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番茄栽培技术

 A鸟瞰世界 2018-01-11

1.育苗要点

⑴育苗期的确定:长江流域温床12月~1月中旬播种,冷床于11月播种。

⑵培养土的调制:育苗床要使用优质的培养土,在床土配制上,应增加优质有机肥的用量。

⑶苗期温度的调节:通常要求昼温20~25℃,夜间10~15℃。秧苗锻炼时,夜温可低于10℃。在70~80%秧苗出土时,宜通风降温锻炼,真叶露心后把床温提高到秧苗生育适温。

⑷苗期光照的调节:苗期应始终保持较好的光照条件。

⑸苗期水分的管理:播种前苗床要灌足底水,在分苗前只需分次覆土保墒,而不进行灌水。分苗时,移苗水要足,缓苗水要适当,以后根据幼苗生育情况轻浇或覆土保摘。

春番茄栽培技术

2.整地作畦与施基肥:

每亩施入有机肥4000~5000kg,过磷酸钙30kg。畦宽1.5m左右,并尽可能做成短畦,深沟,以减轻雨涝和病害。

3.定植:

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定植。多数在3月底到4月初定植。如采用地膜覆盖或小拱棚,定植期可适当提前。

一般早熟品种比晚熟品种密些,早熟栽培的行距50cm左右,株距26~33cm。中、晚熟栽培,行距60~70cm,株距33~40cm。

4.田间管理

灌溉、追肥:

植株调整:搭架、绑蔓、整枝 、打杈、摘心

春番茄栽培技术

保花保果:番茄在第一花序开花期,常有落花、落果现象。主要原因是由于气温低于15℃,妨碍花粉管的伸长及花粉发芽,影响授粉受精;连续阴雨天或空气、土壤过分干燥而落花;植株营养不良、光照不足、茎叶旺长,夏季高温都能引起落花、落果的发生。

保花保果的措施:除了提高秧苗质量,加强管理外,用生长调节剂处理有良好的效果。常用的生长调节剂有:

⑴2,4—D(2,4—二氯苯氧乙酸),浓度为10~15mg.l-1,花朵开放前后1天内蘸花或涂花。

⑵PCPA(对氯苯氧乙酸、番茄灵、防落素):浓度为25~30mg.l-1,可采用浸花和喷花法,不易发生药害。

春番茄栽培技术

5.收获和催熟

(1)绿熟期:是远途运输或贮藏时的采收标准。

(2)转色期:就地供应市场时可在此期采收,经1~2天即全部着色。

(3)成熟期:也叫坚熟期,果表有3/4着色,已表现出该品种固有的鲜艳色泽,营养价值最高,风味最好,适于生食和熟食。

(4)完熟期:宜作为留种或加工。

一般采用乙烯利(二—氯乙基磷酸)催熟。果实采下后催熟,浓度为2000~4000mg.l-1,比田间自然成熟提早5~7天。如果在田间植株上涂果处理,浓度为500~1000mg.l-1,处理时药液切不可滴在嫩叶上,以免发生药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