬畏。

事前预测法是不是感觉很熟悉,没错,在昨天我们谈冒险这个话题时,提出过这个方法,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知道什么时候该冒险,还能帮助我们调低自己的自信。

在你做事前预测的时候,想象自己正处于未来某一个时间点,比如一个月或者半年之后,你的决策已经失败,这样一来,你的自信会大大降低。

不过这种自我心理暗示,很多人不习惯,当你要做一件事的时候,是不愿意去考虑这件事可能会失败,因为会很破坏心情。

我自己提出一个办法就是,当你要做一件,你之前从没有做过的事情之前,你要对这件新的事情,保持一种敬畏之心。

我经常遇到很多人在国企上班的年轻人,觉得工作没意思,想跳槽到别的行业,或者想离开小城市,辞职去北上广发展。

这种在我看了就是一种盲目自信。缺乏对新的行业保持敬畏,很多新行业光鲜的背后,是高门槛和高强度的加班和淘汰,背井离乡换来的,如果你放长远,算个总账,去大城市新的行业干,并不一定比你在家乡的国企工作更有性价比。

所以对新行业保持敬畏之心,你才能更好的做出决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