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复习一个知识点画一张图,孩子的期末成绩突飞猛进

 培根阅读 2018-01-10


文丨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


转眼就到了期末考复习周,很多孩子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知识点零散,对很多东西都一知半解。因此,要高效地复习,不是靠拼命刷题,而是要学会把握重点和查漏补缺。

 

哈佛大学曾花50年研究高效的思维方式,最终发现,图像化思考是顶尖学霸的独门武器——它能让孩子在大脑里架起来清晰的思路,逐层深入进去,综合运用、反复加工知识点,做到“举一反三”。

 

关于图像化思考,我们推荐过不少思维导图的攻略,它确实是非常好的学习工具,但需要较多练习时间,更侧重于解决问题、做出决策等。

 

临近期末考,若想更快速地掌握一些简单的复习模板,信息组织图(Graphic organizer)是更好的选择——它能让孩子迅速掌握重点,及时发现提升成绩的突破口。


 

今天,我们就针对三个科目——英语、数学、自然和社会科学,归纳出孩子复习过程中最容易遇到的问题,并给出对应的模板,让孩子化繁为简,把知识内化于心。

 

一、 英语

 

问题1:单词太多、找不到联系点,记不住。

 

解决方法:词根树(Root word tree),把某个主题、某个词根作为大树的根部,在树叶上填上由此发散的单词,还能以小测试的形式,给自己出一个题目作为树根,考察自己对同类单词的掌握程度。

 

比如,以“spect”作为词根,找到看起来长得特别像的单词,避免混淆:


 

词根树的玩法很多,还可以画成火山、花朵、水龙头等有趣的形状,目的是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创意,有利于他们形成发散性思维,掌握更多单词: 



 

这棵树更复杂,不仅记单词,还帮助孩子把单词的前缀、后缀总结出来,梳理语法规则:


 

问题2:分不清不同文学体裁、不同表达方式的差别。

 

解决方法:T chart,能把两个概念简单分类后进行纵向对比,帮助孩子掌握完全不一样或者容易混淆的知识点。

 

比如,这张图就非常适合复习时把有关联的单词放在一起,并且发散思考或查找对应的反义词、同义词等,做到温故而知新:


 

这张图则可以用于复习对比不同概念的特征——虚构和非虚构作品有什么特点? 


 

在写作文、遣词造句时,经常碰到一个问题:语言单调。不妨让孩子写一些模板例句提醒自己——别老用形容词来描述感受,而是造生动的句子,把语言变得更丰富、更吸引人:


 

问题3:做阅读理解时,找不到文章的中心,搞不清段落的层次

 

解决办法:多层树形图(Tree map),可用于梳理文章的人物关系、段落大意,在一个主题下迅速找到相关论据。

 

在阅读说明文时,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模板,不仅有明确区分的层次框架,还能告诉你每一步具体怎么做:


 

先根据文章主题,找出最关键的细节,罗列出来,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再来是分段、列出层次,分别是大意1、大意2、大意3,别忘了,每个大意都要找到支持的细节。

 

最后根据你的判断,把作者想表达的结论提炼出来。就能完成一次高效又深入的阅读了。

 

那叙述文怎么读、怎么写?套路还是一样的,只是把文章的具体观点,变成一件事情的开头、中间、结尾。


 

二、数学

 

问题1:刚接触数学,抽象的概念不知道如何入手。

 

解决方法:圆圈图和饼图(Circle map),对于分数、百分比这类问题,可以借助切割圆圈的方法,把抽象概念具象地展示出来。

 

比如,通过不同的颜色,不同的切割方法,就能很生动地展现出分数对应的含义:


 

在掌握数学上的百分比概念之余,也可用于区分不同的“可能程度”单词,甚至可以用于时间副词,比如always、often、sometimes等,是一个很好的跨学科学习模板:


 

问题2:知识点总是丢三落四、似懂非懂,没有全局观。

 

解决方法:蜘蛛图(Spider map),以某个主题作为切入点,既要贴近主题,既要发散思考,把该知识点的解题思路、典型例题和关键点都一一拎出来,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比如,这个特别好玩,把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进行对比,每一个分支不用写文字,而是用可爱的图形来表示,非常生动:


 

这个图就更详实了,除法的运算规则、例题、解题步骤等,都可以通过一个图全部展现出来,每次翻到这份笔记,相当于由浅入深再学一遍,也是很好的课堂笔记模板:


 

问题3:好不容易搞懂知识了,做题时粗心大意、思路不清晰 。

 

解决方法:还是用蜘蛛图,把不同的解题方法汇总起来,考前拿出来看一看,比死记硬背多少公式都管用。


 

如果画画功力好,也可以考虑把解题步骤变成“star”法则,画出一个漂亮可爱的星星:


 

第一步:不要急着做题,先停下来想一想,回顾知识点;


第二步:开始头脑风暴,想想这道题考什么知识点。


第三步:找到某个解题策略,开做!


第四步:反复检查,看看有没有漏掉一些细节和答题规则。

 

3、自然与社会科学

 

问题1:大自然的各种科学现象看不见摸不着,怎么才能彻底消化?

 

解决方法:循环图(Cycle map),能用于记住大量地理知识、生物知识,尤其是宏观的大自然循环。

 

比如,蝴蝶是怎么从毛毛虫演变而来的?不妨把蝴蝶的每一个变化过程都画出来:


 

各种各样的气候循环图:


 

植物是怎么发挥光合作用的?和太阳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涉及多个主体的关系时,这种循环图就更一目了然:


 

问题2: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理解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

 

解决方法:因果图(Casuse and effect),不仅用于理解某个知识的内在联系,更能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思考时更有章可循。

 

比如,下雨会出现什么后果呢?可能会出现彩虹,会给大海带来雨水,可以滋养植物。但是,这些因果关系还有强弱之分呢!所以,在表述上也要注意严谨,要分清楚是绝对的因果关系,还是偶然的。


 

再比如,这个图就很可爱,分析经典历史事件“波士顿倾茶事件”的发生原因和后果,用饱含寓意的茶杯和茶包分别表示因果,枯燥的知识顿时生动起来:


 

问题3:面对林林总总的大自然物种,怎么搞清楚异同点?

 

解决方法:韦恩图,用于不同主体之间的横向对比,两个圈圈交叉的地方表示共同点,从正面和反面深度认识一个事物。

 

从最简单的说起,动物和植物有什么区别?


 

再说一点复杂的: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是地理很重要的概念,但也非常容易混淆,先定义后对比,能够更好地梳理思路:


 

升级版玩法,还可以有三个以上的主体,比如这份笔记,就来自少年商学院直播课程《百万阅读俱乐部之读科学》的王韵婷同学:


 

问题4:很多历史事件离我们很遥远,怎么把它完整地记下来?

 

解决方法:顺序图,可以用于梳理复杂事件的发展顺序,甚至一些特别难懂的、有明显线索的文章的脉络。

 

一般来说,最基础的玩法就是时间轴玩法,把同一个主题的历史事件归纳到一起,再按先后简单排序,比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冷战……


 

更高级的玩法,可以把历史人物的生平和时间轴、地图结合在一起:


 

通过这么多例子,最后再来总结一下巧用信息组织图的方法:

 

1、信息组织图的本质,是把碎片信息化繁为简,变成有用的知识,不能单纯地罗列概念,而是要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归纳。

 

2、信息组织图将图文结合,通过可视化的效果,更直观地展示学习方法,孩子不必拘泥于一种方式,只要掌握了套路,随时可以做出各种变形,最终目的还是自己能够看懂、理解。

 

3、信息组织图不是老师或家长的单方面输出,需要一起互动,建议家长进行主题的引导,让孩子自己总结归纳后,再一起查漏补缺。

 

4、信息组织图的使用并非不需要练习,恰恰相反,它是让练习变得更加高效,所以,要用实践反复检验信息组织图的成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