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辩证理解子女与父母间的争吵矛盾——戒言

 成长励志网 2018-01-07

有戒友戒色期间脾气暴躁,与父母争吵更频繁了,凡是家长让做的事,他就本能感觉抵触。这还算青少年,有逆反心理,其实还有些已婚的朋友,虽然生活中体会到了父母的不易,但情绪上仍忍不住会发生口角。

 

关于同父母争吵的问题,平时大家可能看过一些相关内容,一般都是讲如何沟通的,而且立场大多都是要求子女应该示弱、理解父母。但其实从辩证角度讲,很多观点也都太片面了,没有抛开道德干扰,从根本上思考发生矛盾的原因。

 

这里,我们不妨先反问一句,和父母争吵真的都算是子女的错吗?再退一步,即使道理上是父母错了,道德上子女也应该退而迁就,视父母的错误于不顾吗?

 

其实,对于两代人的关系,在古代来讲与君臣关系是类似的,忠孝同理。例如,三纲五常中,君为臣纲,父为子纲,神同步!那么,我们就可以考虑,是不是皇帝无论想干什么事儿、做什么决定,官员们都只要点头哈腰,阿谀奉承就好了呢?肯定不是吧,用一个词儿概括,这叫“愚忠”,真这样离亡国也就不远了。

 

当然,官员们也不能总是反驳皇帝,让你往东你非得往西,脑袋不想要了?而是在这种关系里,需要达到一种矛盾的平衡。比如我们看清剧里,乾隆需要一个顺从自己心意、奉承讨好的和珅,也需要像刘墉、纪晓岚这样帮自己纠正错误的贤臣。只不过,在家庭关系里,子女可能就要两者兼顾了。

 

据我个人看法,什么情况最能刺激子女同父母争吵呢?简单概括为五个字:好心办坏事!意思就是说,相对于父母故意刁难我们(实际上这也基本不可能),我们更不能忍受的是,他们的付出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甚至有时还会帮倒忙!从大脑理性来讲,这类似于我们眼睁睁的看着父母在干赔本的买卖,而且“受害者”还是他们所认为会受益的我们。

 

怎么讲?例如,父母帮你买了件你不喜欢的衣物,你是穿呢,还是不穿呢?哪怕你表面上收下了,也会认为这件事做的非常不值,父母既浪费了钱,又给自己增添了心理负担,大家这不是没事找事吗?

 

要是有人明显针对你使坏,那你只要憎恨或敌对他就可以了,并不会觉得立场别扭。可如果对方明明是想对你好,但实际又总是给你带来了麻烦,这种矛盾反差才是最容易刺激个人烦恼情绪的,因为你会觉得这很不值,没必要,不公平!

 

深层次讲,我们容易同父母争吵,其实也是一种关系亲密,相互之间在乎的表现。你能想象一个人对待自己的父母是像对待陌生人一样完全冷静、理性的态度吗?如果真是这样,两代人之间可能也没什么情感共存了。所以,对于子女同父母争吵的问题,也真的不能完全说是坏事,或是不孝。

 

下面,我从子女角度,将两代人发生争吵的内在原因总结了三个方面。当然,如果从父母角度思考,将子女的视角反过来看就是了,原理是类似的。

 

第一方面称为,在乎与理解的矛盾。简单说就是,我们潜意识自然而然会觉得,别人能不能懂我们都无所谓,别人不理我,我也不理他!可是,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他们怎么也不理解我们呢?或者说,我们会想当然的认为父母应该是那个最理解和支持我们的人,而且我们也知道,他们真的会尽自己所能对我们好。

 

如果按照我们潜意识的理解,父母对我们好,只要按照我们自己的意愿给予我们帮助不就行了吗?可事实上两代人之间总会有阅历和认知上的代沟,他们做的事也经常是违背我们想法的。所以,对于亲人的在乎和总是“好心办坏事”的行为偏差总能极大的刺激我们情绪爆发。

 

第二方面称为,时间和耐心的稀缺。我们总是强调子女应该和父母耐心沟通、相互理解,不要总是争吵。可现实真的允许吗?能沟通当然好,可如果两代人价值观差别较大,很多问题是真没有那个时间和耐心去沟通的!无论父母和孩子,时间和注意力都是有限的,生活还有很多事情要去做。

 

而且,沟通有时效果还真不如争吵。例如,如果你发现父母犯了一些常识性的错误,这些错误会对你或他们有安全隐患。你帮他们指正,如果静心而谈要说五六遍他们才能记住,但如果大声吆喝的话他们一两遍就记住了,你是吆喝呢还是好好说话?

 

就像我们小时候,有些错误如果能沟通何必打骂教育呢?实际上,不管是耐心沟通还是适度争吵,我们潜意识都可能是选择了最有效率,对双方都最有好处的做法。世界上完全错误的事情是不存在的,包括我们同父母争吵,大多数观念只从道德角度思考认为子女无论如何也不该违逆父母。但这样真的就是最孝顺的做法了吗?

 

第三方面是,个人自私。如果前两方面还情有可原,那第三方面就是指子女完全因为个人利益主观的对父母做出无理要求,或是单纯因为其它事情,而将自己的糟糕情绪发泄到父母身上。那么,这些情况基本就属于个人单方面的行为错误了,需要积极改正。比如文章开头的戒友,戒断反应上火发脾气?

 

总的来说,我是要让大家更全面的看待生活矛盾,有小爱和大爱的双重格局。像古代君臣一样合理权衡自己同父母的关系,达到一种长期较为稳定安康的家庭状态。这是你身为子女,努力可做的事,也是尽孝!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天,他的大儿子和孩子妈发生了争吵,作为老爸的他就需要出面调解了。他首先从“感恩”观念谈起,环环相扣:

 

苏格拉底:儿子,人活在世上一定要感恩,如果一个人不知感恩,那么他在社会上很难立足,也会被所有人厌弃。一个人从别人那里得到的好处越多,他就越应该感恩。你同意吗?

 

儿子:赞同!

 

苏格拉底:那么对于孩子来讲,父母的恩情是怎么强调也不过分的。父母给了孩子“存在”,让他们能够看到这个美好的世界,展开自己的各种可能性,而“存在”无论如何都是高于“不存在”的,这是绝对无价的恩情。你同意吗?

 

儿子:赞同。可是老爸,我依然觉得母亲的坏脾气和在别人面前让自己丢面子的做法实在无法忍受,甚至宁可忍受一头野兽,也不愿意和母亲共处。

 

苏格拉底:在舞台上,戏剧演员之间可能会互相攻击,互相谩骂,母亲对孩子的责骂就类似舞台上演员之间的相互攻击,母亲并没有恶意,而是为了孩子好,你如果能理解舞台上的演员下了台就是朋友,也应该在和母亲争吵之后和好如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