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静秋:爱 文化抚顺

 问道轩 2018-01-10

    杨绛大师在《听杨绛谈往事》一书中提过一个词,叫“收脚印”,说人死后,要寻着来路把一生的脚印统统都收回来。这词用得妙。可是仔细一想,这收脚印可不是好玩的,一生走过的路太多了,尤其普通人,大都走的是重复的路:上班下班几乎每天都走那条街道,在相同的时间,遇到的也总是那些陌生的熟人,这些人在相同的时间走在相同的路线上,脚印重叠着呢,当然是各收各的喽。再有,我们一生当中有一些时间是与人同行的,与朋友、与家人、与自己爱的或者不爱的人走在一起,按杨大师的说法当然也是各自收各自的脚印,麻烦的是,经常出境的人,还要飘到国外去收自己的脚印,这可真有点累。

  始终在一起的脚印和各奔东西的脚印,都要收,哪个也无法被遗落,更无法逃脱,这真可谓是一种宿命。

(图片选自网络)

  人和人生活在一个时代,一个空间里。我看见了你,你看见了我。看见了又有或深或浅的各种情愫在,即使有再多的罅隙和不悦,也终要好过不遇见。毕竟,有事情发生过,人生从而多了层叠无尽感受——尽管地球一直就这样兀自转着转着……但生命因为爱或者不爱,拥有了更丰富的维度。

  上周,老妈又住院了。

  她老了,身体各种机能都在飞速衰退,现在任何一件普通的事情,在她那里,都变成千难万难力不从心的事情。就连大小便,都成了一件需要别人帮忙的大事。望着此刻坐在轮椅上默不作声的老妈,我泪如雨下,我想对她说,妈,你不用难过,即使你把大小便拉在了裤子里也不必这样自责,再比这更脏一些我也不会嫌弃你,因为我见过你年轻貌美的模样。

  我妈跟我说过,当年她把我送幼儿园的时候,心疼啊,眼泪止不住。现在,我终于理解了她的感受,今天,望着坐在那里沉默的老妈,我的眼泪也止不住,一直一直流……人生以这样奇诡的方式完成它自己的循环圆满,原来,不仅脚印要收,眼泪也是要还的。

                                                        我和谁都不争,

                                                     和谁我都不屑;

                                                      我爱大自然,

                                                      其次是艺术;

                                                      我双手烤着,

                                                      生命之火取暖;

                                                         火萎了,

                                                      我也准备走了。

  这是英国诗人蓝德的诗。这诗中对时间和生命的思考和眷恋,因了理性而更显洒脱。

  爱,是人与这个世界最真实的联系,通过它,人类了解自身无法回避的弱点和性格行为上无法克制的缺憾,但也正是通过它,人类发现自身潜在的无限力量,这力量让人追寻自由、懂得岁月、至死不渝。

  爱是温和的,也是残酷的,是明丽的,也是暗黑的,爱是极端的,但有时也是无奈的,因为你必须要屈从于时间、自然、命运。

  人能做的事情非常有限,对于你不能做的那些,我们就认了吧,服输,低头,就像对老妈的病和她最终要离开的事实。做那些自己能做的吧,善待身边的人,尽量去做吧。

  法国左翼思想家、哲学家安德烈·高玆在《致D情史》中这样对他身患绝症不久于人世的妻子多莉娜说:“很快你就82岁了,身高缩短了6厘米,体重只有45公斤。但是你一如既往的美丽,优雅,令我心动。我们在一起度过了58个年头,而我对你的爱愈发浓烈。在我的胸口,我重新感到一种空虚,惟有当你灼热的身体依偎在我怀里时,才能弥补这种空虚。”写下这情书之后,高玆追随妻子自绝而去。

  这是发生在2007年的事情,普通人的智商和情商都能理解得了这件事,但我们的心,会因为这种深刻的爱,瞬间颤抖。

  爱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因为爱,人类看清了这个世界,并通过它,确认了自身的存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