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8,开中医馆稳赚的第一步是……

 胜者唯王 2018-01-08

文:易根林

转载请注明来自第一药店财智(yaodiancaizhi

“选好一个位,少投入三年”已是业界共识。“位”指的是位置、选址。对于中医馆而言,选址尤为重要。由于选址不妥导致经营不善、资源浪费的例子并不鲜见,中医馆要开办成功,首先还是要在选址上下功夫!



因为笔者长期从事中医馆的咨询管理及运营的关系,接触过很多中医馆,在这些中医馆中有很多就是由于选址不当导致经营困难,特别是一些原来从事其他行业转型或者投资做中医馆的,自己有一些固定物业或者本身就是从事房地产的,他们想当然地把自己的物业装修成了中医馆,以为“酒香不怕巷子深”,结果经营步履维艰,每况愈下,浪费了大量资源也贻误了发展的最好时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是他们无奈心情的真实写照,而这种中医馆想要大幅度提升,难度非常大,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来进行引流,往往是得不偿失,所以在此提醒所有想要开中医馆的同仁,想要开成功,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在选址上下功夫。


医馆选址是一个“重资产”的持续投入,关系着后续的经营,一旦位置确定就无法改变,所以要慎之又慎!总体来看,中医馆选址和其他类型商铺选址原则都有共通之处,比如交通方便、人流量聚集、有一定消费水平等,但在很多方面,中医馆的选址又有着其不同之处。中医馆选址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商圈选择

这个是选址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一般来讲,商圈划分为“城市商业街区”、“工厂及产业园区”、“写字楼区”、“住宅社区”等几大类别,每个类别按照各个城市不同情况可以继续划分更小类别。



中医馆因为其医疗服务性质,按照实际操作经验,一般选择在“住宅社区”最为合适。为什么?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


1.社区规模较大,人口总量多,自然潜在消费者多。


2.社区相对孤立,在城市圈中由于河流、山体、铁路、高速公路等物理区隔使得该区域人群进入城市中心区不便利,进而形成内部小的经济体。这种社区由于城市公共资源难以共享,比较多依赖于内部生活配套,从而更有利于“区域垄断”,越早进入的行业越容易一家独大。


3.社区居住人群以中高层次文化水平的业主为主:中医在大多数人眼里属于养生保健文化,相对来讲,文化层次较高的人较容易理解和认可中医,同时他们也更加注重养生保健,对纯天然疗法也更加推崇,所以在这样的氛围里也更容易经营。


4.医馆位置最好是“闹中取静”,有一定伸展空间(比如门前有小广场或者停车场等):所有经营商铺的都希望人流量最大化,但中医馆需要的是长期稳定忠诚的客流,不是一次性客户,过于嘈杂的环境是不适合开展诊疗业务的。另外,中医是一种文化,他的很多营销都需要通过文化来导入,留有一定的伸展空间,便于在门前开展一些公益文化活动。


5.其他:小区出入口、小区内活动广场周边、小区卫生服务中心周边等都是比较适合开设中医馆的位置。


中医馆面积选择

按照现行的医疗机构制度,“中医馆”包含了“中医诊所”、“中医馆”、“中医门诊部”三种类型,其中“中医馆”医疗机构类型目前国内只有深圳独有,其余省市只有“中医诊所”、“中医门诊部”两种医疗机构类型,根据卫计委相关要求,三种医疗机构所需最小面积依次是:


中医诊所,不低于40平米;

中医馆,不低于200平米;

中医门诊部,不低于300平米;

目前对三类医疗机构暂无面积上限要求。



中医馆面积的选择主要参考上述下限面积结合业务定位来确定,在不考虑开设中医门诊部的情况下,中医馆面积一般选择200~300平米是比较合适的,能够满足中医馆开展日常基本业务需求。如果是开设连锁的,建议设立旗舰店,旗舰店面积可稍大,以300~400平方为宜,这样一些扩展业务功能区域可以放入旗舰店,更好的配合整个业务的发展。


中医馆商铺条件选择

选定了商圈,看中了商铺的地理位置和面积大小,那么商铺的内部结构就是我们要考察的重点了,中医馆作为医疗机构在消防、环评、上下水等方面等有着特殊要求,其主要考察的要点有:


1.商铺的性质是否为“商用”,住宅性质的商铺办理证件时会无法通过。

2.商铺的基本结构是否能够满足消防需求或者通过简单改造能够满足消防需求。

3.因中医馆内部需要设置煎药房、洗手盆等配套设施,商铺上下水必须要满足要求才行。

4.商铺结构、利用率(柱子过多或者异形商铺都会大幅降低商铺利用率)。

5.商铺所在区域近几年是否有大的调整规划,防止区域改造影响商铺后续使用。

6.商铺产权是否清晰,有效期是否符合租赁要求。

7.商铺租赁期限,递增等是否合适,中医馆经营是一个相对长期的过程,租赁期限过短会影响后续经营,递增速度过快也会无形中增加经营成本。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相比于“中医诊所”,“中医门诊部”在消防、环评、污水处理等方面要求会更高,需提前做好规划。


中医馆选址的政策因素

中医馆作为医疗机构,其设置需符合当地的医疗机构总体规划,一般每个区域的医疗机构设置都会有一个“五年规划”,“规划”中会对五年中能够设置的医疗机构类型、数量、分布区域、距离等提出具体要求,需要开设中医馆的同仁可以先熟读当地相关“规划”要求,一般来说,中医馆选址政策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医疗机构之间距离要求:在《中医药法》未颁布实施之前,全国绝大部分医疗机构设置都有距离要求,比如:同类/科别医疗机构必须相距500米以上(有的地方规定一公里);但随着《中医药法》的颁布实施以及《中医药法实施操作细则》的出台,对中医诊所的距离要求限制已经基本解除,国家明确规定中医诊所的开办不受“规划”限制。但“中医门诊部”的开办目前政策条件下均受当地“规划”限制,有的是限制总量,有的是限制距离,具体情况要根据当地“规划”中提出的要求来看。


2.分布区域要求:各地区根据当地医疗资源分布情况,会在规划中重点提出哪些区域有新增要求,哪些地区不再新增。


3.其他政策:部分地区可能会出台个性化的地方政策,比如重点扶持或者引进社会资本举办连锁中医馆,重点打造某个区域的中医药品牌,在这种情况下有可能会有一些个性化的政策给到各具体的举办企业,这个需要向政府主管部分去了解。



以上就是中医馆选址过程中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和考虑的因素,当然只能作为参考,每个区域的情况都不一样。就如同中医看诊一样,需要“辨证施治”,所以前期的“望闻问切”至关重要,对于选址来说,“望闻问切”就是前期周密详细的市场调研,一定要到商铺周边多调查、多了解、多询问,力图把商铺周边的情况了解的详细、真实,这样才能更好的帮助我们选定一个好的商铺,同时也为后期制定针对性的经营策略奠定良好的基础。


◆  ◆  ◆  ◆  ◆ 

市场风云变幻
2018年3月20-24日,山东·青岛
第三届中国县域连锁药店发展峰会

聚焦市场新环境,
将以“县域市场加速度”为主题,
从人(顾客)、

货(商品)、

场(场景)、

人(员工)四个维度,
探索县域药品零售新机遇,

驱动县域健康市场加速增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