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门纯德|结核病诊断与治疗

 山东中医竹林 2018-01-09
病诊断

    在结核病的诊断上,除了西医的透视,拍片以及化验检查外,以下临床表现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的诊断早期的结核病。

   

    ①低热,表现为手足心发热。

    ②经常感冒。

    ③消瘦,但轻度结核患者往往饭量很大。

    ④半夜咳嗽。

    ⑤病程很长,青年人多见。

    ⑥困倦乏力,下午尤甚。

    ⑦夜间烦躁。

    ⑧面色苍白,盗汗,血沉快。


01


肾结核:


     以尿血为主,腰疼较重,不伴尿痛,用“猪苓汤”加味:即猪苓汤加夏枯草30g、煅牡蛎15g、玄参15g、川贝母12g、熟地15g、山药15g、山茱萸15g、如怕有其他杂菌感染,加金银花15g、水煎服,结核病应服12副。

     此方中含有程钟龄的“消瘰丸”其中煅牡蛎含钙质多,又帮助结核病灶吸收,钙化,而且煅者燥湿作用大。玄参滋补肾阴,苦咸消瘰,川贝母化痰消肿,清热散结。之后,将六味地黄丸按比例加大分量,其中山药超比例加大分量,因为山药补阴又补肾还健脾,因时而止。按此配置丸药服用,当服了全部丸药的二分之一时,腰痛已止,浮肿消失,当服了三分之二时,精神大有好转。

     附:消瘰丸:玄参15g、煅牡蛎15g、川贝母12g。

        猪苓汤:猪苓10g、茯苓20g、泽泻10g、滑石10g、阿胶12g。

02

胸壁结核

    

     例一女患儿骨瘦如柴,手心热,早晨恶寒,下午低热,咳嗽时就用手拍打胸脯,见胸部有一钢管,不断有分泌物流出,是手术后放置的引流管,并见呼吸时从钢管喷出气泡。

    先予“小柴胡汤加消瘰丸”因其病程较长,体质较差,用上了小红参,处方如下:

    小红参3g、柴胡9g、黄芩9g、半夏9g、炙甘草6g、夏枯草20g、煅牡蛎12g、玄参15g、川贝母10g、枳壳6生姜3片,红枣3g、服6剂,同时配服抗痨药异烟肼。

    为什么要用小柴胡汤呢?①此方入少阳经,通膜原,就是现在所说的胸膜,膈肌。②患儿有轻微的寒热往来,(早晨恶寒,下午低热)。③此方疏通,调节表里,因此作行经方。

    此类病症,应驱邪扶正相结合,既要驱除体内(膜原)的邪气,又要扶正气。但扶正太早还恐邪不出(胸部的开口早日愈合,邪气不外出,过一段时间还得再开口),若单纯驱邪,体质较差,恐正气更虚,而邪不去正先伤。根据此情况,经辨证,处方如下:夏枯草20g、煅牡蛎15g、玄参12g、川贝母10g。水煎服,12付后诸症好转,胸部引流管中,分泌物已较之前粘稠了。证明其正气有所恢复。然后又施与“阳和汤加消瘰丸”的丸药:熟地100g、夏枯草500g、川贝母100g、玄参200g、煅牡蛎300g、鹿角胶200g、麻黄20g、白芥子10g、炙甘草20g、干姜10g。

    上药除鹿角胶,川贝母两味药后入外,其他药用一口大锅文火煎熬,大约水沸后60分钟,以纱布过滤去渣,再将滤下的药液文火浓缩,在浓缩过程中,将川贝母捣末过箩,鹿角胶捣碎化于浓缩的药液之中,再浓缩成膏,放于干净器皿中,夏天每周蒸一次,以防止霉变。服法:每日早晚或饭前饭后,服药膏6g、异烟肼每日继服。

    为了巩固治疗,予自拟的“四味保元汤”:黄芩30g、当归12g、金银花15g、甘草6g、服8剂,保元汤,我一般用于托里透疹,治疗麻疹透不出来,还用于治疗慢性脉管炎后期,以促进愈合,服8剂后,患儿去了胸部钢管的疮口也愈合了。

03

骨结核


    例,男,右上臂肘部的外侧(屈、伸侧之间)有一坚硬的肿物,诊断“骨结核”我曾在民间学到一个外用偏方,治标效果很好,再结合内服药治本。我还是以“消瘰丸”为内服的基础方:夏枯草40g、川贝母12g、玄参15g、煅牡蛎15g、牛蒡子9g、水煎服,嘱服20剂。

    外用方:青粉面(用豌豆和小量高粱或绿豆磨后提取的淀粉,当然绿豆磨的粉更好)二两,70度的酒精或65度的白酒二两,放于较大的盘内,搅匀点燃,一边燃一边用铁棍搅。待自然熄灭后,其色呈黑红状,趁热用一小铁铲置一块干净的白布上,敷于病灶,此方功能止痛消肿。内服汤药服到15、16服时,上臂肿物完成消除,活动自如。

04

脊椎结核


    例,男,患“脊椎结核”下肢已经不能走动,病灶在第二,三节腰椎,局部有一个肿块而且溃破开口,有淡黄色的分泌物。患者形体消瘦,身体内侧发热,情绪低落,不能直立,面色萎黄,脉短数细弱。当时我分析:患者既有阴虚,又有阳虚,既有气虚又有血虚,其最大的痛苦是下肢活动受限制,对此我就采取扶正培本为主,(用阳和汤坐底子),驱邪为辅,(用消瘰丸坐底子)的法则,把这两个方子结合起来使用。其实,本应该各服各方,但考虑到患者的病程较长,需服一段时间,所以把两方合起来用。

    首先,我用了补养气血,解毒驱邪的自拟“四味保元汤”:黄芪50g、金银花20g、当归15g、甘草6g、服10剂,同时,按“胸壁结核”之“阳和汤加消瘰丸”药膏制法制作丸药,处方如下:熟地200g、鹿角胶120g、麻黄15g、白芥子10g、炙甘草20g、肉桂20g、干姜20g、川贝母150g、夏枯草1000g、玄参200g、煅牡蛎200g。制法:先把夏枯草煎熬成汤,纱布过滤去渣,其余的药捣为细末过箩,再配合夏枯草汤浓缩成半流体的膏,把药末和入成丸,10g、为一丸,每次一丸,一日两次,饭前服。两月后服完药来诊,已经自己行走,嘱其按上法再作一料,继续服用上次的丸药,同时每日服抗结核药异烟肼,一日三次,一次100mg、

     三诊已不需要别人陪伴,自己坐长途汽车而来,精神已经好了,脉也无异常之象,经医院检查病灶局部骨质已剩小量破损,局部肿块基本消失,疮口愈合。

    例,高炮团长李某之妻,患“骨结核”五年,右小腿上部近膝盖处内侧有灰色破口,破口处常流清稀水,行走非常困难,只能拄着拐杖慢慢移动。出诊,我先处以“四味保元汤加消瘰丸”:黄芪30g、当归12g、金银花15g、甘草6g、夏枯草40g、川贝母12g、玄参15g、煅牡蛎15g、牛蒡子9g。服后有明显效果,自己感觉很好。

    继则服用丸药,丸药成分同前,阳和汤量较上例量小,消瘰丸所用量大于前例,其中夏枯草150g、两个月后,患者右小腿近处的疮口长好,行动自如,还能上班。

    阳和汤:熟地30-40g、肉桂3-5g、麻黄2-3g、鹿角胶10-15g、白芥子6-10g、干姜2-3g、炙甘草3-5g。

    消瘰丸:夏枯草40g、川贝母12g、元参15g、煅牡蛎15g、牛蒡子9g。


05

骨髓炎


    例一女,患骨髓炎已8年不能行走,医院建议截肢,右大腿内侧有一条一尺多长的破口,色灰白,流水,疼痛不堪,不能走动,拍片骨质已破损。处以“阳和汤”嘱服30付,当服到17付时,患者伤口出现发痒的症状,一直服了35付,破口处长了红肉,伤口从里到外慢慢愈合。


06

肠结核


    男,33岁,常便秘,腹痛,渐而腹痛腹泻不止,西医诊为肠结核,面色萎黄,身体消瘦,饮食无味,大便溏泻,一日二三行,脐周腹痛,便后不减,六脉细,舌苔白,质淡白,以参苓白术散加味治之:党参15g、甘草6g、薏苡仁15g、砂仁6g、桔梗6g、扁豆12g、莲子肉15g、茯苓15g、白术15g、山药15g、川贝母9g、煅牡蛎15g、夏枯草30g。5剂症状消失,继续服用参苓白术散半月,并嘱长期服用异烟肼半年,以巩固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