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剧]公历1931年12月5日 金素琴 全本《铡判官》

 壶都仙渗 2018-01-09
  公历1921年(民国20年)12月6日星期六

  农历辛未年十月廿六

  金素琴 于 上海三星舞台 日戏 参演 全本《铡判官》

  1931年12月5日《申报》广告,三星舞台日戏大轴《全本铡判官》,其中有有一位金素琴,她便是抗战期间首先在上海演出“ 改良平剧” 的爱国艺人,也是一位长期演出于上海,闻名南北的京剧坤伶。

  金素琴(1913~2003),女,原姓郎, 杭州旗人。由于父亲是八旗弟子,又当过清朝驻防杭州的武官。辛亥鼎革后,金父成了革命的对象,而举家从杭州逃亡至嘉兴。1913年金素琴便出生在嘉兴。

  民国成立后, 优待清室,父亲带着出生不久的金素琴及全家又回到了杭州。不久后,金素琴的妹妹静宜( 即原上海京剧院名演员金素雯) 出生。此时,金氏夫妇携一子二女,一家五口住在杭州一间小屋内。由于父亲不事生产, 全家依靠典卖借贷, 过着捉襟见肘,贫困饥寒的日子。


  

  金素琴六岁时就徜徉街头。她每天都要从一家演京剧的,名叫风舞台的剧场经过,时常被那里传出来的锣鼓管弦之声所吸引。天长日久,她终于混进戏园去偷着看蹭戏了。风舞台是髦儿戏班,清一色女演员,主角是李秀英和张文艳。她们都是当时挣大包银的红角儿。尤其是张文艳,当时被称为“ 文艳亲王”,红遍江南。于是在金素琴幼小心灵中,就滋长了去当一个红角儿的向往之心。有一天,她鼓足勇气向母亲倾吐了自己的心愿。母亲也认为这是一条出路。但封建顽固的父亲却说:“ 咱们人穷志不穷!八旗子弟的姑娘,怎能去当戏子!”反而把她痛骂了一顿。

  正所谓人各有志,父亲的打骂丝毫没有动摇金素琴唱戏的决心,她依然照常出入戏园,终于被李秀英发现。李看她聪明伶俐又长得秀丽,就收留了她。谁知好事多磨, 在一个中秋节日之际,母亲给金素琴送来了两个鲜肉月饼。正在她高兴地在吃月饼时,被身为回教徒的李秀英发现,大为震怒,把金素琴扫地出门。她只好哭哭啼啼又回到家中。这件事被一位艺名万盏灯的老艺人李俊卿知道后,便向金素琴父母表示,愿意收她为徒。那时梨园惯例,要写下“ 听天由命, 打死毋论” 的师生契约。为此金素琴的父母犹豫不决,经过反复考虑才答应下来。于是金素琴写给李俊卿为徒,为期十一年,满师后帮师一年。这无疑是一张变相的卖身契。李俊卿的艺术造诣很深,对教学非常认真。先以京戏《梅龙镇》为素琴开蒙,又教了她梆子戏《遗翠花》、《杀狗劝夫》和昆曲《春香闹学》。可是李俊卿此人嗜赌如命。就在他带着素琴由杭州去湖南途中,竟把川资全部输光,以致无票混上轮船而被中途撵了下来,流落在镇江。幸喜“ 天无绝人之路” ,恰逢李之师弟名丑刘斌昆在镇江演出。在刘的资助下,李俊卿师徒才买了船票,经汉口到了常德。


  金素琴、刘文奎《虹霓关》

  李俊卿到了常德,在一家女科班教戏,金素琴也成了一名非正式学员。科班学戏生活很苦,拂晓即去郊野喊嗓,再念一段长长的道白。回去后再跟胡琴吊上一整出戏。接着还要苦练腰腿功、毯子功、把子功、跑圆场。科班的孩子们都练得汗流浃背,稍一偷懒,就会挨上一藤条。金素琴性格坚强,不畏艰难,她练得比正式学员还苦。这段时期的刻苦练习,为金素琴打下了良好的幼功基础。她成名之后还时常对人说: “京剧演员无论那一行,没有好的腰腿功力,身上是决不会好看的” 。

  在常德为时不久,李俊卿因与科班发生争执而辞班,带着素琴来到上海。上海滩是十里洋场繁华之地,李俊卿不去搭班教戏,却故态复萌,终日沉醉于赌博之中。此事为金母所悉,恐他穷极无聊时要在徒弟身上打主意。遂连忙赶到上海和李交涉。李因未尽师责深感自疚,毅然撕毁师生契约,让素琴随母归去。那时她的家境也因父亲有了工作逐渐好转。乃邀请名旦王兰芳为师,继续学戏。当时盛行古装戏,王教了素琴《宝蟾送酒》、《嫦娥奔月》、《天女散花》等戏,加上以前所学会的二十多出戏,金素琴已经初步具备了搭班条件。

  她初次登台是在长沙新舞台,那年素琴十三岁。按梨园旧例,后台管事所派戏码,演员不会也要现学,否则只好辞班走人。结果金素琴就遭到了这样命运,因为只会二十多出,不能应付而离开了长沙再到上海。此时正值张季直延聘欧阳予倩在南通创办戏班及通俗剧场之际。南通派人来沪邀角,金素琴应聘在南通演出,演的都是海派戏,如《枪毙阎瑞生》, 《诸葛亮招亲》等。


  金素琴、刘文奎、赵志秋、王荣森《玉堂春》

  1931年,上海牛庄路三星舞台(即后来的中国大戏院)落成。金素琴应邀成为剧场班底演员,与赵如泉、贾璧云、赵君玉、毛韵坷等前辈同台(今天的广告中就反映了金素琴这一时期的演出情况)。那时的金素琴不过是在前场演一出的次要演员而已。事有凑巧,当时三星舞台排演赵如泉主演的连台本戏《彭公案》,红极一时,卖座旺盛,场场爆满。不料正排演到第七本时,当家花旦苏兰舫患病,剧中苏演的角色只能临时由金素琴接替。金素琴现说现演,竟然一鸣惊人,大获成功,名声大噪。不久苏兰舫的位置就由金素琴取而代之了。

  在三星舞台这段时期,正是金素琴一生的关键时刻。除了在上海的名旦中有了她这么一号以外,她还能有机会向同台的前辈名旦毛韵坷、赵君玉、贾璧云、金碧艳以及小生黄慧庵请益。这个阶段,她又学了《十三妹》、《宇宙锋》、《 虹霓关》等戏,使她在艺术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当时在上海长期搭班的名旦芙蓉草看了她的戏后,夸奖她“ 噪子宽亮,扮相好,又会做戏,南方女演员中还找不出第二个人来” 。

  1933年的北平各报上,出现了以金素琴挑大梁,而由杨宝森、姜妙香、郝寿臣、马富禄、张春彦等一批名角为配的广告,演出地点是前门外鲜鱼口华乐戏院。金素琴虽然夙愿得偿, 却是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过程。

  在那个年月里, 由上海北上“镀金” 的坤伶不在少数。如:章遏云、杜丽云、华慧麟、王玉蓉等等, 都是去投拜王瑶卿为师的,金素琴也不例外。她经人介绍,在东来顺大摆筵席,请了宾客近百人,举行隆重仪式,向这位“通天教主”磕头拜师。随后,金素琴由大师兄程玉菁代师传艺。程玉菁教戏很认真,行腔吐字,举手投足,均一丝不苟。这一时期,金素琴先后学了《武家坡》、《大登殿》、《宝莲灯》、《汾河湾》、《祭江》、《教子》、《探母》等一系列王派代表作。

  1935年金素琴回到上海。那年她先在黄金大戏院与李万春合作;翌年一月又为马连良跨刀,并偕乃妹素雯同去沪宁线一带巡迥演出,所到之处深受欢迎。1937年大众舞台把她邀请回沪挂头牌作为台柱,。继之又过班黄金大戏院,戏院还为她出了特刊,风头甚健,俨然江南第一坤旦。


  金素琴、金素雯、李少春在黄金大戏院

  “ 八· 一三” 淞沪战起,就在国难当头、同仇敌忾的时刻,金素琴她遇到了欧阳予倩先生,参加了欧阳予倩、周信芳等领导的上海市文化界救亡协会平剧组,积极投入文艺界的抗日救亡运动。随后金素琴参加了欧阳予倩主持的中华剧团,并向欧阳先生执了弟子礼。欧阳予倩以一片爱国热情为她写了第一个剧本《梁红玉》,并打出“改良平剧”的旗帜,为当时的“ 国防戏剧” 开辟了一条新路。金素琴主演的《梁红玉》上演后,人心振奋。著名戏剧家姚克先生有诗赞曰:“ 忆昔听歌歇水滨,芦沟变起寇兵陈。同仇敌忾红颜怒,鸣鼓裁就第一人。”之后金素琴还随后,金素琴又在卡尔登戏院上演了欧阳予倩编导的《桃花扇》、《渔夫恨》、《新玉堂春》等一系列新剧,使上海观众为之耳目一新,进一步激发了民众爱国的热情。

  1938年欧阳予倩被逼离沪,中华剧团解散。金素琴应艺华影片公司之约,与王元龙合作,拍摄《楚霸王》影片。1940年,金素琴出面恢复中华剧团,并率领全团人马到香港、越南等地演出,后来又辗转来到桂林、重庆。金素琴还组织义演,为飞虎队捐献了一架战斗机。在重庆期间,她与“重庆梅兰芳”杨畹侬时常切磋梅派艺术。抗战胜利后金素琴回沪,又拜梅兰芳为师,因而她的梅派戏造诣颇深。

  1950年代初,金素琴经香港定居台湾,后又侨居美国,于2003年逝世,享年九十岁。她的后半生献艺课徒,成绩斐然。最后我们欣赏一张金素琴1947年在大中华公司灌制的《打金枝》唱片。

  金素琴1947年大中华《打金枝》

  《打金枝》

  1947年大中华唱片

  金素琴 饰 升平公主

  【西皮慢板】

  禄山贼破潼关烽烟四起

  只逼得先王爷驾幸蜀西

  多亏了汾阳王勤王讨逆

  挽回了中兴业一统华夷

  宫娥女将红灯高高挂起

  等候了驸马爷转回宫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