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索与争鸣》2017年度“全球化受挫与世界格局走向”圆桌会议专题集锦【《探索与争鸣》2017年度回...

 昵称27494174 2018-01-07

◆ ◆ ◆ ◆

上海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主管

以学术为底色      以思想为旗帜

◆ ◆ ◆ ◆


7


星期日

2018年1月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的反全球化思潮汹涌。面对国际上不同国家间的发展不平衡,国内不同阶层、群体间的贫富差距日益加大,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反思曾经受到热烈追捧的全球化浪潮,质疑全球化的声音和力量愈来愈强。尤其是2016年以来英国的脱欧公投、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的一系列保护主义政策等,被视为反全球化力量的集中展示。本刊编辑部于2016年底与东华大学人文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联合召开了“全球化受挫与人类巴比塔重建”研讨会,并于2017年第3期刊发会议的部分研讨成果。


新年第一周行将结束,《探索与争鸣》2017年度回顾系列亦到尾声。2018年,本刊将继续学术为底,思想为旗,与各位读者共同把握时代脉搏。敬请期待2018年精彩内容!


1


【“全球化受挫与世界格局走向”圆桌会议】

沈丁立 | 全球化是人类不可逆转的大势

原载《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3期



本文谈四个方面。第一,全球化是人类趋利行为,无法阻挡;第二,中国与全球化以及中美关系;第三,全球化存在负能量的传播,这需要予以纠正;第四,最近美欧出现的“黑天鹅”事件,其本质是纠偏,而非逆全球化。


全球化作为人类大势,洪流不可阻挡。但若全球化走过了头,就应适度纠偏。如果纠过了头,再把它平衡回来。人类社会就是在这种自我纠正的摇摆中走向未来。


原文阅读

沈丁立 | 全球化是人类不可逆转的大势


2


【“全球化受挫与世界格局走向”圆桌会议】

黄仁伟 |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原载《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3期




全球化还在发展中,全球化体系还在形成中,因此全球化远远没有终结,还要有很长时间的进行过程。对全球化内涵存在着中国和西方的两种界定或者说是两种内涵,存在着西方的全球化和中国为代表的非西方全球化。


全球化发展的同时,逆全球化或反全球化也在出现。正面全球化和负面全球化是同时存在的,是全球化的一个整体的两股力量。任何事物必然是正反两个方面,如果只有正面全球化,就不成为全球化,不符合客观规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