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粱的概况简介与起源

 南郭老生 2018-01-10

高粱(SorghumBiocolorL.Moench,2n=2X=20)属于禾本科(Gramineae)高粱族(Andropogoneae)高粱属(Sorghum),是全球重要的旱粮作物之一,在非洲、亚洲、大洋洲和美洲的105个国家和地区均有种植,每年大约种植4.2×107hm2,其主产国有美国、尼日利亚、印度、墨西哥、苏丹、中国、澳大利亚和阿根廷。

其中,美国年种植面积约为402hm276%用于饲料业和饲料出口。高粱抗旱、耐盐碱和瘠薄土壤,具有在恶劣的环境下生长的能力被称为“作物中的骆驼”,对世界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粮食饲料安全及畜牧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高粱是人类栽培的最古老作物之一,而且是较早受到人工选择进化影响的作物之一。较早受到人工进化的影响,形成了较多的类型,因此,高粱属的起源与进化也相对复杂。1882年,Condolle首次提出高粱起源于非洲,因为非洲是高粱种变异最多的地方。根据埃塞俄比亚存在的野生高粱、高粱栽培类型及生态型推断,埃塞俄比亚是高粱首要的起源中心,也是其多样性中心。而关于中国高粱的起源问题,多年来一直有不同的说法,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学说:一是外来学说,由东非经中东、南亚的印度,或“丝绸之路”传入中国,认为我国历史早期没有这种作物。对于“外来说”,中国学者也提出了类似看法,胡锡文肯定高粱是外来的,认为在先秦和两汉的文献中,既无蜀黍的记载也无高粱的叙述。二是中国本土起源学说。最早原苏联植物学家瓦维洛夫(VavilovNI)根据高粱的独特性状和广泛用途,指出“高大之蜀黍为中国之原产”。50年代以后,中国陆续出土了一些重要高粱文物,许多学者结合考古发掘材料和甲骨文、金文等资料认为我国有可能是高粱的原产地之一,论定我国最早的高粱栽培可上溯至新石

器时代,商、周时期继续栽培,两汉时期由中原传入东北。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Li等利用SSR分子标记法,分析了185个中国高粱地方品种和70个分别来自非洲、东亚、北美洲代表着不同类型的国外高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中国高粱与国外高粱遗传差异不明显,基本属于一个亲本系统,这是首次从分子水平研究中国高粱的起源,初步证实了中国高粱不是本土起源而是非洲起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