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砖”形成是世界经济演变结果

 偶是俗人 2013-07-21
“金砖”形成是世界经济演变结果

http://www.  20130720  


  中评社北京7月20日电(评论员 刘宗义)“金砖国家”成立已经5年了,而这个概念的提出则已有十多年的历史。“金砖国家”自2009年在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举行第一次峰会以来,在经济和金融、政治和安全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合作成果。但迄今为止,西方特别是美国的专家学者仍然认为“金砖国家”只是一个人造的概念,由于其内部存在各种各样的矛盾,发展前景黯淡。果真如此?我想,对于“金砖国家”的实质,西方国家学者或者真的没有认清,或者是不愿承认:“金砖国家”的形成其实是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的自然结果,是对当前世界经济格局的客观反映。



  在20世纪末,日本学者大前研一(Kenichi Ohmae)曾提出世界由三大经济板块(Three Economic Plates)构成,即:以美国为核心的经济板块,包含加拿大、中南美洲;以欧盟为核心的经济板块,包含欧盟国家、独联体国家和非洲;以日本为核心的经济板块,包含台湾、中国、韩国、东南亚、西亚和澳大利亚、新西兰。但进入21世纪后,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形成了欧美发达国家、泛亚洲国家以及能源国家三大新的经济板块。



  其中,最明显的变化是泛亚洲经济板块的崛起。中国和印度的发展已经彻底改变了亚洲经济以日本为核心的局面。泛亚洲板块既包括日本、韩国等处于价值链高端的国家,也包括东南亚、南亚等处于价值链低端的国家,中印处于中间的枢纽地位。



  尤其是中国,成为亚洲贸易的中心。泛亚洲板块形成了垂直的供应链,并且打破了原先按照传统地理位置划分的格局,除了亚洲国家,巴西、智利、坦桑尼亚、加蓬等拉美和非洲国家也属于亚洲经济金融圈。泛亚洲板块的供应链还在持续扩展中,将吸引更多国家加入,创造更多经济发展机会。由于泛亚洲经济板块的崛起,现在发展中国家的GDP已经上升到约占全球总量的50%,这将改变全球的需求结构,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影响。



  “金砖国家”的出现就是对世界经济格局这种巨大变化的反映和最佳证明,其本质是一个自然的结果,是全球化和市场力量的产物。同时由于中印两个文明古国位于中心,因此它是有文明底蕴的,而并非如很多人认为的是人为创造。其吊诡之处在于,高盛公司的奥尼尔(Jim ONeill)在2001年创造出“金砖四国”(BRICs)的概念时,他是从投资的角度看到了未来前景光明的四大市场。他的眼光是超前和富有洞见的。但遗憾的是他只看到了一个经济趋势,而没有认识到这是一个政治经济趋势。或者说,他没有认识到“金砖四国”是市场力量推动的全球化背景下世界经济格局变迁的产物。他提出“金砖四国”之后,又相继提出“新钻”11国(Next-11)、VISTA五国,这都是正确的,因为这些国家基本上都是泛亚洲板块产业链条上的一部分。或者也可以说,只要成为泛亚洲板块经济链条的一部分,前景都是光明的。



  但奥尼尔后来曾反对南非成为“金砖国家”的一员,认为南非经济体量太小。其实,南非作为非洲最大的经济体,其加入“金砖国家”是非洲日益融入泛亚洲经济板块的证明。随着中印等国经济的发展,泛亚洲经济板块的生产链条还会扩大,因此,未来“金砖国家”还会扩容。至于叫不叫“金砖国家”(BRICS)这个名字并不重要。



  泛亚洲板块的成长和“金砖国家”的诞生是全球化的结果,是市场力量造成的,因此它并不排斥美国和欧洲。美国和欧洲的跨国集团催生了泛亚洲板块和“金砖国家”,同时也是泛亚洲板块和“金砖国家”经济链条上的一部分。市场力量推动下的全球化是历史潮流。历史潮流就是亿万人意志的合力,不是少数的能人智士可以阻挡的。



  因此,企图通过建立排他性区域或跨区域经济贸易安排来孤立中印等国经济发展的做法是行不通的,而只有顺应历史潮流,自动汇入泛亚洲板块的生产链条中,搭上经济增长的快车,才是利国利民之道。我们看到,日本现在加入了TPP谈判,这更多是处于一种政治考虑,而它同时也在进行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和RCEP的谈判,这就生动说明了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