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已经过去,要说这一年什么东西让你印象最深刻,“房价”至少可以排名前三。 从上半年的均价不到5000元,到年末均价逼近8000,这个涨幅害苦了还没买房的购房者,让普通老百姓大呼伤不起。 从最近开盘的几个楼盘来看,毛坯房最高的也能卖到8000以上了,很多年轻网友不由得质疑:绵阳房价直追成都,经济实力却只有别人的零头,如何留得住人才? 从理性角度分析,在一二线城市奋斗的年轻人,无力承受高昂的房价, 但至少还有更高的发展机遇和环境,租房居住尚能接受。 但回到绵阳这样的三四线城市,待遇低一大截不说,还是赶不上房价速度,那真是没有可留恋的了。 从中国人口迁移的趋势来看,本来人口就持续地向大城市集聚,三四线人口持续流出的局面非常明显。 无优势产业支撑的高房价,不但不会“凸显”城市的经济实力,反而会让本来就严重的人才短板更加严重。 安得广厦千万间,没有安居,哪来乐业。 吐槽完了,说正事。 绵阳房地产市场的非良性发展,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2018年1月5日,绵阳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动员会在市委党校厚德楼学术报告厅召开。 这次整治工作由绵阳市住建局牵头,市住建局、市工商局、市发改委、市物价局、市公安局、各县市区(园区)住建部门等成立专项小组,展开为期半年的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 既然叫整治,说明这个市场出了问题。 而房价只是问题映射出来的一方面,剥开房价,我们肉眼能看到的问题有哪些呢? 举几个例子: 预收排号费、入户费的问题。 绵阳早在2012年就发文,要求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前,不得向购房者收取排号登记费、诚意金、认购费和办理指定房产项目的会员制、VIP卡”等任何含有预订款性质的费用。 排号费收得越多,销售底气越足,价格预期越高…… 但多年过去了,这个问题仍然是问题; 比如延期开盘的问题。【绵建局发[2012]36号】文件明确规定,开发企业应当在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10日内,一次性将全部房源按预售方案申报价格公开对外销售,不得分批、分次销售。 事实上,延期销售,分批、分次销售仍然是问题; 还比如中介机构发布虚假房源的问题、违规收取押金的问题、哄抬房价的问题…… 客观地说,虽然房价上涨不全是他们的错,但说推波助澜是一点也不为过的。 这次的专项整治,重点就是围绕以上问题展开。 专项整治从2018年1月5号启动,先各企业自查(是否有不按照价格规定执行,一房一价,收费项目公示等),然后在开展清查工作。 整治的重点包括: 房地产开发商未取得预售许可证不能收取排号费、入会费等任何费用,取得预售许可证之后10日内未进行出售。 商品房必须明码标价,没有一次性公开销售房源,没有严格按照申报价格明码标价进行销售都属于违法行为。不能哄抬房价,捏造散布虚假价格信息,标价内容与实际不符误导消费者,涉嫌价格欺诈。 未登记的中介或开发商也将依法查处,发布虚假房源、乱收取押金都将集中查处,并公开结果。 住建局表示,对于本次房地产专项整治工作将落实责任、公开结果、集中查处、高度重视、加强检查,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整治过程中及结束后,还将对本次房地产市场专项整治进行总结公示。 整治效果如何?执行上是否会打折扣?关于这次专项整治工作,淘先生将和你一起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