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德纲的出生地,曾经遍地大耍儿,如今是天津最大棚户区

 zk3277 2018-01-07

郭德纲的出生地,曾经遍地大耍儿,如今是天津最大棚户区

(西于庄大红桥)

在讲西于庄之前,先讲一个故事。有位“70后”朋友在西于庄长大,河北区上高中,有一次和小伙伴让几个玩闹儿堵了,河北区的小伙伴一人先挨了一嘴巴子,到他这,玩闹儿挥手尚未落下之时,他赶忙说了一句:“我西于庄的。”对方愣没动手。事后他回忆说:“就像我这有定风丹、避水珠塞的,提西于庄,真灵!”这个故事说明,西于庄民风彪悍,大耍儿最多,在70—90年代名震天津。

郭德纲的童年和少年时期就生活在西于庄一带。他家住在大红桥附近北竹林村大众里(属于红桥南街,后并入西沽街),西站旱桥向北有一个红桥区工人俱乐部,正好在郭德纲当民警的父亲的管片儿,父亲白天上班,把郭德纲放在俱乐部托人照顾。剧场里有唱戏的、唱梆子的、说相声的、演曲艺的。郭德纲回忆,有一次他看了一场双簧,笑得不行;还有一次开大会,开完会上来两个人,是高英培和范振钰,说了段相声,随后放了电影。

郭德纲的出生地,曾经遍地大耍儿,如今是天津最大棚户区

(郭德纲)

每天早上,郭德纲从北竹林村大众里的家中出来,穿过整片儿西于庄,到子牙河桥附近喊嗓子、练唇齿喉舌的基本功。他坚持了三年,每天早晨在子牙河边把会说的都说一遍,会唱的都唱一遍。

西于庄文化站也是少年郭德纲最爱去的地方。80年代天津大小书馆约有60多家,每个街道都有文化站,文化站里有书馆,花几毛钱买一张票听一下午。艳桂荣先生经常在西于庄文化站演出,场内能坐一百多人。郭德纲特别买了一个小录音机,听书就录音。至今他还保留了艳先生当初在西于庄文化站说唱《罗通扫北》《杨家将》等大书及许多短段唱腔的录音。

郭德纲的出生地,曾经遍地大耍儿,如今是天津最大棚户区

(郭德纲)

两段垫话讲过,进入正文。西于庄究竟从何而来?其实西于庄是泛指,大致包括西于庄、辛庄、孙家菜园、郭家菜园、西开洼等地。老天津卫的居住区是严格按照阶层划分的。官商富贾大都住在老城厢;军阀政客、遗老遗少、资本家选择租界地。出老城厢往北过河北大街到西沽,沿路也住过一些大户人家,所以那片儿的平房有不少高墙大院、磨砖对缝的四合院、三合院。西沽再向西的西于庄,则全部是贫民区。

清雍正年间,西于庄开始形成小规模聚落。道光年间,士绅、铺户、船户、僧道等慢慢聚集于此。清末民初,又有许多从河北献县、交河、文安、白洋淀等地来天津谋生的百姓在此开荒种地、捕鱼捞虾,或做小生意糊口。

随着居民越聚越多,三四十年代,小辛庄大街和城防里大街慢慢出现了客栈、大车店、茶馆,和老城厢天津卫连成一片。但是与老城厢的方方正正相比,西于庄的街道和胡同建得随心所欲,毫无章法,望过去却弯弯曲曲找不到头,形成了天津市区内面积最大棚户区。

郭德纲的出生地,曾经遍地大耍儿,如今是天津最大棚户区

郭德纲的出生地,曾经遍地大耍儿,如今是天津最大棚户区

(西于庄)

清代流传下来的顺口溜——《天津地理买卖杂字》中所写“北大关,大王庙,河北大街龙王庙;聂公祠,小石桥,北营门外大红桥;芦子坑,老钱桥,大胡同子金家窑……”这一段,就写出了老城厢到西于庄这一大片居民区当时的场景。

西于庄南侧子牙河上有一座大红桥。这座铁桥初建于1887年,考虑到桥下要行船,所以采用单孔拱形,长虹一般,命名为西河新桥,又因其造型酷似彩虹,俗称大虹桥,又叫大红桥。20年代初天津水患,大红桥被冲垮沉入河底淤泥中。30年代初,工程师李吟秋设计了新的大红桥,由英国营造商承建,为钢结构拱桥、混凝土桥墩,保留至今。

大红桥所在位置,曾是天津第九区,50年代重新组成为第八区,因大红桥得名,改称“红桥区”。80年代中期,大红桥东侧又建成一座大桥,命名为“新红桥”,一度曾是天津最长的桥。

郭德纲的出生地,曾经遍地大耍儿,如今是天津最大棚户区

(西于庄大红桥)

自五六十年代起,西于庄陆续形成一个小规模工厂区,界内开办了第三造纸厂、同仁堂制药厂、南洋电工机械厂、四五零八厂等工厂,以及河北省航道运输管理局,二九一技校等。从保留至今的“纸厂大街”“屠宰场前街”等地名也可以看出西于庄的工业痕迹。

六七十年代,西于庄已拥有了成熟社区的配套设施——除了住宅平房,还有四十四中学、燎原中学;增产里、大同门、欢庆里等小学;粮店、副食店、菜店、煤场、浴池、百货商场、副食市场、工人俱乐部、文化站、医院、饭铺,尽管物质匮乏,日子却也过得刚好。

郭德纲的出生地,曾经遍地大耍儿,如今是天津最大棚户区

郭德纲的出生地,曾经遍地大耍儿,如今是天津最大棚户区

(西于庄)

新红桥与小辛庄大街、红桥北大街的交叉点,自60年代起便是西于庄地区最繁华的商业场所——百货公司。百货公司里面到处都是新鲜玩意儿。一楼卖各种日用品——洗漱用具、锅碗瓢盆、暖瓶水壶、纸墨笔砚;二楼卖布料纺织品、针头线脑、毛线棉花。当年很少有人买成衣,基本都是买了布料回家自己或找邻居帮忙裁剪缝纫。

当时百货公司有一种神奇的售货方式——每个柜台上方距地面大约两米处有一条通往收款台的粗钢丝——售货员填好单据,顾客交钱,售货员将单据与钱一起用一块木头夹板夹住,另一端挂到钢丝绳上,用力一推,夹板便顺着钢丝滑到收款台。收款员按单据收钱,再将找回的零钱和回单一起夹在夹板上,推回柜台。完成了一次交易的全过程。现在想起来也非常先进。

郭德纲的出生地,曾经遍地大耍儿,如今是天津最大棚户区

(百货公司)

紧靠百货公司的小胡同叫做“城防里大街”。五六十年代这条街是西于庄到河北大街最繁华的市场,集中了国营蔬菜、肉类、水产商铺,另有食品店、理发店、饭铺。

当年入冬排长队买大白菜,盛夏抢购西红柿,过年凭本儿买带鱼买羊肉,都要去菜店肉铺;买大米、白面、棒子面要去粮店儿;买煤球、蜂窝煤要到煤场排队;平时凭票证购买的少之又少的油、鸡蛋、白糖、红糖、麻酱,以及火柴、蜡烛、肥皂等等都要去副食店。

西于庄腹地曾有一座增产里大院,是一个工厂的家属宿舍。大院门口西侧是副食店,东侧是菜店,进了大院,迎面是长方形的小广场,广场尽头有一个超级大的公共厕所。夏天的夜晚,小广场上会放映露天电影。平房没有自来水,在大院内前后两个地方设立了公用自来水龙头。每家都用一个大水缸存水,每天早上水龙头前面会有很多等着提水的人排队。

郭德纲的出生地,曾经遍地大耍儿,如今是天津最大棚户区

郭德纲的出生地,曾经遍地大耍儿,如今是天津最大棚户区

(西于庄)

大院里东西两侧依次排开一排排平房,一共十几排。每排平房里面从排头到排尾,都住着十几户人家,一般都是一间房住一户人家,居室对面有一个小厨房。屋子里天花板上吊着一盏日光灯,四周的墙壁经常会因为潮湿而发霉掉渣儿起鼓儿,必须用塑料布挡上。水泥地面也经常反潮。冬天屋子里生火炉取暖,要时刻防备煤气中毒。

西于庄一带地势低洼,房子又是“马路比胡同高,胡同比院子高,院子比屋里高的三级跳坑”,所以家家户户都长期预备一块和屋门宽度相当的厚木板,下雨挡在屋门口防止进水。增产里大院的大门口有两块又厚又重的大木板,每到下雨先把大门挡上。但其实不怎么管用,要是下一夜的雨,基本上到后半夜就该起来从屋里往院里淘水了。

郭德纲的出生地,曾经遍地大耍儿,如今是天津最大棚户区

郭德纲的出生地,曾经遍地大耍儿,如今是天津最大棚户区

(西于庄)

时间都去哪儿了?关于西于庄的故事,分别化作声音、影像与味道,飘荡在空中,固定成雕塑。它们是倒收垃圾的手摇铃铛声、走街串巷磨剪子锵菜刀的吆喝声、送菜马车的马蹄声、自行车清脆的车铃声、收音机里传来的刘兰芳说的评书声;它们是夏天落在树枝上的绿蜻蜓花蝴蝶、露天电影银幕背后模糊的画面、举着冰棍跑跑颠颠的孩子的身影;它们是粮店里烤面包的焦糊味儿、小豆冰棍里甜腻的红豆味儿、春节鞭炮焰火燃烧空气的焦灼味儿、胡同尽头厨房里炖肉的浓香味儿……那些属于庶民生活的平实之美瞬间再现。

时间其实就停在你的记忆里,停在那一个个遥远的碎片中。在城市背面,有每个人的童年。随着拆迁的推进,这片棚户区渐渐在城市版图上消失。往事将无处追寻。(文:何玉新)

郭德纲的出生地,曾经遍地大耍儿,如今是天津最大棚户区

郭德纲的出生地,曾经遍地大耍儿,如今是天津最大棚户区

(西于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