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隋唐诗歌中经常提及汉武帝时期所建的受降城呢

 阿庆1120 2018-01-10

我们在读隋唐诗歌尤其是边塞诗时有一个意象词经常映入眼帘——受降城,比如写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聂夷中曾在《胡无人行》中写到不读战国书,不览黄石经。醉卧咸阳楼,梦入受降城。以及江总《关山月》、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刘沧《边思》、敖英《塞上曲》等等都会时常提及受降城。那么受降城到底是何方神圣以至于会引得后世诗人那么推崇呢?它建于何时呢?是谁下令建造?建成之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么?

为什么隋唐诗歌中经常提及汉武帝时期所建的受降城呢

汉朝初年是汉弱而匈奴强,为了汉朝的长远发展,汉朝统治者曾与匈奴单于虚与委蛇,但到了汉武帝时期,经过几十年的休养生息,汉朝国力空前强盛,不甘于现状的汉武帝展开了对匈奴的反击,经过三次决定性的战役(河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匈奴强盛不复当年,匈奴帝国开始走向衰落,在此情况下,受降城应运而生。

为什么隋唐诗歌中经常提及汉武帝时期所建的受降城呢

公元前105年匈奴乌维单于去世,其子儿单于继位。儿单于继位以后,喜怒无常,特喜好杀人,又加上当年冬天匈奴遭遇大雪,牲畜多饥寒死,两相压迫之下,匈奴部众很是担心自己的命运。此时匈奴单于账下的一个左大都尉想杀死儿单于,然后率部众投降汉朝,于是他就派人向汉朝求援,以求汉朝的接应。

汉武帝得知消息后,就派遣公孙敖在塞外筑受降城,驻兵以接应左大都尉。因为经过当年的漠北之战,汉朝给予匈奴以致命的打击,为了避汉朝的锋芒,出现了“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的局面,此时汉朝在长城以北,漠北草原地带所建的受降城(蒙古国南戈壁省巴彦布拉格的瑙木冈县的巴音布拉格古城址)对想要投降的左大都尉而言,犹觉得离匈奴太远,他希望汉军能再深入一些。

为什么隋唐诗歌中经常提及汉武帝时期所建的受降城呢

于是汉武帝就派遣赵破奴率领2万余骑兵出朔方郡,至浚稽山以接迎左大都尉班师。不料正当左大都尉想暗杀儿单于时,事情败露,左大都尉反被儿单于所杀,儿单于得知此时汉朝正有一支部队前来接应左大都尉时,遂发兵攻打汉朝接应兵。赵破奴面对此种情况沉着应对,在反击胜利后向南退兵,不过在退到离受降城不远地方的时候,被8万匈奴骑兵所困,最后被俘虏,全军覆没。

此次汉武帝命令所建的受降城,因为此变故并未能真正接纳投降的敌人,但这是自西汉以来在文献所载中,唯一一座真正为接受敌人投降而建的受降城。此后随着汉朝国力的日渐强盛,以受降城为据点,越来越多的匈奴部众开始投降汉朝,到以呼韩邪单于为首的匈奴集团向汉朝请求归附后,匈奴外患基本平定,汉朝北疆几十年无战事。

为什么隋唐诗歌中经常提及汉武帝时期所建的受降城呢

到了隋唐时代,匈奴虽然消失于历史长河中,但又兴起了对中原王朝有威胁的突厥,此时诗人们为了寄托自己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情感,以受降城为题材的边塞诗歌创作就层出不穷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