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易》基础概念(二) | 八卦

 书蠹之家315 2018-01-11

                                                      讲解:清和

 

在讲八卦之前,先简单介绍一下五行,因为我们经常一听说“阴阳”,马上就想到了“五行”。阴阳五行观是中国本土最基本的宇宙本体论和生成论。

首先我们要知道,《周易》这部书里面,丝毫没有五行观念。

“阴阳”观念和“五行”观念的产生各有渊源,虽然现在有学者认为,五行观念在尧舜时期就产生了,但实际上能够明确找到经典出处的还是《尚书·洪范》: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尚书·洪范》这篇文章,古代学者认为是商纣王的叔父箕子在周革商命之后对周武王说的,现代有学者认为“五行”是从商朝后期“五方”(东南西北中)的观念与殷商卜筮文化结合所演化出来的。因此,就算是比较保守地说,“五行”观念应该在商朝后期就已经初具雏形了。

所谓“五行”观念的基本雏形,就是:

(1)  以木、火、土、金、水为宇宙生化的基本元素,无处不在,而且彼此循环生克,保持动态平衡。

(2)  “木、火、土、金、水”比相生、间相克,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金克木,水克火。”

一般认为,基本定型的“阴阳观念”与基本定型的“五行观念”结合成基本定型的“阴阳五行观念”大概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代表人物、著作为邹衍和《黄帝内经》等,最晚到战国后期,“阴阳五行观念”就已经和宇宙生化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人体运行规律都结合起来了,甚至形成了在当时富有影响力的阴阳五行学派。

虽然“五行观念”早在战国后期已经为人熟知,“八卦观念”也最迟在东周时期已经为人熟知,但从现存文献来看,“五行”和“八卦”两种观念在汉代之前,并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直到西汉元帝时的著名易学家京房(公元前77—前37年)发明的“八宫卦”和“纳甲筮法”两种学说的形成,“阴阳”、“八卦”和“五行”三者才密切结合起来。其后阴阳、五行、八卦观念逐渐渗透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尤其是百姓们觉得非常神秘的堪舆学(风水)、四柱命理(八字)、纳甲筮法(六爻)等术数文化。当然,这是另一个专门之学,此处点到即止。

 

现在我们来正面认识“八卦”。

 

八卦

 

▅▅▅▅▅            ▅▅  ▅▅

▅▅▅▅▅            ▅▅  ▅▅

▅▅▅▅▅            ▅▅  ▅▅

乾三连                  坤六断

 

 

▅▅  ▅▅            ▅▅▅▅▅

▅▅   ▅▅            ▅▅  ▅▅

▅▅▅▅▅            ▅▅  ▅▅

震仰盂                 艮覆碗

 

 

▅▅▅▅▅            ▅▅  ▅▅

▅▅  ▅▅            ▅▅▅▅▅

▅▅▅▅▅            ▅▅  ▅▅

离中虚                 坎中满

 

 

▅▅  ▅▅            ▅▅▅▅▅

▅▅▅▅▅            ▅▅▅▅▅

▅▅▅▅▅            ▅▅  ▅▅

兑上缺                巽下断

 

 

八卦: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这些“三爻卦”,以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为代表,古代学者都认为是伏羲所画的,虽然他们并没有为这种说法留下明确的证据,虽然我们今天都很怀疑,但同样也提出不什么有力的证据来证明不是伏羲所画,所以应当继承传统观念,也认为是伏羲所画。

为了方便初学者(包括蒙童)对八卦卦象的记忆,古人根据八卦的形状做成了歌诀,比如,朱熹的《周易本义》所记载的这个《八卦取象歌》:“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将其背诵下来,确实对初学者迅速记住卦形很有帮助。

 

关于“八卦”,我们首先要了解并记住八卦的“卦象”和“卦德”。

八卦卦象:

卦代表“天”,卦代表“地”;

卦代表“雷”,(xùn) 卦代表“风”;

卦代表“水”,离卦代表“火”;

(gèn) 卦代表“山”,卦代表“泽”。

 

八卦卦德:

乾德为“健”,坤德为“顺”;

震德为“动”,巽德为“入”;

坎德为“陷”。离德为“丽”(附着);

艮德为“止”,兑德为“说”(喜悦)。

 

当然,“八卦”本质上是一种动态流转的“象思维”,所以,上面所说的“卦象”和“卦德”只是最基本的象征,除此之外,《说卦传》里保留下来的卦象和卦德还有很多:

乾,健也。坤,顺也。震,动也。巽,入也。坎,陷也。离,丽也。艮,止也。兑,说也。
  乾为马,坤为牛,震为龙,巽为鸡,坎为豕,离为雉,艮为狗,兑为羊。
  乾为首,坤为腹,震为足,巽为股,坎为耳,离为目,艮为手,兑为口。
  乾为天,为圆,为君,为父,为玉,为金,为寒,为冰,为大赤,为良马,为老马,为瘠马,为驳马,为木果。
  坤为地,为母,为布,为釜,为吝啬,为均,为子母牛,为大舆,为文,为众,为柄,其于地也为黑。
  震为雷,为龙,为玄黄,为旉,为大途,为长子,为决躁,为苍筤竹,为萑苇。其于马也,为善鸣,为足,为作足,为的颡。其于稼也,为反生。其究为健,为蕃鲜。
  巽为木,为风,为长女,为绳直,为工,为白,为长,为高,为进退,为不果,为臭。其于人也,为寡发,为广颡,为多白眼,为近利市三倍,其究为躁卦。
  坎为水,为沟渎,为隐伏,为矫輮,为弓轮。其于人也,为加忧,为心病,为耳痛,为血卦,为赤。其于马也,为美脊,为亟心,为下首,为薄蹄,为曳。其于舆也,为多眚,为通,为月,为盗。其于木也,为坚多心。
  离为火,为日,为电,为中女,为甲胄,为戈兵。其于人也,为大腹。为乾卦,为鳖,为蟹,为蠃,为蚌,为龟。其于木也,为科上槁。
  艮为山,为径路,为小石,为门阙,为果蓏,为阍寺,为指,为狗,为鼠,为黔喙之属。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兑为泽,为少女,为巫,为口舌,为毁折,为附决。其于地也,为刚卤。为妾,为羊。

这么多卦象、卦德纷繁复杂,许多地方彼此之间也似乎没有什么逻辑可言,因此,对于初学者而言,我们可以暂时将其“束之高阁”。以后如果想要学习“梅花易数”的话,可以将这些卦象和后世一些易学家所造的很多卦象都搜集起来作系统了解。

 

对于“八卦”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一点现在就必须掌握。那就是《说卦传》里谈到的“乾坤生六子”的概念:

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巽一索而得女,故谓之长女。坎再索而得男。故谓之中男。离再索而得女,故谓之中女。艮三索而得男,故谓之少男。兑三索而得女,故谓之少女。

 

为了初学者直观起间,我们现在按照这个说法,重新将文字配图如下:

 

乾坤生六子

 

▅▅▅▅▅            ▅▅  ▅▅

▅▅▅▅▅            ▅▅  ▅▅

▅▅▅▅▅            ▅▅  ▅▅

乾(父亲)             坤(母亲)

 

 

▅▅  ▅▅            ▅▅▅▅▅

▅▅  ▅▅            ▅▅▅▅▅

▅▅▅▅▅            ▅▅  ▅▅

震(长男)              巽(长女)

 

 

▅▅  ▅▅            ▅▅▅▅▅

▅▅▅▅▅            ▅▅  ▅▅

▅▅  ▅▅            ▅▅▅▅▅

坎(中男)             离(中女)

 

 

▅▅▅▅▅           ▅▅  ▅▅

▅▅  ▅▅           ▅▅▅▅▅

▅▅  ▅▅           ▅▅▅▅▅

艮(少男)             兑(少女)

 

 

左边四个卦为“阳卦”,右边四个卦为“阴卦”。

卦是由下往上画的,代表事物从下往上生长(比如种子在土中生根、发芽、长茎,开花、结果),震卦的初爻(最下面那一爻)为“阳爻”,所以代表长男;坎卦的二爻(中间那一爻)为“阳爻”,所以代表中男;艮卦的上爻为“阳爻”,所以代表少男。四个阴卦依此类推。将这些记住,也是初学者所必须的,尤其是将来要学纳甲筮法等占卜方式的话,更是如此。

 

有人可能会问,从“卦象”(卦的形状)来看,怎么能看出左边四个卦为阳卦、右边四个卦为阴卦呢?

这就涉及到了另一个易学专业名词:“卦主”。所谓“卦主”,就是指“一卦之主”,对这个卦起决定作用的那一爻为“卦主”。

那么,三画的卦(八卦,也叫八经卦)和六画的卦(六十四卦,八卦两两重合,形成六十四卦,所以也叫六十四覆卦),具体到每一个卦,到底哪一爻最重要呢?古往今来的许多易学家都根据自己的易学体系提出了各种各样的“卦主”学说。由于这个问题非常专业,只有和学习深入的人才能讲得稍微清楚一点,所以这里也存而不论。只简单地先说其中一种,即“以少为贵”:

左边四个卦,乾卦三爻都是阳爻,它是阳卦就不用说了。另外三个卦中,每一个卦都是一个阳爻、两个阴爻,按照“以少为贵”(帝王只有一个,而百姓有无数个)的观念,就以“阳爻”为卦主,说它们是“阳卦”。四个阴卦的情况也依此类推。

关于“八卦”的内容,今天暂时先讲这么多,“先天八卦图”与“后天八卦图”等与八卦相关的易图,我们下一次再讲,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提前预习。

 

另外,有人可能会问,我们日常生活中说某人很“八卦”,这个“八卦”与《周易》中的“八卦”有什么关联吗?为什么我了解了这么多关于“八卦”的易学常识,还是想不通其中有什么关联?

关于这个问题,首先我想说的是,我也没有做过专门的考证与研究。在这里只能提供一些个人的初步思考,供大家参考:

当我们说一个“很八卦”或者“八卦消息”,意思是说这些消息都是非正式渠道发布的小道消息,比如从各种闲话聊天中传出来的流言蜚语,虽然不真实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但未必就一定不是真实的,而且“八卦消息”的版本也很多,虚虚实实、是是非非常常让人意兴盎然而有莫知所从。这种“八卦”的意思与《周易》中的八卦到底有什么关联呢?

 

我现在试着探讨一下:

(1)由于《周易》中的八卦总让人感觉很神秘,八卦的各种卦象又很多,深奥微妙又纷繁复杂,让外行人很看不懂,也莫知所从,可能一开始人们提出“八卦消息”这个词的时候,就是因为《周易》带给人的这种感受,所以借用了“八卦”这个词。

(2)“八卦消息”往往都以某一个人或某一件事为核心,《周易·系辞上传》中说:“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到底什么是太极、什么是两仪、什么是四象、什么是八卦,很想知道的外行人统统都看不懂,只是知道事情就是这么有原有委、有板有眼地一步一步在发展变化,所以“八卦消息”也是指人们对某个人或某件事口口相传甚至以讹传讹,以至于一天一个版本、一个人一个版本,让人都摸不着头脑,分不清真假虚实。

(3)“八卦消息”虽然可以泛指关于各行各业各类人群的所有新闻消息,但大多是指“娱乐新闻”中的“男女之事”,很可能一开始具体指称的就是关于某些著名男女之间的民间传闻、小道消息。这一点也跟《周易》能关联上,《周易》最核心的基础概念就是代表男女的“阴阳”,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阴阳(男女)生化出来的。另外,我们也发现,日常生活中某人“很八卦”的话,此人大多比较有灵气、思维比较活跃、想得比较多、接触的人和事也比较多,感应能力变化能力都比较强,这些也都与《周易》八卦所符示的动态流转的“象思维”能内在关联起来。

暂时就只想到这么多,仅代表个人观点,或与《周易》无关。

如果哪位同仁对这个问题有比较专深的研究,恳请不吝赐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