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神秘消失的古国,它流传的文字居然大有玄机?

 君子养源 2018-01-10


(图)蒙古人


人类理性开始真正存在的标志是文字的产生,当人类及其意识被分裂为数不胜数的匆匆即逝的个体时,文字对被死亡频频中断、支离破碎的人类意识做出了补救,对抗着时间洪流的席卷,使人类整个生活历程得以记录。当剽悍凶猛的党项人被更加彪悍凶猛的蒙古人血洗之时,这个曾与北宋、大辽抗衡,与南宋、金国鼎立的西夏王朝终于戛然消亡。为报复西夏军民的前所未有的顽强抵抗,为了替中了党项人毒箭死亡的成吉思汗复仇,蒙古人开始了疯狂灭绝西夏国的行动,他们砸破碑刻,将涉及西夏帝号的部分敲碎,这种出于政治目的而抹去西夏国历史记忆的做法收到了显著效果。虽然元明两代西夏文字仍为党项族后裔所用,但随着党项人逐渐被汉蒙民族同化,西夏文字已越来越不为人所用,逐渐黯然绝灭,成为深埋历史底层的神秘存在物。于是这个“东近黄河、西界玉门、南接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曾经横跨现在宁夏、甘肃、青海、陕西、内蒙古的强大国家随着文字的无人能识而湮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直到清代的张澍在武威凉州感通塔碑上发现了西夏文字后,随着历代学者对西夏文字解读过程的深入进行,西夏文的神秘面纱才被渐渐揭开。就像张澍第一眼的感受“乍视字皆可识,熟视力无一字可识”,虽然马上看出这种文字脱胎于汉字,但结构复杂,笔画繁多,仿佛是“天书”的样子。西夏文字产生于李元昊称帝之后,这位皇帝固然雄才大略,可也乖僻无比,尤其是他那超乎寻常的自尊心——这也是由于长期屈居汉人之下所激发,使他决心彻底抛弃党项族一直使用的汉字,而独创自己民族的文字。这项神圣使命由他最欣赏的大臣野利仁荣完成了。野利仁荣独处一座高楼,闭门不出,根据汉字的造字特点,提取部分汉字偏旁部首、笔画,参考了契丹文字的造型,几年呕心沥血,竟然造出没有一个字和汉字雷同的西夏文字。从某一个角度推测,在汉字的基础上,野利仁荣为何不是简化,而是将西夏文字更加复杂化,这应该是上至李元昊下至所有党项人的性格所致,说明这个民族相当自负,标新立异达到了反常的程度,他们一定是希望这样的文字将来是可以和汉字在文化上争胜吧!当然野利仁荣创造的西夏文字能顺畅表达其民族语言,这是一种语言得到广泛应用并能长时间流传的基础。与此相比,契丹人虽然也是借用方块字创制契丹文字,但是语言与文字之间存在着不匹配的情况,所以契丹文就没有流行开来。



(图)西夏文佛经


西夏文字的造型有一种叠床架屋、紧密反复的特色,例如“撇、捺、横、竖”与汉字的简洁相比,出现特别频密,但并不让人觉得累赘繁琐,反而因为结体合理给人一种疏密有致的美感。西夏文属于表意性的复合象形文字,和汉字在结构、笔画、形象上非常神似。这也是因为西夏文字的基本笔画借用了汉字的点、横、竖、撇、捺、拐、提。加上同是方块字的形体,骤然望去恍惚就是多了笔画的汉字。其实西夏境内,很早就有大量汉人居住,儒家文化也是主流文化,汉文早已成为通行文字。西夏的国姓“李”也是臣服唐朝后被赐的。宋朝时期,西夏仍处于弱势,往来文书也是使用汉文。直到李元昊正式称帝,西夏开始崛起,民族独立意识大大增强,西夏文字方应运而生。李元昊通晓汉文,野利仁荣更是百年不遇的大学者,有着很高的汉语汉字修为,模仿汉字创制本民族文字已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不过当时西夏文字还是与汉字并行使用于西夏国家典籍、公告文书、货币、经卷、碑刻以及日常生活之中,并未彻底抛弃汉字不用。这是很幸运的事情,否则西夏被蒙古所灭后,文意失传,若无汉字参照,了解其意,西夏文字将真的成为“死文字”了。


原标题:神秘的西夏文


*作者:田欣,鱼羊秘史原创专栏作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