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什么?

 等wystn9d57lp4 2018-01-07

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王宏梅:


王宏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职业指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专家讲师团讲师、公益人。熟识精神分析、家庭治疗、叙事疗法。擅长领域: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人际沟通。

我不认同这种说法。

我认为人际关系的实质是价值交换,但价值交换并非就是利用与被利用。

人们与别人交往,交往的对象身上必然有他需要的东西,比如我们跟着老师学习,是老师掌握了我们没有的知识和技能,他身上有我们想要的知识价值;我们追星,是因为明星满足了我们的审美价值,还能为我们带来榜样的价值;我们喜欢一个人,是对方身上有我们喜欢的东西,你跟对方在一起是愉悦的、或是对方能激发你的某种力量的,同样,你身上肯定也有对方喜欢和欣赏的东西,单方面的喜欢也不符合价值互换的原则,也不可能建立长期的友谊;我们喜欢上一个异性并想跟TA发展为男女朋友关系,甚至还想跟TA白头偕老,是因为TA能给我们带来安全感和爱的愉悦;我们全身心地爱我们的孩子是因为孩子满足了我们爱的价值,当我们在陪伴孩子、看着他一天天成长起来时,精神上的愉悦与成就感是任何物质上的价值都无法交换的。

把人际关系的本质看成只是利用与被利用,有失偏颇。

在人际关系中,人首先是主体,当然也有作为客体的使用价值,比如我们每天在创造知识、创造财富,为社会和大自然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但这并非利用,而是我们与社会和大自然的价值交换,社会和大自然养育了我们,我们反过来也为社会和大自然创造财富。

在任何关系中,一味的索取都是不成立的,失衡的关系迟早会枯竭,让关系的双方都走向死亡。

比如,我们现在的空气恶化,正是人类过度向大自然索取的结果,其结果就是我们自己反过来受害。同样,当关系的一方只知向另一方索取时,另一方迟早也会离开这段关系。

在官场中确实有你所说的那种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但是我认为这并不是一种健康的关系。健康的关系应该是从事这项工作的人是这项工作的最佳人选,他能为工作带来最大的价值,而不是他利用了谁或谁利用了他才达到这个位置,他在这个位置是因为他能让这个位置对社会的贡献达到价值的最大化。

价值交换是所有资源配置的法则,你有多少价值,就能得到发挥多少价值的资源,反过来也会获得相应的价值回报。

半醉人丿谢邀!人际关系说好听点是,一,能力能量加油站!二,婉转一点来说;皆是尘网中人,拒从不由身。三,说句不好听的,就是相互利用(表说,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实说,就是相互利用。如果没人利用我们,我们的价值何在?反之亦然)。本质乃软需,刚需。何谓软需?通俗点来说就是软实力,(一种)为看似虚无缥缈,实则是真实存的性质,量质,暗物质,,,(另一种)就是所谓的背景。千万别小看了软实力,有时真比真金白银还要好使!我们经常会碰到很多事办不了,感觉很多路走不通,感受过太多的无奈,,,表看是我们没有背景,没有真金白银,,,才会如此难堪。说是也非。非也则为,我们平时为了所谓的养家糊口,只顾埋头苦干,(这就是我们普通老百姓的无奈之处)忘了(也没那闲心)去联络疏通尘网,忘了修桥铺路,,,遇到难事才想着找人托关系疏通,还不通则想用钱来砸通。有一句话说的好!能用钱办成的事根本不叫事。(钱不够想了也没用,钱够了事也就平息了)只可惜我们的现实生存环境大多不由人,皆会主动或被动的被一张无形的尘网所包围所围困着,,,没有人能挣脱,(区别只不过是,软实力较强的人呼吸的空间大些,反之亦然)越挣扎这张尘网就会收得越紧,,,何谓刚需?除了有房子以外,你得走出门外吧!(人本就被尘网所困,又被小房子困,困久心见外)心见外了就得走路过桥。我们自已得先铺路,再多搭座几桥。先让比我们还急的人先走先过(我们先铺好的路,先搭好的桥)。诚然有些人先走过去以后,就会忘了我们!别急,还有一些人记住了。他们正或明或暗的表示,如果我们偶尔也遇到难事急事,欢迎我们走过,,,(如果能有幸遇到此类人,请我们相互珍惜,相互持。共同面对人生百态)祝福你我他!幸福就堪夸!竹木合一

 

人际关系的本质是交流,交往、流通(输出与输入之双向流动),包括精神的(知识、智慧、情感、好恶)、物质的(实际利益)、生理的(人体结合需求,属精神与物体的混合)。这不仅仅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人际关系的交往,通过双向或多向的交流,亦即广泛综合的社会活动,思维活动不断得到升华,智能日趋进步而跃升,人类活动亦更加趋于理性,促使了灵长类动物的人,进化成为了地球上最高级的生物。试想,若没有正常之人际关系交往,开展合宜适当的多边交流,不断地总结与自然环境斗争和社会生产生活斗争实践的各种经验,人类社会能有今天吗?

没错,人际关系中因利益驱动,存在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为了利益而确立的特殊人际关系,在社会上比较常见。但这只是一个方面,不能代表事物的全部。比如,联合国在世界事务中发挥的某种作用,不能完全说成是利用谁或被谁利用,国际外交最终要通过人际交往(亦即人际关系)来完成,其中有利益驱动(国家间的),又不完全是。救灾、人道救援、贫困饥饿救助,这类公共助益活动,就不存在纯属被人利用这个思维范畴。各国中央与地方政府,施行本国政策,一级一级督促抓落实,按部就班,依正常程序办事,此种上下之人际关系,亦不能说成是利用与被利用,你是在开展正常工作。至于因利益使然,个别人有暗中寻租行为,幕后交易,那是违规行事,背离了正常的人际关系,并非普遍的现象,亦非事物必然之规律。又如,在知识学术交流中,人际关系因知识产权,存在利益驱使,但常规性学术讲座探讨(如论坛、年会类),仅泛泛而谈,不涉及具体核心技术,这种国际间、人际间的关系交往,多以交流为目的,能够促使公共社会的广泛关注,是一种公共活动。由此可见,人际关系分为公共活动、私间活动,利益也分为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其内涵错综复杂。而人类各种复杂的关系之间,持续自愿开展互动的本质,就是展示出人际交流之本能。有无利益你都得出来活动呀,单个关起门来还咋活下去?那不憋死才怪呢!


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等活动过程中所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就是人际关系。也被叫做人际交往。包括亲属、朋友、同学、战友、同事关系等。

人有社会属性。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思想、背景、态度、个性、行为模式及价值观。人际关系像粘合剂,把他们统统粘在一起,形成了人类社会的总体!

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情绪、生活、工作有很大的影响,甚至对沟通、运作、效率及个人与社会之关系均有极大的影响。

人际关系的本质是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人际关系从利益角度上来讲,本质是相互利用的需要!

人际关系从生活、劳作方面来说,本质是价值交换的需要!

人际关系从物质层面上看,本质是个人生存的基本需要!

人际关系从精神层面上看,本质是个人发展的最大需要!

原始社会,人际关系很简单,低层次的劳动配合,维持个人生存!

文明社会,人际关系很复杂,高水准的分工协作,谋求个人发展!

人际关系对每一个人都很重要,须臾不能分离。把人际关系处理好了,有钱有权有美色,有吃有喝有名气。把人际关系处理糟了,受苦受累受煎熬,受穷受难受人欺!

朝里有人好做官,说的是关系深,关系硬!一个好汉三个帮,说的是关系牢,关系好!

树倒猢狲散,说的是关系散,关系断!强倒众人推,说的是关系差,关系坏!

历史上最会处理人际关系的莫过于汉高祖刘邦。
http://p9./large/551800019ac6f59ab414
他学历低下,年令偏大,地位不高,但他智慧高超,胆识过人,魅力无穷!他用高明的手腕,笼络英雄,收买人心。把最会谋略的张良,最会打仗的韩信,最会理政的萧何都收服了,让他们三个当时的全天下顶级人才衷心恳恳、肝恼涂地的为他效命,毫无异心!
http://p3./large/5519000249ccd13939c1
最后终于让他座上了九五至尊的帝位!刘邦这种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故事,成了中华流传千年不衰的典范!

展开全部

 3   评论

 分享

 举报

http://q./qqapp/100290348/E55CACDB2A9299814204AD5F3CDCACDD/100秦川依旧01-05 06:38 关注

平等,人际的基础

nowjoin(秦川依旧)

2016-8-9 1:14 首发于QQ空间

几千年的历史中只有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这个世界把所有人压迫成型,由主子、奴才、想当而当不上奴才的构成。通过愚民手段消灭人的良知和血性,消灭不想归属或欲脱离这三类的任何人。

而人的本性不是这样的,人都有一种不欲被他人俯视的本能,这不因人种而异,没有东西方的区别。基因说明,人本质是一样。

轻度的俯视可能只是引起对方心里不快,但重度并长期的俯视则可能引发严重的后果。有句老话: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句话只是把长期被人严重俯视后的心态表达出来,这是人性本能。

有压迫就有反抗,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人际关系在一次次中崩溃,社会一次次陷入动荡。这才是几千年历史的真实写照。

很多人在沉思反省,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对自己修养克制,不压迫他人。可惜这没有深入进行下去,并没在社会更大范围更深层次进行影响和进步。

人类需要进步,人需要理性去面对这种本能。文艺复兴的时候,通过各种艺术才把人类的目光带向了普通人,让人类正视自己正视周围真实的人。在心态上,不仰视他人,不俯视他人。

现代文明的核心是平等。而平等,是种理性,是种妥协,是为了不让人类社会崩溃的唯一办法。

平等也是是现代社会的个人修养:

喊出顾客是上帝时,请问你相信上帝吗?能把顾客当作家人朋友般真正对待,已经是最高境界。

媚上总是别有所图,贿选取悦你时你是上,当他掌权时,谁又是上?

当带着自认的好意对别人指手划脚时,可考虑过别人的感受?如果这种指手划脚是长期每天进行的呢?

不考虑别人感受的好意,跟不考虑别人感受的恶意,有何区别?甚至有时候还不如考虑别人感受的恶意。

公主亲吻青蛙,洗去公主病,变成一只青蛙,才收获了真正的爱情,从此与王子幸福地生活。

平等也是国家之间关系的基础,我们不会喜欢白人至上。不认可所谓文明程度高就自认高人一等,这实质是文明的倒退。

1:关于利用的观点

这些年常有人鼓吹:不怕被人利用,就怕没有被利用的价值。这也是多数情况下的冰冷现实,只是,作为棋子被人利用,被人丢弃,直至最后湮灭,你注意过操棋者的目光吗?你确定在他眼中你是同类?如果不是,别人怎么看你,就并不重要了,你只需要最终给自己一个交代。

2:个人对自尊的观点

我的观点是,人都有追求平等的本能,当感觉受到了不平等对待时,才会浮现出自尊这个词。这只是种状态描述,很多时候更主要是种情绪,这种情绪可以促进自强,但也可能产生报复心理,希望报复性压迫对方。

有时候当人专注于某事或感情时,甚至会忘记自我,没有了自我这个概念。这类并非一直存在的,我认为只是状态的另一种描述形式。

换种说法,在某个理想的范围内,如果每个人都能互相平等地尊重他人,就不会有人产生自尊这种感觉,也即自尊并不存在。

现实并非理想状态,有自尊存在,同时也说明有心理不平衡,某些时候也意味着:有事将会发生。

当前提出的文明自信的问题,自信是种类同的情绪,以此对抗某些人的自卑之心。但情绪只是情绪,如果什么都不做就只有情绪了。文明不是固步自封,不是抱残守缺,只是情绪上自我感觉高他人一筹,给国家带不来任何益处。

唐是盛唐,是因为不排斥外来文化的影响,也不反对本文化被谁学了去,只要国强民富,就尽一切可能去汲取。

相反某些局部的抱残守缺,除了维护个人、局部的权力和利益,给国家带来了什么?徒耗资源和难得的发展时机,这才是真的祸国殃民。

3:本份的观点

这些年各种原因导致的人工成本上涨,突现出了一些劳资矛盾,多数情况下劳动法已经被放到了一边作为摆设,各种媒体出现一些人开始苦口婆心地单方面对年轻人进行洗脑和教育。

这种洗脑短时间对企业可能有利,但看不出员工接受这种教育之后,在他年龄稍大体力精力开始下滑的时候,如何面对自己的未来。特别是在如今机械和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许多岗位逐渐被代替和淘汰,那点资方提供的职业培训和经验能否支撑自己的未来?企业不负责员工的未来,未来只能依靠自己。事业是老板的,员工只是在这段时间有这份职业。

最近看到一些以道德名义为制高点的争论,道德是有立场的,老板的道德,不一定符合员工的道德,而道德绑架更是严重背离。

相对于道德这个过于高端的词,本份则要现实得多,也要客观得多。

本份是一种依托于人性本能的客观存在,是人际关系的客观底线,超过这条线之后就会引发人心中的不快,到一定程度(因关系性质和亲密度不同)就很可能导致矛盾和冲突。

老板可以把企业排在自己的价值观第一位,但员工多数情况下不可能把工作放到自己的生活和家庭之前。个别情况下某些企业好像员工都以事业为重,看起来生机勃勃,但往往伤害了员工的个人生活和家庭,并让人心理长期处于压抑的状态中。短期可能问题不大,但长期的话就此埋下了隐患,对个人、企业、家庭、社会来说,不定什么时候爆发,不定爆发时会到什么样的程度。

道德是种自由意志下的主动付出,而不是被胁迫或向他人索取。企图改造扭曲他人的核心价值观,更是人格上的严重侵犯。(历史上有些时候看起来好像成功了,可惜只是纸老虎似的威武,当虚伪当道时,一切皆不可信)

在使用道德这个词时,先确定,你自己是否做到了本份。本份,就是不侵犯他人,不带给他人麻烦和不快。

老板和员工之间只是劳资关系,不要做这种关系之外的奴役、潜规则和道德绑架。

道德的名义被滥用,经常出现人善被人欺的情况,当有人举起这杆旗时,倒要看看,举旗之人是否违了本份。不提一些奇葩案例,在这里提到本份这个概念,是想借此明确一个自己心里的尺度,以在平时的为人处事中少点摩擦。

老人上公交车没有座位,希望有人让座时,可以表达出这种请求。当如果把请求作为要求提出来时,就会让人心里不舒服了,这就是失了本份,如果还要骂人那只是更加严重的失德。

是否让座,权力取决于有座位的人,他可能也有需要座位的理由,即使没理由,这种权力也在他。但这个人如果要求其他人让座,他就失了他的本份了。

公交司机在没有人让座的情况下,也只能多喊两声,希望有人让座。如果司机指定某人要求让座,司机则失了自己的本份。

现代文明下,人是平等的,没有谁就该为谁牺牲,这跟传统严重不同,所以这些年社会及家庭矛盾特别多。

在家庭关系中,儿子与母亲相处时,不能替媳妇作主或者牺牲媳妇利益,以讨好母亲。小两口商量决定某些事时,儿子也不能替母亲做主。

同理,媳妇与丈母娘相处时,也不能替儿子做主或者牺牲儿子利益。

简单的说,就是人不能插手另外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两个人处理关系时也不能牺牲两人之外其他人利益。

现在明确了吧?

当然现实中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心里有了个尺度,就有助于了解矛盾是如何产生,也好化解这些矛盾。

展开全部

 9   1评论

 分享

 举报

http://p3./thumb/50a000036f55c68f27c3澄思心理 长沙市澄思心理咨询有限公司二级心理咨询师01-05 11:30 关注

1.人是以自己的需求作为人际交往的前提。只有当自己的需求和周围人的需求一致时,才能达成最佳效果。

有一个重点大学的学生刚参加工作,就被上司排斥,因为他对上司的安排认为错的就当众据理力争。

从工作的角度来看,这样或者可以更好的完成工作。但从领导的角度看,一是站在全局和站在个人的角度是不一样的;二是领导能够左右全局,也是靠他在众人中的威信。当面去驳斥,只看到了自己的需要,还没有看到全局或关键人物的需要。

2.在没有保证自己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之前,人际关系多是以物质利益为基础。只要被人贴上了物质利益的标签那么在交际中就会获得相应的重点关注。

这样情况很多,很多人在人生高潮的时候,可以结交到很多朋友。但在人生低谷的时候,帮助的人寥寥无几。

如果是在机关事业单位上班,可能不会去巴结什么领导前辈。但如果人家有事,大家都在出钱尽力的时候,有时候为了自保,被迫也还是要去参与。

所以虽然表现不一样,有些人是以自己主动去交往来获得这种利益交换的可能。而有些人是以被动的方式去保卫自己的利益不受损害。

3.还有那么一种不太明智的人,以自己的物质利益为中心去伤害的别人的利益。看起来为自己的利益着想是没有错的,但往往伤害别人,就是伤害了自己的利益。

这种人大家都只会短期交往,一旦他的事迹暴露以后,大家都会警惕远离或者还会给予教训。这就是往往得了一点小便宜而吃大亏。

反而是那种喜欢吃小亏的人、喜欢平时为了别人利益着想的人大家比较放心,然后有什么好事情也能够想着他。因为一般认为欠别人多不是什么好事情,再说自己心里也过不去。

你满足了我的利益,我也就会想着你的利益,不管是精神需求还是物质需求。所以人际交往的本质应该是双方均衡,然后胸襟豁达,双向互利。

http://p1./large/50ec00056d56efde29d9

展开全部

 5   评论

 分享

 举报

http://p3./thumb/4031000063380624f842知常容01-05 07:36 关注

我觉得人际关系他不是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他的需求和被需求的关系。

因为利用和被利用,如果你以这样的观点去处理人际关系,会很容易伤到自己也伤到别人。

咱们就以自己为中心,为了自己构建的人际关系。第一种是你的父母跟亲戚朋友的人际关系,那个没有办法改变你出生,你的父母的人际关系,就奠定了你跟他们的关系。包括兄弟姐妹的关系。

第二种是你自主的人际关系。这种人际关系就是你求学工作之后形成的玩伴知己等等。

第三种是你的工作中形成的人际关系,比如你跟你的同事啊,老板等等形成的关系。

第四种的话就是你通过其他方式构建的人际关系。你的网友啊,笔友啊等等。

除了第一种人际关系,你是没有办法选择之外,其他的人际关系,其实你的主观能动性还是占有很大的作用。

一把菜刀,你可以把它看成杀人武器,也可以把它看成是厨娘手中的利器。人际关系也是一样,你以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经历去看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所以人际关系说白了,或者是说到底,不是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而是取决于你以什么样的态度去看。

 8   评论

 分享

 举报

http://p3./thumb/289b003475c2bb64d51f东华禅寺01-05 16:15 关注

每个人都具备了千手千眼,你身边的人就是你的手和眼。你的朋友圈子有十个人,你就有十双手脚。如果发展到一百个、一千个人,你就具备了千手千眼。

观音菩萨是以各种化现的形式来到我们身边,而且都是在我们没有准备的情况下才来。当你意识到这是观音菩萨,他已经走了。世间人总是用自己的头脑来衡量他人,衡量一切,这样做,你永远都无法到位。

学佛的人时刻都要怀着感恩的心、欢喜的心来面对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久而久之,你召感来的缘对你也是欢喜的,感恩的。如果你每天愁眉苦脸,把身边的人也感染得愁眉苦脸,他们再把信息反馈给你,你就愁上加愁了!

所以你想要什么样的结果,就先种什么样的因,这个因是由你的起心动念来决定的。天命在谁的手里?(答:自己)佛菩萨没有主宰你们,上天没有主宰你们,你们自己就是佛菩萨、就是上天。

每个人都具备了千手千眼,你身边的人就是你的手和眼。你的朋友圈子有十个人,你就有十双手脚。如果发展到一百个、一千个人,你就具备了千手千眼。我服务了三十多个微信群,每个群里都有好几百人,还有很多散户,我也具备了千手千眼。(掌声)

我服务的这些人就是我手脚的延伸。正如今天我为你们服务了,你们就是我的千手千眼,有一天你为我们服务了,我们又变成了你的千手千眼。问题是,你敢不敢主动先为你的千手千眼服务?

http://p3./large/50ec000583187f8de56f

作者:东华禅寺方丈万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去践行佛法、用生命去体证生命本质的智者。

15岁信佛、18岁出家、29岁证得生命本源,30岁复建东华禅寺、37年闭关、16年建寺安僧、8部著作、1.2万场开示、千万余字的开示录、16年间向社会捐款捐物4千万多元……

从童真入道、闭关证道,到建寺安僧、讲经说法,六度万行,历经了三十余年,找到了一条能让人类证悟本源的解脱之道。

本着普度众生的使命,将一生心血《东华禅》无私付予芸芸众生,殷切期望天下苍生通过学修《东华禅》融通人生四大关系:我与家庭的关系,我与社会的关系,我与国家的关系,我与自然的关系,从而获得幸福圆满的人生。

展开全部

 9   评论

 分享

 举报

http://p1./thumb/40300001a77ef5488619猫君阅读01-05 08:53 关注

其实,我觉得人际关系的本质,就是等价交换。作为自然人,都是生活在社会这张大网之中的,是这张大网中的一个网点,而社会这张大网又正是由无数个这样的网点组成的。

同时,作为自然人,我们在这个社会生存,又需要一定的社会资源来支撑,这样就形成了需求,人按照这个需求,去有意识无意识去规范指导引领自己的思维和动作。

就拿几种典型的人际关系来说,亲情是一种情感与物质的等价交换。父母将你养大成人,付出情感精力养活你爱你,在你需要物质的时候给你物质,在你遇到了问题,帮你想办法解决,在你需要情感慰籍时安慰你,同时他们也希望你这样对待他们,爱他们,在他们遇到问题时帮他们,在他们年老力衰时为他们提供情感与物质上的依靠。

友情,更多的是一种情感上的等价交换,同时不排除在你遇到困难或朋友遇到困难时另一方两胁插刀为对方解忧,但友情主要是以彼此情感需求为主,朋友是以志同道合趣味相投才能成为朋友,志同道合趣味相投正是描述的情感上的共鸣,还有一种说法叫道不同不相为谋,就是情感上不能共通,形成不了共鸣,形成不了同频的情感等价交换,彼此说白了不在一个频道上,这就是成为不了朋友。

职场情,更多的是一种物质上的等价交换。这个情感并不是说是形成非常好的关系,而是广义的普遍情感,在职场中,对公司你付出劳动为公司创造价值,公司付你薪水,对同事共同协作你帮他他帮你,共同将事做成。

其他的情感,如战友情,你与动物如猫咪狗狗更多的是情感上的共同需要。

 2   评论

 分享

 举报

http://p3./thumb/54ea000dc69bc2222836哥特萝莉17小时前 关注

人际关系的本质,从一定程度来说,可以说是利用和被利用。

这种关系,说的直白点,就是各取所需。其实不论是爱情、友情,我们都可以这样理解。

爱情来讲,我先给大家分享一个社会上普遍的现象,那就是相亲。很多人排斥相亲,觉得相亲是一场等值或者不等值的交换,所有人都好像被明码标价一样,互相挑选。没错,可是这也是一种方式,只不过更加直白,在恋爱过程中,我们爱一个人,是因为他/她身上有吸引你的地方,这种恰恰是你所缺少的,只不过没有明确的说出来。而相亲,就是把这一切都放在阳光下:我喜欢你这个,不喜欢你那个,满足了就在一起,不满意就离开。所以,这也可以解释成一种各取所需,只不过方式委婉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