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译《德道经·德经》第四章(帛书本)

 liuhuirong 2018-01-10

 

     原文:

反也者,道之动也;弱也者,道之用也。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注释:

   反也者,道之动也:“反”:甲骨文形,左上如“厂”示山崖,右下如一只手推向山崖。此处义为反对,反动,又义反思。《庄子·寓言》:“与己同则应,不与己同则反。”《墨子·号令》:“诸吏卒民,有谋杀其将长者,与谋反同罪。”《庄子·徐无鬼》:“反己而不穷,循古而不摩。”《礼记·乐记》:“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礼记·学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动”:义动因,使动,发动。《说文》:“动,作也。”《孟子·梁惠王下》:“天下故畏齐之强也,而今又倍地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吕氏春秋·论威》:“物莫之能动。”《礼记·中庸》:“明则动。”“反也者,道之动也”义即对夏商以来,以天下为私,争王夺霸以致取天下而为之的反思而反对,是我提出和倡导“道恒无名”的道的动因,和行动的动力。

   弱也者,道之用也:“弱”:义与强相对,力小势孤。又削弱,使衰落。《孙子·谋攻》:“辅隙者国必弱。”《左传·哀公十年》:“众散为弱。”《左传·昭公二十七年》:“专祸楚国,弱寡王室。”《战国策·齐策》:“不弱兵,欲攻齐。”《过秦论》:“以弱天下之民。”“用”:甲骨文形,如带把的木桶。义有作用,功用,应用。《说文》:“用,可施用也。”《论语·学而》:“礼之用,和为贵。”《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我先王赖以利器用也。”《周礼·小司徒》:“乃会万民之卒伍而用之。”“弱也者,道之用也”义即面对强大的攘夺私有的势力,弱化以削减其威势,以图最终实现“道恒无名”,是我所说的“道”的功用。

   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物”:甲骨文形,有左为三短撇,右如刀,有上如刀,左边加两点撇,下似两弯角的牛头。本义在杀作牲的牛羊类。此处义物色,选择。《诗·小雅·无羊》:“三十维物,尔牲则具。”《庄子·外篇》:“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左传·昭公三十二年》:“物土方,议远迩。”《周礼·地官·艸人》:“则物其地,图而授之。”“天下之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义即天下的所有物色选择,都发生存在于有可以物色选择的,就像我倡导提出的“道”。而这可供物色选择的又是从没有中发生、生长出来的。

 

今译:

对夏商以来的家天下,因私人占有而狼争虎斗的反思与反对,正是我提出和倡导“道恒无名”的“道”的起因和动力。面对处于强盛时期强大的私有化潮流,削减以弱化他,和供世人选择,就是我的“道”所能起到的作用。而物色和选择,都发生和存在于有供物色和选择的时候,当然,所有的有,都是发生起始于没有。

 

杂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