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年手机黑科技预测 想换机不如再等等

 阮灵蕴 2018-01-07

过去的一年里,我们见证了AI人工智能技术,面部识别技术,显示屏HDR技术在高端手机上的勇敢尝试;同样见证了全面屏技术,快充技术和双摄成像技术从高端产品向中低端产品成功渗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了新技术给手机使用体验带来的巨大提升。然而新的一年已经来临,将有哪些手机新技术诞生?又有哪些新技术将在平民价位段中普及开来呢?希望本文能够给您一些指引。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笔者将依次向您介绍我所认为最有可能在18年应用到手机上的新技术,并给出它们值得期待的程度,用★来表示,5颗为最值得期待,也就代表对改善手机使用体验有十分巨大的帮助,依次类推一颗★则表示它对我们使用体验的改善或许并不明显。同样我也将新技术在手机行业普及的范围以★的数量作为度量,让您可以直观了解这项技术究竟离我们还有多远。

No.1 屏下指纹识别技术(未上市)

值得期待度:

18年普及范围:

经历了近4年的市场培养,如今指纹识别功能几近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它不仅能保护设备的安全,并且不到0.5s的极速解锁体验几乎让我们找不到输入密码解锁手机的理由,因为指纹识别实在是太方便了。然而随着去年全面屏概念的兴起与普及,正面指纹识别按键设计却无奈被大规模抛弃,原因便是阻碍了屏幕的扩张。其它手机厂商要么把指纹识别区域设计在了机身后部,要么直接取消,改用其它生物识别方案,如iPhone X。仅有极少部分厂商依然利用仅有的那么一点空间将指纹按键保留了下来,如华为Mate 10。人们喜欢正面指纹解锁,原因显而易见,手机正面在我们的视线之内,视觉可以辅助我们准确将手指放在指纹识别区域,而设计在背面则会降低人们准确操作的信心。所以将其设计在机身正面,在全面屏普及前一直是业界共识。所以当全面屏普及威胁到正面指纹识别之后,一种全新的正面指纹识别技术诞生了,那就是屏下指纹技术。

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就是将指纹识别组件设计在了屏幕下方,当需要识别指纹时,我们只需要触摸屏幕的指定位置便可以实现。很显然,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传统的指纹识别模块多采用电容传感器,它可以在较薄的介质下实现功能,但如果放在较厚的屏幕下面,则会瘫痪。这便要求生物识别厂商必须寻找其它技术来实现从屏幕下方识别指纹。好消息是还真的有这样的技术,并且根据实现原理不同还可分为两个类别,一个是光学指纹识别,另一个是超声波指纹识别。

在去年的MWC2017大展上,国内生物识别厂商汇鼎科技展示了自家的屏下指纹设计方案,并成功移植到了三星S7 edge手机上,当时我亲眼目睹了工作人员将手指放到那款手机的屏幕上,并成功解锁,随后用我自己的手指完成同样的操作却无法解锁。记得当时汇鼎的员工跟我说这一技术采用了光学指纹解锁原理,技术已经成熟,但何时推向市场则要根据客户的产品来定夺。时至今日,却依然没有一款产品真正面世,后来我了解到,可能是因为量产出现了问题。

FingerPrint(FPC)公司的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可以兼容OLED与LCD屏幕(图来自网络)

光学指纹解锁的原理是通过屏幕发光照亮表面的手指文理,并同时通过屏幕下方的影像传感器将指纹记录下来,以达到识别的目的。但这一技术原理仅对屏幕自发光的OLED屏幕可行,而LCD屏幕由于结构的局限性,并不能使用这一技术。然而前面我们说到,还有另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超声波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它的原理是通过屏幕下方的激发装置产生一段超声波,随后这段超声波会穿过屏幕触及指纹后产生回声,由于指纹凹凸不平的特性,回声的波形也会不同,此时另一个屏幕下方的回声感应装置会记录这些回声,并最终计算出指纹的特性,由此也达到了识别指纹的目的。并且,在去年11月初,著名的瑞典生物识别厂商FingerPrint(FPC)公司发布的超声波屏内指纹识别方案不仅可以用于OLED屏幕,同样也适用于LCD屏幕,让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得以拥有更广泛的使用空间。但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也有自身的局限性,最核心的问题就是由于识别精度很难保证导致识别成功率相对低一些。

vivo屏下指纹识别手机已获3C认证 或将本月发布(图片来自网络)

尽管以上两种屏下指纹识别方案各有其自身的问题,但很显然那些杰出的生物识别公司不会坐视这些问题不管,所以我们经常能听到某款手机将会搭载屏下指纹技术的声音。目前看来,似乎声势最大的是国内手机厂商vivo。就在昨天,有消息称vivo X20 Plus UD已经获得了3C认证,据说就将在本月发布,而它名字后面的UD字母便是Under Display的缩写,预示着将搭载屏下指纹识别技术。

国产手机的新技术有一个特点,就是但凡这项技术看起来对用户的使用体验改善较为明显,那么不出几个月,这项技术可能就会在国产手机圈普及,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2018年将是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元年,上半年会有众多高端手机搭载这一技术,而下半年,随着产业成熟,该技术则会慢慢向中低端机渗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