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准妈妈都想孕育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很多有过不良生育史的夫妇把“产前诊断”当成优生优育的“最后一道门槛”。但是产前诊断的范围很宽,每对夫妇的情况又是不同的,应当如何选择产前诊断技术,来帮助判断宝宝的健康情况呢? 遗传产前检查的“私人订制”(一) 江苏省人医产前诊断中心:王珏 为了更加形象地理解产前诊断的定义,我们先通过三个门诊遇到的病例来介绍产前诊断的大致流程: 病例一:孕妇邹某,29岁,停经20周,因血清学产前筛查21三体高风险来院咨询。通过复习停经史及孕期B超,提示胎儿实际孕周约18 周,重新评估21三体为临界风险,医生为她的胎儿制定了如下检查方案:
病例二:孕妇朱某,19岁,孕19周,因血清学产前筛查18三体高风险来院咨询。胎儿第二层次超声提示心内强回声点及轻度肾盂增宽,咨询过程中提到家族中有5人患有智力障碍,医生为她的胎儿制定了以下优生遗传检查方案:
病例三:孕妇陈某,31岁,孕2个月,因不良孕产史来院咨询。2015年曾分娩一女,足月小样儿,染色体检查未见异常,目前体格发育迟滞、智力发育一般。医生为她的胎儿制定了以下优生遗传检查方案:
通过以上三个病例,我们了解了,所谓的产前诊断,就是在出生前对胚胎或胎儿的发育状态、是否患有疾病等方面进行检测诊断,从而掌握先机,对胎儿可治性疾病,选择适当时机进行宫内治疗;对于胎儿不可治疗性严重致残致畸疾病,能够做到知情选择是否终止妊娠。 (图:羊水穿刺示意图) 在产前诊断中,为了保证诊断的准确性,有几点是医生需要向患者夫妇强调的: 针对胎儿的优生遗传检查,时效性是非常重要的,原因有:
(图:孕期B超检查) 产前诊断主要在为胎儿诊断哪些疾病呢? 产前诊断指对胎儿进行先天性缺陷和遗传学疾病的诊断,主要诊断两大类疾病:
目前可以检测的遗传性疾病分为四大类,按照检测由易到难,分别是染色体病(目前已知300多种)、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目前已知150多种)、单基因病(目前已知6000多种)、线粒体遗传病(目前已知的有限)。多基因病虽然也涉及多对基因与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是一些常见病和发育畸形,但是依靠遗传学技术是无法确诊的。 所以,咨询者一句简单的提问“胎儿是否健康?”其实是很难回答的。医生会尽力根据胎儿在宫内的表现和各类病史(包括家族史、生育史、环境致畸物接触史等),顺藤摸瓜寻找线索,对可疑疾病种类做出初步判断,然后量身制定一套产前诊断检查、随访计划。那么,有哪些产前诊断检查技术可以选择,它们分别有哪些优缺点呢,我们将在下一周与您继续讨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