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人将中国和印度进行对比,说中国发展快是因为中国制度优越,印度发展慢是因为他们的低效的民主制度导致的。我一直就不同意这种观点,在读了《国家的常识》(我上篇文章介绍过了)这本书之后,我更坚定了自己的看法:不是民主制度导致了印度的落后,相反,如果印度没有建立民主制度,它只会比现在更糟。民主制让一个十分复杂的国家保持统一的同时还充满了活力。而且,目前的印度正在加速发展中,小看它是目光短浅的表现。
说印度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国家一点都不为过。在古代,印度半岛保持大一统的时期同中国没法比,它大多数时候都是处于分裂状态。现代印度是一个相当年轻的国家,年轻得它至今都在塑造统一的印度民族意识的路上。民族、宗教、种姓、阶级的差异无处不在,让这样一个庞大但差异巨大的国家保持统一,本身就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但印度做到了,而且越做越好,这是很难得的。与此相对应的,是曾经看似很统一的苏联帝国崩溃了,南斯拉夫也土崩瓦解了。
印度目前还是穷国,但这样一个国家,建立了运行还算正常的民主制,本身就很令人惊叹——到目前为止,建立了较为成功的民主制的国家都是发达国家。当然,印度的政府还充斥着腐败,也比较低效,但这并不能说印度的民主是假民主。实际上,19世纪的美国政府也是比较腐败的。民主制也得有个发展过程嘛。
在印度,民主制度实际上起到了粘合剂的作用。在这一制度下,印度的各个族群,通过和平的方式进行互动和竞争,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形成共同体归属感。与此相对应的是,苏联和南斯拉夫通过强力维持了国家统一,一旦这种力量削弱或消失,各族群之间的矛盾就突出出来了,想压都压不住。几十年看似坚固的统治都未能实现民族融合,这两个国家也蛮失败的。
印度独立也有几十年了,为什么至今还比较落后呢?一个原因是其复杂的国情造成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印度曾经长期实行计划经济(或者叫“统制经济”)而不是自由市场经济。印度的第一任总理尼赫鲁信奉“民主社会主义”,在印度推行国有化政策,建立了很多生产管理部门,管理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当时的印度还建立较高的贸易壁垒,保护所谓的民族工业,而实际上这导致了印度工业的低效。从1950年到1980年,印度的年均增长仅为1.3%,低于其他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长率的一半,被经济学家戏称为“增长的印度速度”。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印度才开始了向自由市场经济的改革,而这比中国晚了十多年。
目前的印度发展速度较快,能够达到8%以上。印度在计算机等高新技术产业走在世界前列,它甚至还向美国等发达国家输出了不少IT精英。印度的影视业也比较发达,拍出了诸如《贫民窟的百万富翁》、《三傻大闹宝莱坞》、《阿育王》、《摔跤吧,爸爸!》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电影。
无庸诲言,印度在总体上还比较贫穷,还存在很多问题(族群、种姓矛盾、政府腐败、贫富分化、教育问题、妇女权利问题等)。但相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问题会逐渐得到解决。而其制度上的优势和潜力,也可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发挥出来。总之,我们不能小看了印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