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谭振亮:粘火勺 记忆往昔

 问道轩 2018-01-10

  冬月,对于满族人来说意义重大。过大年是一年一度的喜庆活动,杀猪祭祖,载歌载舞,美食必不可少。

  每到冬月十几的时候,家家都抄起擀面杖,拎出鏊子、盆、碗,七手八脚,乒乒乓乓之后,香喷喷的粘火勺又火了起来。

  提前几天,备好的白花花的高粱米、大黄米就“宽衣解带”,显露出各自娇嫩的肌肤,独有的米香交织在一起让人沉醉。随着簸箕的倾倒一股脑地跳进大缸里,大瓢大瓢的水倾泻而下,缸里顿时热闹起来。白的、黄的,揉在一起好似嵌了一缸金银让人好不喜欢。水漫过米,水下的米又似闭了气要忍不住的小孩,偶尔冒起几个气泡。长长的擀面杖突然打破了它们的玩闹,一阵搅和,成串的气泡逃命似地蹿出。最终没有一个气泡出现,擀面杖才一去不返。

  时间是神奇的魔法师,他会在不知不觉间改变许多。日出月落,原本硬朗俊俏、棱角分明的众米们似乎是幸福的日子过得多了,个个胖了几圈,“肉质松软”不复往日……幸福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转眼间众米们被搬起,原以为是一次美妙的空中旅行,然而梦想与现实总是存在差距,而且这个差距是如此之大。哗啦啦,伴随着众米们撕心裂肺地呐喊,它们没能逃脱命运的安排,落入了钢铁巨兽的血盆大口。随着咀嚼它们从此不分彼此,水乳交融不再分离……变成了水墨君。像它的名字一样,肤质细滑,水嫩。经历了岁月又换了一样风情,原本水嫩的肌肤水分渐少变得紧致有韧性。似乎得众人偏爱,将它定格在这一刻。

  红豆生南国,此物最相思。北国的满族人,也厚爱红豆,虽然此红豆非彼红豆。千万粒红豆君迎来一次全国大选,数以百计色泽红润、皮肤光滑、身材丰满的红豆丽人,经过层层筛选荣登铁锅大殿。桑拿,一直是满人的最爱。红豆丽人们对此也有说不出的爱。琼浆为液,玉体横陈,炙热的火焰昭示着美人们火热的心。原本矜持的贵妇放弃了高贵的架子,在越来越烈的烟云中释放了本性,将心中最真的柔情完美展现。红颜薄命,古来定数。无情的棍棒相加,摧残着美人身心,最终化为一颗颗甜甜的红心。

  勤劳善良的满族人,决定赋予他们另类的重生。

  七大姑、八大姨净手洁面,围上围裙团坐一起,家常嗑流淌一箩筐。水墨君,在熏陶着东长西短之中,一双双巧手快速翻飞,一套圆圆扁扁掌打完,水墨君变成一张张圆圆的外皮,一路揉揉红心手收工,一枚枚红豆丽人心立现掌中。再以一门点心指,一指一窝,一窝一心,最后太极阴阳缝合手心嵌肉里,缝隙抚平不留半点痕迹。一副白玉真身当下立成。为了使其真身牢固,满族人请来了文武神火。神火一般由男性掌控,是文火徐徐、是武火急燃,全凭满族汉子们的经验。将真身置于鏊子之上,鏊子悬于铁锅之上,锅中以砂石为阻隔,生火在其下,文火、武火间焙双面炼烤,须臾香气四溢,达外酥里嫩是为佳品。成锅成锅的粘火勺,热气腾腾地出炉了。趁着热乎劲,一口咬下米的黏糯,豆的甜香随着咀嚼齿颊留香、回味无穷。小娃娃“嘶哈嘶哈”吹着手里的火勺,突然一口,黏糯的火勺粘在牙上,烫得他直张嘴,然而还不等这边温度下来又一口咬下去,生怕被抢了去,粘火勺的诱惑实在挡不住。据说粘火勺和白糖更配哦。

  早年,粘火勺以其材质廉价、耐于贮藏,一直是满族人冬季重要的储备粮。随着时代的发展,粘火勺脱胎换骨,其材料,除高粱米外,如大米、糯米、等等日益丰富。馅料也随心所欲,红豆、酥子、核桃仁般般皆可。做法也花样百出烙、煎、烤、蒸样样皆通。

  粘火勺已不单单是储备粮,而是一种美味小吃,是满族特色的一个代表,是满族文化和精神的一种载体。一个粘火勺,美食与文化的饕餮享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