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锦瑟》令无数读者着迷,王蒙先生曾经写过一本书《双飞集》来讨论这首诗。知道这一书名是什么意思吗?王蒙把此书比喻为鸟:一翼是《红楼梦》,一翼是是李商隐的诗。我对这双飞翼情有独钟。下面大家齐读一下这首诗。
师:《锦瑟》号称古典诗歌中的“歌德巴赫猜想”,一千多年来无数读者为之着迷。许多著名学者阅读这首诗的感受其实和大家差不多。梁启超先生说:“义山的《锦瑟》 师:《锦瑟》难解,但不是无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它。 一、研究标题: 师:题目是《锦瑟》,那么,什么是“锦瑟”,快速找出来。 生:一种乐器。一种绘有美丽锦文的乐器。 师:那么,李商隐这首诗在大家的第一次朗读之后,你告诉我它是写锦瑟的吗? 生:不是。 师:那是写什么? 生:写他自己。写他自己的“思”和“忆”。 师:那么,这首诗中,他追忆的是什么情感?他回忆的是什么情? 二、了解生平 李商隐究竟在诗中写了什么事,我们已经无法了解了。诗人究竟表达了哪一种具体的感情?也许,只有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才能把握住。让我们一起走近李商隐。 李商隐才华横溢,少有文名,抱负远大,受到当时权贵令孤楚赏识。但26岁时他与一位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儿相爱成婚,从此开始了一段至死不渝的爱情。但娶王氏使他不幸被卷入党争的漩涡,从此仕途坎坷,壮志成灰。 李商隐为爱情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社会声望完全失去,被世人视为“忘恩负义”的无耻文人,这对一个渴望成功的男子具有极大的杀伤力! 李商隐不甘就此罢休,于是告别妻子,长年在外奔波,但毫无结果。而妻子却在贫困中忧郁而死。他感伤不已,写下一首长诗《房中曲》寄托哀思。其中有这样四句: 忆得前年春,未语含悲辛。 归来已不见,锦瑟长于人。 (教师插话——请注意“锦瑟长于人”!) 妻子死后三年,他又写了一首著名的思念爱妻的《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从此,李商隐每逢七夕必有一诗,怀念当时欢爱,直到四十五岁去逝。 爱情,这世上最美丽的情感之花,刺伤了他,也滋养了他;败坏了他,又成全了他!在一个寒冷的冬天,一代诗人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的耳旁想起了幽幽的锦瑟之曲,往事如云烟一样在心底弥漫开来,他提笔写下了《锦瑟》,并把它置于自己的诗集——《义山诗集》中的第一篇。 据说,天鹅将死,必有哀歌。这首诗是李商隐一生的感叹,是他政治、情感、艺术、人生的绝唱。 三、赏析诗歌 师: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望帝春心托杜鹃。从背景上看,在官场上他遭受贬谪,这首诗他是在遭受贬谪之后所做,所以这首诗当中有一种遗憾的感觉。“此情可待”,待是什么意思?依赖、凭借,你看看玉生烟要凭借日暖,珠有泪要凭借沧海月明,那么李商隐想要达到人生的一种境界,他应该享受到皇帝对他的重用。但是却怀才不遇,仕途坎坷。 师:诗人追忆的还可能是什么情? 生:对年华已逝的感慨。 师:年华已逝的感慨,在哪里? 生:一弦一柱思华年。 师:嗯,想到了曾经灿烂的岁月在面对现在可能是即将逝去的晚年,年轻不在,青春不在,所以,你认为这是自伤身世、感叹年华的一首诗,是吗? 生:是的。 师:好的,后面同学再说,你认为这首诗追忆的是什么? 师:有官场的情感,有个人年华已老的情感,你觉得可能还有什么情感? 生:还有年轻时的作为,因为年轻时没有什么作为。 师:哦,人生的一种无奈,其实也就是说是自伤身世的一首诗。 生:对。 师:你觉得它有什么情感? 生:我觉得他有一种对爱情的那种…… 师:爱情,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望帝春心托杜鹃。文下注解告诉我们这是对青春、爱情或理想的向往和追求。 师:青春、爱情、理想,你为什么只咬在爱情上面呢? 师:前面同学们都说光了,其实你发现这儿真的是有爱情,是吗? 生:是。 师:锦瑟,瑟这个词有一个词语是——琴瑟合奏,是吧,这是形容—— 生:夫妻。 师:是啊,夫妻,还真是这样。从李商隐的介绍可以看出,李商隐曾经有过一段不为世人所容的爱情,等他有了爱情的收获以后不久,他的妻子在他39岁的时候离开了他,这可能是一首爱情诗、悼亡诗,怀念他美丽妻子的一首诗。 师:锦瑟这首诗有很多的解说,主要有爱情悼亡说和自伤身世说。人生的坎坷,爱情的失意,多愁的性格,凝聚起来就成了这首锦瑟,一起来读读最后两句话。 著名学者张中行他就说了一句话人生中的很多东西只要不求甚解,因为李商隐的这首诗他的很多的情感、很多的主旨用他名字中的一个字来解释,是哪个字? 生:隐 师:对,隐。他把一切都隐含在这首诗歌里面,而外物出来的是他的一份情感,也是一个字,伤。伤隐——李商隐,是不是?把自己的内在的悲愤和伤感慢慢地外露出来以后却隐藏了自己很深的诗歌主旨,所以,我觉得一个人的名字也许正和一个人的文风是相同的,这也是他远远超出其他诗人的一个地方。 师:那么,让我们一起再读全诗。(学生再次朗读,越来越能够进入诗歌了) 附:用典(教参109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