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不少菜农反映,棚内的秋茬番茄植株长势比较弱,茎秆细长,花芽分化不良,雌花数量少,开花小,坐果难,问题极为突出。 番茄生长发育正常时,无限生长型番茄开花位置一般距顶端20厘米左右。株形呈等边三角形,叶身大,叶脉清晰,叶片先端较尖,花梗粗壮,花梗节突起,花鲜黄。根据植株长势,查找产生异常的原因,确定管理措施,是提高大棚番茄产量,改善产品品质的关键。 苗期是蔬菜生长“打基础”的时期,此阶段是根系和茎叶大量扩展的阶段,尤其是根系,苗期生出的侧根将成为蔬菜后期生长的主侧根,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是以后生长的骨架。同时,苗期还是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如番茄花芽分化从第一片真叶展开时就已经开始。 植株茎秆细弱,顶端呈水平状,株形呈方形,叶色浓绿,叶片缺刻较深呈手掌形,开花节位上移,距顶端较近,是番茄生长受抑制的表现。由夜温低,土壤干燥,缺肥或结果过多造成,并容易出现落花落果。 植株顶端弯曲,下部叶片也弯曲,小叶中肋突出呈勺状,叶柄长,是光照不足,土壤氮磷钾比例失调,土壤水分过多,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造成,果实容易形成筋腐病。植株顶端黄化、坏死是缺硼或缺钙引起的。 番茄长势弱,茎秆细长,也就代表着植株的根系和花芽分化不良,随着植株长大,负担加重,想要后期再恢复健壮难度很大。因此,建议菜农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缓解: 用好物理措施促进茎秆变粗 物理措施是促进植株健壮、避免徒长的主要措施之一。常用措施包括:控水控肥、控夜温、勤划锄等。 水是作物生长的基础,根系具有明显的向水性,蔬菜定植后前三水应注意以下原则:定植水要小,缓苗水要大,此后开始控水,促进根系深扎,直至新叶发黑,中午前后稍萎蔫时再浇水。 缓苗水时,可配合促根的功能性肥料,如甲壳素、海藻酸或者激抗菌968苗期冲施肥,可调控植株养分分配,促进根系快速生长,抑制茎叶旺长,培育壮棵。 蔬菜长势过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夜温过高。有条件的时候,建议定植后进行适当的低温炼苗,可有效控制植株徒长。 每次浇水后,要及时划锄,打破地表板结,改善土壤透气性。晚覆盖地膜,建议在促棵水后再盖,可改善前期土壤环境,避免地表湿度过大,促进根系深扎。通过促根,植株生长更加均衡,有利于实现植株壮而不旺。 调整吊蔓、打杈时期,轻压头等措施,可以减弱植株的顶端优势,调控蔬菜生长。 用好化学措施提前进行调控 在控旺促壮方面,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其他措施难以比拟的优势,其突出特点是快速、高效,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手段。当然,不合理的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也会造成很多问题,如控旺过度、影响后期开花结果等。 上下齐补 培育壮棵 一旦发现番茄长势差,茎秆细弱,要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培育壮棵,提升后期产量。为促进壮棵,可通过以下措施: 一是补充营养促生根。苗期生长的重心应放到促进生根上。弱棵无好根,促壮先养根,已经成为菜农的共识。应及时冲施甲壳素、海藻酸及生物菌肥等,养护根系,提高吸收能力,配合5-8公斤高氮型全水溶性肥料,补充养分,提高长势。 二是注意养护叶片。可叶面喷施几丁聚糖500倍、全营养叶面肥300倍、葡萄糖200倍、氨基酸或核苷酸叶面肥1000倍,补充养分,提高叶片抗逆性,增加营养积累。 三是摘除第一穗花,减少养分消耗。番茄第一穗花分化不良,雌花少而小,菜农可以将其摘除,减少养分的消耗,先行促进植株恢复。 注意事项及处理办法:一是药液浓度过大,蘸盘时间过长,容易造成长势弱。二是占盘后定植不及时,根部失水过多,易造成生长慢。三是定植前后温度过高,浇水不及时。四是苗子出圃前后喷施了生长抑制剂。五是与基施或穴施肥料的质量和数量有关,以上者五个方面不论哪一个方面出现了问题都能导致以上情况的发生。我们可以在问题发生以后,及时采取上喷下灌的措施加以解决。或者还可以选择长势旺抗病能力强的进口品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