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的知与足(作者:振荣)

 道德经学用A 2018-01-08

人生的知与足作者:振荣

一个人如果能做到以下三点,那么他的人生就算不是有巨大的成功,但结果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第一,做人懂知足。

这就是说一个人在物质条件、名利地位、生活待遇等方面要知足。做人如果懂得知足,那么他的心态一定会很好他的心态好了(知足者常乐),身体和其他的一切都必然是很好而且,他的感恩心、敬畏心、恭敬心、精进心、包容心等都会自然的显现。很多人生情境由于人心的不满足,越是获取得多,反而越觉得不够。本来拥有很多,却因为贪心最终反而一无所有。

小时候我们都听过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拿了一个大布袋,布袋破了一个大洞,可是他并不知道,还是看到好的东西就往布袋里放,一直放一直掉。当他走到尽头的时候,布袋里还是什么东西都没有。破洞的布袋就好像是人的贪心没有修补好,不管装再多的东西,永远都没有满足的时候。很多有钱人已经很有钱了,但是他们不知足,所以无法真正享受知足的乐趣。所谓“知足常乐”虽是老生常谈,但却是发人深省的。当我们没有能力去觉知的时候,总是想要向外求;唯有懂得知足后,才会向内自省。

 

第二、做事要知不足。

这就是说做任何事来不得半点“自满”和“知足”,相反,要时时“知不足”。俗话说“知足”难,“知不足”更难,难在既要勇于“知不足”,又要善于“知不足”。做事如果做到了知不足,那么对待工作自然就会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当用心去工作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自觉,工作质量就会实现大的提升,事业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只要用心去做,都能把工作做到最好。

 

第三、学习要不知足。

这就是说对待学问要抱着学无止境的态度,在有限的生命里,尽可能地获取无限有益的知识不断充实、提升自己。学习如果做到了不知足,认知了学习的重要性,我们就要以一个积极的心态去实现它。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个不断进取、忘我学习的人只有永远不知足,才能不断进步有所成就,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反之,如果一个人做人总是不知足,学习总是很知足,那么可想而知做事会怎么样。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六章《知足常乐》中说道:“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因为一个人如果做人老是不知足,那他一定会为了满足自己的种种欲望而不择手段去获取,那么他肯定会招致灾祸,带来不幸。相反,满足于自己的境况和利益,就能避开祸患,反而常常能得到利益与心理的满足。学习总是很知足,那就意味着他不可能再注重读书、学习和思考,不接收新知识、新思想,那么便无法适应社会的变化,那将是很可怕的。

所以,做人懂知足,但做事要知不足,学习要不知足。做人知足是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而做事、学习知足则是不思进取。唯有想明白这三者关系,并切实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做到知足、知不足、不知足,方能奏出无愧于心的人生华章!

 

:原文摘自(赵妙果道德经学用系列:学用者感悟集锦)

    感谢阅读,欢迎转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