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育联网Educiot 2018-01-08
   摘 要:真正的教育应该是触动心灵的教育,其实质是一种回归本性的教育,是教育的返璞归真。触动心灵的教育具有如下特点:尊重儿童的天性,把孩子当孩子;凸显“善”的属性,教育过程充满着幸福和快乐;面向所有学生,教育中没有失败者,人人都要在教育的引领中获得成功。实践中,触动心灵的教育表现为:对话式教育构成了教育常态;思考、追问和想象充盈着课堂肌体。
中国论文网 http://www./9/view-6509345.htm
  关键词:触动心灵;教育;实践形态
  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是我们教师天天都在思考的问题,也是让人头痛的问题,但我班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有了体会,要想成功,需让教育真正触动孩子的心灵。
  接过初四不久,我就发现这班的孩子有个恶习很难改――吃口香糖,而且随地乱吐。我曾经也制订了一些班规班法、班级公约,也设立了值日班长制度,想了好多办法,但都好景不长,坚持不下来。实在没办法,我就狠狠把学生批评一顿,有时似乎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地面确实很干净了,不再出现“小芝麻”或“大痦子”啦,也让我很欣慰。但是,有些学生不自觉,尤其是午餐后,垃圾桶周围又出现了随口乱吐的口香糖。
  一天午自习,学生在安静地自修,我又在垃圾桶盖上及周边发现了几块口香糖。我猛地拿起垃圾桶盖,怒气冲冲地站在教室门口,所有的人都抬起头来,看了一下又低下了头,好似在等待着什么。当时我怒火上冲,想揪出几个来大骂一顿,但又不知是谁干的。而此时另一股力量也在不断提醒我,要冷静,要冷静。我铁青着脸,一句话不说,站在门口,看着他们。对这些学生的不自觉我非常恼怒,但是我努力地压制着怒火,控制着自己。因为无数次经验教训告诉我,在最生气的时候把学生痛骂一顿并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而一旦说出什么过分的话,冷静下来之后还需要去做工作弥补,其实非常不合算。可是,学生的恶习让我也非常恼火,一定要趁此机会给他们一个大的教训,让他们真正改掉乱吐口香糖的毛病。
  我该怎么办呢?在足足沉默了好几分钟之后,我终于开始说话了:“刚才我又发现了口香糖,我非常生气,也非常难过,不是生你们的气,而是生我自己的气。我要好好反思对你们的教育,为什么竟然如此失败?”我的话音低沉而缓慢,听到这话,学生的头压得更低了,教室里静得连喘气声都能听到。我沉默了一会,接着又说:“我觉得我是一个不称职的班主任,我没有让你们真正成为一个自律的人,这也许是我能力有限,我恨我自己,我要惩罚一下自己,我决定从今天起,如果再发现口香糖,我就自己铲除。”说完,我就拿着小铲刀来到有口香糖的地方,铲了起来。几个班委,尤其是卫生委员,立刻来到了我的旁边,想拿下我的小铲子,我说不用,这个一会就弄完了。孩子们立刻拿出自己的铁尺子,在我周围干了起来。不但弄干净了新的,旧的痕迹也铲得一干二净。5分钟后,我又站到了讲台,这时的我没急着多说话,而是仔细望着每一个学生,有的也在不断地抬头看我的表情。他们显然是受到震撼了,许多人脸上露出惭愧、不忍的表情。他们犯了错误,却让老师受罚,似乎没自己什么事一样。对一些懂事的孩子来说,这绝对是一种心灵的煎熬。有个别女生想说话,嘴巴动了动,最终欲言又止。
  又沉默了大约五分钟后,我对他们只说了三句话。第一句是:如果你们平时都像现在这样,我将永远以你们为自豪。第二句话是:我希望我教出来的学生都能够严于律己,做一个真正自律的人。第三句话是:以后我就看你们的表现。最后问了一句:“以后怎么做?”学生反应神速:“不再乱吐香糖!”我又笑着说:“那做不到呢?”有的说罚铲整个教室的口香糖,有的说罚铲整层楼的口香糖,甚至有的说罚铲整栋楼的口香糖。
  那天以后,不断地有教师夸赞我们班卫生好。在午饭后,如果有学生因为吃饭的原因,吃了口香糖了,马上就会有人提醒他一定要包好,扔进垃圾桶。我自己也几乎没有再就乱吐口香糖问题批评过他们。而那个午后的事情,也让所有学生上了刻骨铭心的一课。
  这件事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以下几点:
  1.适当的沉默更有教育性。我们经常在教育学生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给他们苦口婆心地讲道理,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其实像有些道理学生听得多了,也就听烦了,所以起的作用不是太大。关键是要让学生触动灵魂,让学生内心受到感动,这样的教育才有力量。
  2.适当的自罚会更有说服力。要时刻把握住学生的内心活动,想一想他们的心理弱点是什么,你所采取的方法要让他们从心理上认识到自己的言行是错误的,让他们真正从内心受到教育,从而去改正自己的错误。这个例子即通过班主任的自责以及自罚,让学生在良心上受到谴责、内疚,从而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3.遇到突发事件要冷静,不能盲目、冲动,那样不仅不能取到预期的效果,反而会让事情越来越复杂,使师生间的关系恶化。如果能够冷静下来,认真地思考一下,假设自己是犯错误的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去解决,那么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当时我进去就劈头盖脸地大骂一顿,或是再给他们讲一大堆道理,可能还是会像以前一样,会暂时收到一些效果,但不会太长久。
  4.当他们犯错误时,老师可以适时地承揽学生的错误,勇敢地把错误挑起来,这样可以缓解他们的压力,使之内心受到一种震撼,让他们觉得你值得信任。当老师犯错误时,可以当面向学生道歉,做出检讨或是惩罚,这样表面上老师似乎没面子,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在学生面前做了榜样,也树立了威信。
  所以,教育是否成功,关键是能否打动学生的心灵,在这里有教育的智慧,好的方法往往是经过冷静的思考产生的结果。有时小小的改变,结果真的是不同的。
  参考文献:
  张增田.触动心灵的教育及其实践形态[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04).
  编辑 郭晓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