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经乐器

 琼花舞罢清气来 2018-01-10

风清语文研究院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我国古代一种管乐器,也就是所谓的竹埙,是一种低音吹奏乐器。

据《周礼·郑玄注》:“篪,如管,六孔”;东晋郭璞注《尔雅》:“篪,以竹为之,长尺四寸,围三寸,一孔上出,寸三分,名翘,横吹之,小者尺二寸“,记载篪为6孔(包括上出孔)、底端封闭的一种横吹竹管乐器。从战国初曾侯乙墓出土的大小两件横吹竹管乐器来看,均与文献所述篪的特征相似,而与笛有异。篪,浑厚、文雅而庄重,是我国古代雅乐主要乐器之一。

琴瑟


据文献记载,伏羲(2400 BC-2370 BC)发明琴瑟。琴与瑟均由梧桐木制成,带有空腔,丝绳为弦。“琴瑟”二字均从“珏(jué)”。“珏”为“二玉相并之形”,意为“二玉相碰之声”,表示这是一种“玉声”即“悦耳声音”,而且是弹碰声响,暗示这不是通过气流发声,而是通过弹拨发声的乐器。琴初为五弦,后改为七弦;瑟二十五弦。由弦数可知瑟的体积比琴大。琴瑟的主要区别在于演奏的场合不同。琴用于在贵宾面前弹拨,客人不说话,全神贯注地看弹琴和听琴声。这是正式的音乐会场合。瑟用于背景音乐的弹奏。瑟被置于屏风后面,客人围着桌案坐,在音乐声中边闲谈、边吃喝。这是社交性场合。当然,琴与瑟可以联合起来演奏,琴在台前,面对宾客;瑟在台后;琴离客人近;瑟离客人远;琴师或是主人,或是美女;瑟师则可以是老年男子。古人发明和使用琴瑟的目的是顺畅阴阳之气和纯洁人心。所以琴瑟的发明时间是在2400 BC-2370 BC,发明地点在伏羲之都,今河南省淮阳市。


古代用陶土烧制的一种吹奏乐器,圆形或椭圆形,有六孔。亦称“陶埙”。埙是中国古代重要乐器之一。3000多年前,中国古代依据制造材料的不同,把乐器分为金、石、土、革、丝、竹、匏、木八种,称为八音。八音之中,埙独占土音。在整个古乐队中起到充填中音,和谐高低音的作用。


以土为之,六孔。——《说文》。字亦作埙。

埙箫管。——《周礼·小师》。注:“大如雁卵。”
调竽笙壎箎。——《礼记·月令》
伯氏吹壎,仲氏吹箎。——《诗·小雅·何人斯》
如壎如箎。——《诗·大雅·板》。注:“其声平下,与箎相谐。”

铜角


历史较久远,其起源与原始狩猎的巫觋等活动有密切关系。在史前及夏商时期,无论牛角还是陶角,均作为信号器具使用。 最初是用牛、羊角制成,新石器时代陶制角出现,后来进一步改用竹、木、皮革、铜等做成弯角状。角大约在汉代流入中原,在鼓吹乐中应用颇广,后世用于军中及卤簿(仪仗) 乐。它的形制在汉魏时期为曲形角。


唇簧气鸣乐器。号角用铜制故称。也称“铜号”、“吹金”、“铜号角”、“铜喇叭”,音色高昂、嘹亮。形态分两类:一种仿牛角,体弯;另一种直,作长锥筒形。古代宫廷仪仗乐盛用。唐代十部伎中,仅用于高昌伎。


唐·杜佑《通典·乐六》:“高昌乐”,“乐用答腊鼓一、腰鼓一、鸡娄鼓一、羯鼓一、箫一、横笛一、筚篥二、五弦琵琶二、琵琶二、铜角一、竖箜篌一、笙一。”
明清时期,铜角大都分两节衘套,演奏时,伸缩调音,也方便缩弄携存,有“大铜角”、“小铜角”之分,称“大号”、“二号”。于喇叭口作龙头饰者,则称“龙头角”或“亢龙角”。用于军事者称为“军号”。
至清代,在民间吹打乐和戏曲中所用的称“号筒”、“号头”、“嗐头”、“唔头”、“喇叭”等名。

骨笛


动物骨骼是远古先民制作生活器物的重要材料之一。进入文字记载的历史,随着人类物质文化的显著进展,骨制品已大为减少。“笛”字初写作“篴”,但部首均从竹,说明二字产生的年代,笛子早已采用竹类来进行制作了。甚至当时的人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曾经制造过骨笛。然而骨笛并没有因此而完全绝迹。


  自周代雅乐中用竹笛配器以来,古人制笛就常用竹,但偶尔也采用其他材料如铜、铁、银、瓷、玉等,骨亦其中之一,只是似更为罕见。笔者稽诸文献,有这样二例。一是晋代的猿骨笛。唐《酉阳杂俎》载:“昔晋时有人以猿骨为笛,吹之,其声清圆,绝胜竹笛。”一是明代的鹤骨笛。明《玉芝堂谈荟》卷八有冯海粟《鹤骨笛》诗一首,诗云:
  胎仙脱骨字飞琼,换羽移宫学凤鸣。
  喷月未醒千载梦,彻云犹带九皋声。
  管含芝露吹香远,调引松风入髓清。
  莫向岭头吹暮雪,笼中媒鸟正关情。


古代铜制响器和乐器。形体似钟而小,腔内有铜舌,摇之发声。


  铃是青铜乐器的原始形态,是中国最早出现的青铜乐器。多与马具、兵器伴随出土,可见早期当悬于车马或膝(古时无铃为旗,有铃为膝)。

《诗·周颂》中有:“龙膝扬扬,和铃央央。”形容军旅的气势,也说明铃的广泛应用。铙、钲、铎直到钟等古代青铜乐器,大体都可以视为是铃的发展。而铃本身的用途也逐渐多样起来,后来最常见的则为大型建筑物上的风铃。如《宋史·礼志》载:“门不设戟,殿角皆垂铃。”

  铃在后世的发展、演化层出不穷,除作为伴奏乐器外,比较有代表意义是藏传佛教中的法器,铸造规范而精美。

  考古发现的其他形式的铃有车铃、执铃、狗铃等。

  车铃,即鸾,置于轭顶上,其状为一镂空的圆球,内含一小石,周边有环,下有一柄连铸一扁方銎,此扁方銎即套于轭上。

  执铃,用于祭祀,
《周礼·春官·巾车》:“大祭祀,鸣铃以应鸡人。”这种用于祭祀的执铃很少见,山西石楼出土有一例,长柄深腔,腔狭而圆,腔外及柄上套铸多个金舌,应该是用于宗教祭祀的铃。

钮钟


金类击奏乐器,为编钟的一种类型。

合瓦形钟体,凹弧状于,平舞,舞上置钮以直悬击奏,一钟双音。1978年出土于河南淅川下寺1号墓的钮钟是春秋晚期作品,全套一共9件,形制相同,大小相次。通高11.75—21.52厘米,重0.781—2.265公斤。


 春秋晚期钮钟为一套九件,1978年出土于河南淅川下寺1号墓。形制相同,大小相次。通高11.75—21.52厘米,重0.781—2.265公斤。钟体呈合瓦形。钟的顶部有一长方形竖环钮,上饰蟠螭纹。篆间有乳钉36枚,每面18枚,隧部有4个相向的蟠螭纹组成的纹饰。该钟内铸有铭文,器主的名字被铲。看来该钟原本不是该墓的墓主所有,可能是在某一次战事中被楚国所得。该钟保存完好,音质准确。音域为两个八度音阶以上,其音阶为七声音阶,基本上相当于现在的G大调。这是我国目前出土的钮钟精品之一。


一种中国古乐器,大铃,形如铙、钲而有舌,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用的。

盛行于中国春秋至汉代。木铎。铃铎。铎舞。中国古代铜制打击乐器。多用于军旅。其形制略近于甬钟,但比钟小。柄短而呈方形。体腔内有舌或无舌。有舌者可摇击发声。舌分铜制与木制两种。铜舌者为 金铎,木舌者为木铎。《左传·襄公十四年》:“故《夏书》曰:‘ 遒人以木铎徇于路’”。注:“遒人,行令之官也。木铎,木舌金铃”。


击奏体鸣 乐器。中国古代 打击乐器。铜制。


钲,击奏体鸣 乐器。钲是古代行军的 乐器,也称“ 丁宁”,形似钟,有长柄,使用时口朝上,以槌敲击,盛行于春秋时期南方诸国。从文物考古可以看到,钲在汉、魏、晋时期的行军仪仗中仍很流行。 中国古代 打击乐器。铜制。钲的形体似铙,较铙狭长,而比铙高大和厚重,考古界俗称为大铙。钲为军中发布信号、约束步伐之用。

《诗经·小雅·采岂》曰:“钲以静之,鼓以动之。”故与铙的功用相同。

甬钟


周代青铜乐器,属打击乐器类,合瓦形结构,因最上面的平面'舞部'之上立有'甬柱'而区别于舞部上立有悬钮的钮钟而得名。


甬钟主要分成以下几部分,舞部(甬钟最上端的平面),篆部(甬钟立面中部狭长条状区域),钲部(篆部两侧),鼓部(篆部下方),枚(钟面上的乳丁状突起),铣(钟下两角)西周甬钟五音缺商,表现出周人对殷商的否定态度,甬钟按大小,从音乐性能上考虑,大钟发出的声音震荡时间长,因此不专设敲击点,而小钟则往往在鼓部设置敲击点,因此甬钟往往有音高准确的正鼓音和侧鼓音。其前身是商铙.甬钟我国已经发现多套,西周甬钟知名的有柞钟,晋侯苏钟,虢季钟,虢仲钟,尤其是晋侯苏钟,有铭文,证明此钟的确是代代相传,其铸造年代从西周早期一直延续到西周晚期。甬钟这一器形在西周灭亡以后并未随之消失,在春秋战国时期继续沿用发展,后来著名的秦公钟,曾侯乙钟里面还有还有甬钟。


春秋时甬钟23件,勾2件,共25件。甬钟钟体较长,作合瓦形,正面饰较粗花纹,反面仅有枚。现藏于武穴市博物馆。


古乐器,奏乐时表示节拍的大钟。


镛,大钟谓之镛。——《说文》

笙镛以间。——《书·益稷》

虡业维枞,贲鼓维镛。——《诗·大雅·灵台》


庸又叫做铙,分单铙和编铙两种,一般用青铜制成,铙器表面纹刻虎面纹、象面纹等,十分奇特诡异。这种乐器的音色,用《那》诗原文来说是“庸鼓有斁(yì)”,意思是说它和青铜鞉鼓一起演奏,声音铿锵有力,洪亮无比。这种声音正好可以强化商王那番自卖自夸,表达后代对先辈神灵非常虔诚和敬重。

玉磐


打击乐器,悬挂在空中。在音乐高潮的时候,用棍棒突然敲击玉磐,可以起到停顿和提示的作用。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接下来祭祀的主角王公贵族要发话了。


商王说:“于赫汤孙,穆穆厥声。”这是商汤的子孙说自己现在身份显赫,全都是老祖宗的功劳。有了您开国,我们才当得了王;有了您开国,我们才能在这里殷勤祭祀您;有了您开国,我们才能在这里给您开音乐会,让您听上波澜起伏的乐音。


用骨头制成的。

“嘒嘒管声,既和且平。”

管乐器是吹奏乐器,声音比较低沉,有点像是大人闷气忍哭的声音,但它和前面鞉鼓的洪声一搭配,就形成了协音,使得音乐风格趋于平和。


这可不是葬礼仪式上西乐队的那些金属长短管,其形制类似于中国传统乐器笛或箫。不过,商代考古遗址出土的管乐器主要是石头做的。但这件乐器,其材质就是有名的新疆和田玉。

鞉鼓


祭祀音乐会最先上场的是上面这件乐器,叫做鞉鼓。两个身材矫健的男子背对背跪地,歪着头,双手托起圆滚滚的青铜鼓。鼓身刻有神秘的兽面纹,鼓顶两只异兽相背而立,眼神凶猛逼真。


这样一件足以威震神鬼的乐器,却具有雄阔的气场。《那》诗开篇就说:“猗(yī)与那与,置我鞉鼓。奏鼓简简,衎(kàn)我烈祖。”猗那就是说由鞉鼓引领的乐器队伍气势浩大,声音洪亮沉着,这种声音风格是专为烈祖成汤设计的。也许是因为商汤性格豪迈,或贡献卓著,所以音乐家们才以轰隆隆的鼓声开场。

西周克鎛


西周青铜器。

西周厉王时期的打击乐器。椭圆体,上部钮由透雕夔纹组成,镈身有透雕连环夔纹组成的棱脊,腹部饰双龙组成的兽面纹。造型浑厚庄重,纹饰繁茂精美。鼓部有铭文16行79字,记载周王召见赏赐克(做器人)车马之事。与克鼎、克盨等同为一人所作。此镈是西周青铜乐器中的重器,享誉海内外。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任家村出土,工部侍郎张翼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在北京琉璃厂购得珍藏,其子张叔诚于1981年捐献。

现藏天津博物馆。

方响


又称方晌、铜磬。


  古磬类打击乐器。由十六枚大小相同﹑厚薄不一的长方铁片组成﹐分两排悬于架上。用小铁槌击奏﹐声音清浊不等。创始于南朝梁﹐为隋唐燕乐中常用乐器。

  方响始于南北朝梁代(502—557)。《旧唐书·音乐志》:“梁有铜磬,盖今方响之类。方响。以铁为之,修八寸,广二寸,圆上方下。架如磬而不设业(乐器架子横木上的大板),倚于架上以代钟磬。”又据唐方干《新安殷明府家乐方响》:“葛溪铁片梨园调,耳底丁东十六声”;唐牛殳《方响歌》:“长短参差十六片,敲击宫商无不遍”。可知唐代方响由“圆上方下”、大小不一的十六块铁片组成。用于宫廷燕乐。

方响歌
  年代:唐 作者:牛殳
  乐中何乐偏堪赏,无过夜深听方响。缓击急击曲未终,
  暴雨飘飘生坐上。铿铿铛铛寒重重,盘涡蹙派鸣蛟龙。
  高楼漏滴金壶水,碎电打著山寺钟。又似公卿入朝去,
  环佩鸣玉长街路。忽然碎打入破声,石崇推倒珊瑚树。
  长短参差十六片,敲击宫商无不遍。此乐不教外人闻,
  寻常只向堂前宴。

  夜闻方响
  作者:雍陶 朝代:唐 
  方响闻时夜已深,声声敲著客愁心。
  不知正在谁家乐,月下犹疑是远砧。

羯鼓

一种出自于外夷的乐器,据说来源于羯族。 羯鼓两面蒙皮,腰部细,用公羊皮做鼓皮,因此叫羯鼓。它发出的音主要是古时十二律中阳律第二律一度。古时,龟兹、高昌、疏勒、天竺等地的居民都使用羯鼓。


南北朝时经西域传入内陆,盛行于唐开元、天宝年间。据唐·南卓《羯鼓录》记载,其“如漆桶,山桑木为之,下以小牙床承之。击用两杖……杖用黄檀、狗骨、花椒等木。……棬用刚铁,钢当精炼,棬当至匀。”其名又称“两杖鼓”。

  羯鼓处在都昙鼓、答腊鼓(都昙鼓,形状比腰鼓小。答腊鼓,指揩鼓)之下,在鸡娄鼓之上。羯鼓是用山桑木围成漆桶形状,下面用床架承放,用两只鼓槌敲击。羯鼓的声音急促、激烈、响亮,尤其适用于演奏急快节奏的曲目,可以在战场上用于战鼓为战士搏击助威。同时也可在高楼上玩赏风景时演奏,时值明月清风,鼓声凌空可以传的很远,特性与其他乐器差异很大。

 唐朝时,很多人喜爱且擅长羯鼓。唐玄宗便是其中之一,他常说:「羯鼓是八音的领袖,其它乐器不可与之相比。」并作鼓曲《秋风高》,每当秋高气爽,即奏此曲。当时的宰相宋□深爱声乐,尤其擅长敲击羯鼓,他对玄宗说:「击鼓时,如果能够头做到『头如青山峰,手如白雨点』,便是击羯鼓的能手。」是说击鼓时头不能动,且下手急促,就像急雨一样。音乐家李龟年也善击羯鼓,一次,唐玄宗问他打断了多少根鼓杖,李龟年说:「臣已打折了五十只鼓杖。」唐玄宗说:「你不算特殊,我已经打折了三立柜了。」

 觱篥

也称管,古代管乐器之一种,多用于军中。流行于我国北方。


  它的管身是木制的,上面开有八孔(前七后一)。管口插一苇制的哨子而发音。管也分大、中、小三种,以及双管和加键管。大的管约33厘米长,中的24.5厘米长,小的18厘米长。大管比小管低四度,音色高亢,在北方管乐中常常用于领奏。

《北史·高丽传》:“乐有五弦、琴、筝、筚篥、横吹、箫、鼓之属,吹芦以和曲。”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筚篥本名悲篥,出於边地,其声悲亦然,边人吹之,以惊中国马云。”

李颀《听安万善吹筚篥歌》,诗中写道:
  南山截竹为筚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流传汉地曲转奇,凉州胡人为我吹。
  傍传闻者多叹息,远客思乡皆泪垂。
  世人解听不解赏,晨飙风中自来往。
  枯桑老柏寒飕飀,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箜篌

是十分古老的弹弦乐器,最初称“坎侯”或“空侯”,在古代除宫廷雅乐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箜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音域宽广、音色柔美清澈,表现力强。从十四世纪后期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箜篌名曲代表有《高山流水》 、《蕉窗夜雨》 、《湘妃竹》 、《清明上河图》、 《孔雀东南飞》。


箜篌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史记·封神书》:“于是塞南越,祷祠太一,后土,始用乐舞,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唐代杜佑《通典》:“汉武帝使乐人侯调所作……今按其形,似瑟而小,七弦,用拨弹之如琵琶也。”此属琴瑟类的卧箜篌。从甘肃省嘉峪关魏晋墓砖书看,其面板上没有品柱。竖箜篌,汉代自西域传入,后被称为“胡箜篌”。《隋书音乐志》记载:“今曲项琵琶、竖头箜篌之徒,并出自西域,非华夏之乐器。”


 《李凭箜篌引》 

  唐·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叫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琵琶

又称“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意即枇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批把”。在古代,敲、击、弹、奏都称为鼓。当时的游牧人骑在马上好弹琵琶,因此为“马上所鼓也”。大约在魏晋时期,正式称为“琵琶”。


琵琶由历史上的直项琵琶及曲项琵琶演变而来,据史料记载,直项琵琶在我国出现得较早,秦、汉时期的“秦汉子”,是直柄圆形共鸣箱的直项琵琶(共鸣箱两面蒙皮),它是由秦末的弦鼗发展而来的。“阮咸”或“阮”是直柄木制圆形共鸣箱,四弦十二柱,竖抱用手弹奏的琵琶。晋代阮咸善奏此乐器,故以其名相称,即今天的阮。

南北朝时,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曲项琵琶由波斯经今新疆传入我国。曲项琵琶为四弦、四相(无柱)梨形,横抱用拨子弹奏。它盛行于北朝,并在公元6世纪上半叶传到南方长江流域一带。

在隋唐九、十部乐中,曲项琵琶已成为主要乐器,对盛唐歌舞艺术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从敦煌壁画和云冈石刻中,仍能见到它在当时乐队中的地位。

到了公元五、六世纪随着中国与西域民族商业和文化交流的加强, 从中亚地区传入一种曲项琵琶, 当时称作'胡琵琶'。 其形状为曲颈, 梨形音箱, 有四柱四弦,很像目前在阿拉伯国家常见的乌特琴(Oud 或 Ud)或古波斯的巴尔巴特琴(Barbat)。横抱琵琶用拨子演奏。 现代的琵琶就是由这种曲项琵琶演变发展而来的。

 琵琶有十二种定弦法,常用定弦为 A、d、e、a 。六相二十八品的琵琶音域 A-g3。右手有弹、挑、夹弹、滚、双弹、双挑、分、勾、抹,摭、扣、拂、扫,轮、半轮等指法,左手有揉、吟、带起、捺打、虚按、绞弦、泛音、推、挽、绰、注等技巧。可演奏多种和音、和弦。广泛应用于民族乐队和多种地方戏曲、曲艺伴奏。著名乐曲有《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汉阳月夜》、《阳春白雪》、《月儿高》。


笙,簧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诗经·雅·鹿鸣》


笙,是我国古老的簧管乐器,一般用十三根长短不同的竹管制成,用于吹奏。它由笙簧、笙笛、笙斗三个部分组称,由笙簧振动引起笙笛内的空气振动而发音。乐队中经常使用的是二十一簧和二十四簧高音笙。在传统器乐和昆曲里,笙常常被用作其它管乐器如笛子、唢呐的伴奏,为旋律加上纯四度或纯五度和音。



簧:乐器中用以发声的薄片。簧,笙、竽皆谓之簧。――《正字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