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略谈当代书法“意”的缺失

 天泽zzc6bo6qfa 2018-01-08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意”字的解释是:志曰意。心之所念、所趋、所识并称之。如意念、心意;意义、义理曰意;见解、意见曰意;情趣曰意,风情理趣之称;内心、胸怀曰意;考虑、思念;私意也;佛家语,乃六根之意根;猜测、料想曰意;怀疑曰意;通“忆”共计十一种。而我们在这里所阐述的“意”,相对于书法而言,可以定格在意象、意气、意境、意趣等方面。
意,是人之为人的本质体现,也是人的生命的本质体现。人的生命意识在书法过程中,主要是通过人的意来体现。意如同人的血液一样,使作品具有生机,没有意的贯注,艺术形象就会因“贫血”而苍白无力,不能打动人心。刘熙载《艺概》中说:“笔情墨性,皆以其人之性情为本。”书法艺术是抒情的艺术,笔墨中的意,往往是通过情感方式体现,情感直接诉诸观众视野,离开书法家对宇宙、人生、艺术、作品的深切理解,离开更充沛、更炽热的情感,艺术表现将缺乏深度,书法本身将失去生命的活力和美感的力量。
中国书法历史悠久,在每个时代,社会环境不同、人们的审美欣赏角度不同,随着文化的发展容入,书法呈现出自己独有的特点,并不断完善。然而对于“意”的追求,却是历代书家书法的根本。南北朝王僧虔《笔意赞》“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以斯言之,岂易多得?必使心忘于笔,手忘于书,心手达情,书不忘想,是谓求之不得,考之即彰”,表达了一种书法内在生命的主要构成因素,即是意。王澍《翰墨指南》中言,“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梁巘《评书帖》“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为精辟的总结。晋人尚韵,晋代书法流美妍媚,风流潇洒,反映了士大夫阶级的清闲雅逸,流露出一种娴静地美;唐人尚法,唐代书法法度严谨、气魄雄伟,表现出封建鼎盛时期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具有力度美;宋人尚意,宋代书法纵横跌宕、沉着痛快的书凤,正是在“国家多难而文运不衰”的局面下,文人墨客不满现实的个性书法,以书达意,表达一种心境。在这个时候,我们理解所谓“尚韵、尚法、尚意、尚态”,均是注重个人意趣、情怀的表现,都是特别强调了书法艺术的抒情功能。这样,书法艺术就与人的品格性情有了直接的关系,书法的美就不仅在于其外在的形态,更在于其内在的神韵,即它所传达的情趣、学养、品性、胸襟、抱负等精神内涵。正如《书谱》中说到:一时而书,有乖有合,合则流媚,乖则雕疏。得时不如得 器,得器不如得志。其所谓书者在于写志也,而志则体现了一种对东方式的艺术生存状态的反思和审视,即达到道的思想境界。我们的书法创作不是对形式进行孤立静止地观照,而是要通过“象”来领悟感受“道”的存在。这体现了古代书人那种淡然自足,闲适悠游的创作心态。
而纵观当代书法发展的历程,特别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伴随“二王”书风的回归,书法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复兴局面,尤其是近年来书法各类大展沸沸扬扬,此起彼伏,此消彼长,无异掀起了一场书法革命,入展和获奖,加入中国书协,扩大社会影响,已经成为广大书法爱好者出人头地实现自我价值的捷径。这种现象可以用几个“越来越多”来概括,即书法风格越来越多,书法展览越来越多,书法的目的性和功利性越来越多。概言之,就是当今书法的意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展厅文化的出现,似乎彻底颠覆了古代书法“壁上书”与“案上书”,发于毫端、止于尺牍的精短作品,而更倾向于六尺、八尺甚至丈二的大幅作品,整体气势追求大气磅礴,书写材料追求新颖独特,制作形式追求夺人二目,在评审过程中将占尽一切优势。虽然这代表了一种当代书法艺术的审美倾向,却渐渐背离了书法的本意,忽视了书法最根本的要素,即艺术家主体精神的弘扬。
古代的书法名家都是经历长期的艺术积累,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素养,穷经皓首,孜孜以求,从而自然形成其独立的艺术风格。苏轼《论书》中的“书初无意于佳乃佳”,提出了书法创作中大象无形的最高境界。黄庭坚说:老夫之书,本无法也,但观世间万缘,如蚊蚋聚散,未尝一事横于胸中,故不择笔墨,遇纸则书,纸尽而已,亦不计较工拙与人之品藻讥弹。在当代,张海先生说过:书法本是遗憾的艺术。这遗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如古人所说‘书者如鹰望鹏逝,信之自然,不得重改’,笔一落纸,纵有千般不满意也只得作罢。”意思是,书法是一种不可重复的创作,书法作品也是不可复制的一种事物。正如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但是,面对纷纷扰扰、奖金优厚的书法大展,当代人趋之若鹜,不注重平日学养的积累,反而动辄一夜用尽几刀纸、磨秃数支笔,夜以继日,重复再重复,自称精品创作,却不知无意犯了书法创作的大忌,因书法而书法,为创作而创作,变无意为刻意,潜意识中丧失了原来书法所要表达的自然、闲淡、生动和意趣。写至最后,精疲力尽,废纸三千,蓦然回首,却发现第一张写得最有意思。所谓天下第一、二行书的《兰亭序》、《祭侄文稿》断然不是在这种状态下产生。蔡希综《法书论》引陶弘景“右军此数帖,皆笔力鲜媚,纸墨精新,不可复得”。后又云:“右军亦自讶焉,或他日更书,无复似者。”尤其《兰亭序》中二十余“之”字,皆变转悉异,无一相同,只是上下衔接,顺势而为,并非刻意做作。据说《兰亭序》写好之后,王羲之十分得意,以后他又写了十余遍皆不及原作。显然,佳作均有其一次性不可重复的特点。这正合苏东坡《评草书》“书初无意于佳,乃佳耳”的观点。
当然,所幸的是随着当前书法由热潮到日趋冷静,以及理论界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人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加快书法“意”的回归,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因展览机制而造成的主体偏离和审美标准泛化不良倾向的呼声日高。张海先生在接受《中国书法》杂志记者采访时说过,“要努力保持书法艺术的崇高与纯粹,解脱名利的诱惑,保持平静自然的创作心态。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慢则不能研精,险躁则不能理性。总之,加强和提高书法工作者的全面修养是关键,其中包括艺术修养、思想修养、道德修养、人格修养等各方面。”所以,我们既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社会风气中浅薄、低俗的一面对书法艺术的不良影响,摈弃作秀和做作,我们更要坚持返璞归真,回归自然,力争营造一种率真、轻松、和谐的艺术环境和创作环境,挣脱浮名羁绊,不为蝇利障目,高扬信念风帆,坚定心中航向,不管风和日丽还是惊涛骇浪,自我修炼,我写我心,我心依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