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黛玉进贾府》教学设计(转载)

 老刘tdrhg 2018-01-09

课前播放"枉凝眉"

一.导入:

(1)   课前,我们播放了一首曲子,请问,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

(2)   你读过了《红楼梦》中的哪些小故事?

(3)   对《红楼梦》的评价

 《红楼梦》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峰。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得硕亭《草珠一串》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红楼梦》中的片段《林黛玉进贾府》

(4)   本专题的板块是“总借俊眼传出来”,请问《林黛玉进贾府》是借谁的俊眼?传出什么来?      答案一:借黛玉的俊眼,传出贾府的人事来。

(5)   为什么要借黛玉的俊眼传出贾府的信息?为什么黛玉能凭俊眼传出贾府的信息呢?

明确:因为黛玉是客人,黛玉是贾府特殊的客,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观察贾府,处处新鲜。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6)   事情是千变万化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请问,还有别的答案吗?

答案二:借作者的俊眼,传出封建社会的情形。

答案三:借我们的俊眼,传出文本的精彩。

二、研读课文,品味交流:

板块一:借黛玉的俊眼,传出贾府的人事来

(1)提问:黛玉进贾府前,有一段心理描写可以表现出黛玉的性格,是什么?

明确: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他去。)

(2) 她为了要最准确、最清楚地了解贾府的情况,她必须步步留心(看),时时在意(听)。

(3) 黛玉看到、听到的人物很多,有哪些?

明确:贾母,三春,王熙凤,王夫人,邢夫人,贾宝玉

(4) 其中写得最生动,最精彩的是哪个人物?

明确:王熙凤。

   哪些段落是描写王熙凤?(5、6段)

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 众生:绝知此事要躬行。

(5) 我们就先来讨论黛玉眼中的这个王熙凤,(小说通过黛玉之目,是从哪几个角度对她工笔雕琢的?看看她有哪些表现,表现了她什么样的性格特征。(自由朗读5、6段,画出你有感悟的语言,然后,快速写下一两句点评,总结性格特点。)

(6) 学生朗读完,简单介绍刻画人物手法,后,分析文段是从哪些方面写王熙凤的?

     正面描写: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神态、细节、白描

              烘托、渲染、联想、想象、对比、工笔等

     侧面描写

(出场、肖像、穿着、语言、动作等)

(7)   语言学家王力先生说:“看一本好书,如果自己一点意见都没有,就可以说你没有好好看,你好好看的时候,总会有意见。”下面,我们就来检测一下。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相机引导,主要研究几处:

①  写出场:

分析一(出场表现)

a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先声夺人的手法)(正面语言描写)

这正如传统戏剧演出时主要人物登场前先使观众听到唱腔,然后再亮相那样,能够引起悬念

b众人反应-------敛声屏气,恭肃严整(两词概括)(与众人对比,地位与众不同)

c黛玉纳罕-(心里怎么想的)------“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理描写)

d亲眼一见-------媳妇丫鬟围拥,打扮与众不同”(烘托)(万绿丛中一点红)

(众星捧月的出场,暗示了她炙手可热的权利)

师:这样的出场活动可谓——        生:(齐答)众星捧月式的上场。

师:暗示出——                    生:(齐答)她权力炙手可热,地位与众不同。

e贾母介绍------有名的“泼皮破落户”,“凤辣子”(侧面描写)

(戏噱口吻,除了说明性格泼辣外,更说明深得贾母宠爱)

 

分析二:从这些出场描写中,我们看出了王熙凤的哪些性格?(小组讨论,交流答案)

地位与众不同、性格泼辣)

分析三:     用了哪些手法写出来的?(见分析一)

投影      地位与众不同   性格泼辣

一辣   声音“辣”     放诞无礼的出场

 

②  绘肖像.(打扮怎么样,读出描写的片段)

一学生读,投影,纠正字音。全班齐读。

问题:我们看到一个怎样的王熙凤?

服饰:集珍宝珠玉于一身,极力铺张的描写,

a华贵、得势、与珠光宝气

b内心世界的空虚(内心世界充实的人,需要在外表上下那么大的工夫吗?)

苏轼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

台湾作家(林清玄)《生命的三重化妆》第一重化妆,穿金戴银,涂脂抹粉,仪表之美

第二重:运动之美、调节之美、养生之美。第三重化妆:读书、修养(联系学生:不论家庭条件如何,少注重外在打扮,多注重内在修养)

c突出其贪婪与俗气

引用:第105回,“锦衣军查抄宁国府,骢马使弹劾平安州”写到“贾琏始则惧罪,后蒙释放已是大幸,及想起历年来积蓄的东西并凤姐的体己(私房钱)不下七八万金,一朝而尽,怎得不痛”,凤姐一生生活之奢侈追求之无厌。(贪婪)

二辣  衣着“辣”     彩绣辉煌的打扮

 

这样一个彩绣辉煌打扮的人,他的长相如何?

容貌:“三角眼”、“吊梢眉”--------写出其美貌与狡黠(年轻貌美刁钻狡黠,刁钻狡猾的本性),引用判词佐证:“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三辣  容貌“辣”     粉面含威的外表

 

③ 见黛玉。(王熙凤见到林黛玉了,她说了哪些话?找一学生表演朗读(投影)

我觉得王熙凤说得不好,我改一下: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生:不好,只恭维黛玉了,没有恭维到贾母,原句是想恭维贾母的)

有道理,我再改一下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完全继承了老祖宗的遗传基因!”(恭维贾母了,好不好)(生:不好,)(师:我不服,我现在恭维贾母了,说说让我信服的理由)

明确:第一句只写了对黛玉的赞扬,有贬低周围人而抬高黛玉之意,众人听了不舒服。

   第二句,是在恭维黛玉和贾母,恭维贾母太露骨,众人听了也不舒服。

原文句,表面夸赞黛玉,其实恭维贾母,顺带恭维了三春及三春的母亲,在座主要人物无不受益,无不高兴。一石三鸟(一箭四雕)。 性格体现  察言观色,机变逢迎(语言描写)

 

④  转悲为喜的一段品味,(王熙凤还有一段精彩的表演,找一同学找出来(拭泪)

a.       真哭了吗?(生:没有)有眼泪吗?(生:没有)

(你说我没有哭,我不是擦眼泪了吗)(你说我有哭无泪的话,我用手帕擦的什么?)

这是细节描写,写文章也要注重运用细节描写.

 

分析“三笑一哭”:入木三分地描绘了王熙凤“察言观色,机变逢迎”。

(忽笑忽哭,忽悲忽喜,处处逢迎讨好)

四辣  语言“辣”     转悲为喜的剧变

我们对王熙凤的分析越来越深刻!

 

分析“五问五答”,投影 (学生个读表演,体会对王熙凤的描写,读出王熙凤的表演性)

师:她读得好不好?(生:好)哪个词读得最好?(生:只管)说明了王熙凤什么性格?

(生:示威,炫耀自己的特殊地位)三个问号,没有回答,说明?(生:果断能干)

王熙凤连问三句真是关心黛玉吗?两个只管是为了炫耀自己的特殊地位。

分析“竟忘了老祖宗”:其实其言行是处处以老祖宗为中心。

五辣   心思“辣”     装腔作势的关心

 

全文对王熙凤的描写结束了吗?(生:没有)

⑤     回王夫人

一学生示范读,(掌声鼓励)

师:如果是你,面对王夫人的问话,你会怎么回答?(生:"好的")

王熙凤怎么回答的?“这倒是我先料着了,知道妹妹不过这两天到的,我已经预备下了,等太太回去过了目好送来。”

性格体现:反应快,随机应变,精明能干

根据课堂时间决定(播放视频片段,学生比较与课文内容,看视频多表现了哪,少了哪一些?)

 

引用甲戌眉批:“余知此缎阿凤并未拿出,此借王夫人之语机变欺人处耳。若信彼果拿出预备,不独被阿凤瞒过,亦且被石头瞒过了。”(原来她没有准备,机变逢迎)这些话语进一步说明由于她的察言观色,机变逢迎,已取得王夫人的欢心。(王夫人一笑,低头不语)

  

(8)   总结:节选部分从几个方面(写出场、绘肖像、见黛玉,回王夫人)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她的性格特征,突出一个“辣”字。

声音“辣”     放诞无礼的出场

衣着“辣”     彩绣辉煌的打扮

容貌“辣”     粉面含威的外表

语言“辣”     转悲为喜的剧变

心思“辣”     装腔作势的关心

 

引用第65回:贾琏的心腹小厮兴儿从自己的直接感觉出发,对尤二姐说:“他(王熙凤)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总结其性格特征。

 

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因此博得贾母欢心,独揽贾府大权,成为贾府的实际统治者。

 

也正是由于她的这种性格,才使得后来

() 课后拓展阅读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12回)   巧设毒计,害死贾瑞.

王凤姐弄权铁槛寺(15回)   为了3000两银子,拆散了一桩婚姻,害死了张冬哥

弄小巧用借刀杀人(69回)   借刀杀人,害得尤二姐吞金自杀

瞒消息凤姐设奇谋(96回)   用掉包计,害死了林黛玉

有兴趣的同学,课后来阅读这几回.

 

(9)   王熙凤的结局?

死之后,一张破席子卷起来,埋在了山上。(高鄂)

曹雪芹安排

《金陵十二钗正册·判词之八》

画:一片冰山,山上有一只雌凤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解析:画隐喻王熙凤在贾府独揽大权不过是拥有冰山罢了,烈日一出冰消瓦解。判词中,凡鸟合为字,指其才能非凡、善弄权术;但最终也逃不出人人对之言听计从到发号施令到遭抛弃的悲剧性下场。

 

通过黛玉的俊眼,我们领略了王熙凤的精彩表演,正所谓"学以致用",我们也来牛刀小试

(12)牛刀小试:   描写一个同学或老师(语言、动作、肖像),不能出现他的名字,请同学们猜猜他是谁? (力求形象、简洁)

 

总结:《红楼梦》这部书是一座高峰,一座难以超越的高峰,我们不可能在一节课内,就能领悟透彻。今天,我们只就王熙凤来交流,只能算在《红楼梦》的封面上挖了一个小孔,窥视了一下《红楼梦》的内容。但我希望大家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都能喜欢它、爱上它、读它。

 

学生板书《林黛玉进贾府》(美术版)曹雪芹     效果很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