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汽车研发:车轮的设计、开发方法及流程!

 yeshuheng 2018-01-11

车轮于汽车而言,主要用于行驶

像人一样,主要用来走路

但是

大长腿

乃是众多美女与“野兽”梦寐以求的

许多“野兽”们看美女第一眼就是看腿美不美

像下面这两双大长腿估计“野兽们”看到后就走不动路了吧

哈哈

哈哈

哈哈



那说到车轮呢

今天漫谈君就和大家聊一聊

车轮的设计、开发方法及流程


汽车车轮是汽车的重要部件,既是一个外观装饰件,又是一个安全件。车轮的设计既要安全、轻量化,又要美观,与整车风格相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同时还要满足个性化需求。





车轮系统

01

定义

车轮系统是汽车的行走部件,汽车工作时,车轮将汽车发出的作用力传给路面,同时将地面给予的反作用力传回汽车,汽车依据车轮传递的力和力矩实现约定的承载和完成规范的运动。


02

基本功能

1)支撑汽车,承受汽车的重力,使汽车能够承载,支承垂直载荷;

2)传递驱动力、转向力和制动力,使驾驶人员能够对汽车的的运用进行操控(提供加速和制动所需的纵向力和转弯所需侧向力)

3)减小行驶阻力和能量消耗,提高运输效率;

4)缓和行驶冲击,改善行驶条件,同时保护汽车和路面。



03

车轮系统的组成




车轮总成

01

车轮

车轮一般由轮辋、轮辐、轮毂等构成。可分为辐板式车轮和辐条式车轮。

1)轮辋:车轮上安装和支撑轮胎的部件。

2)轮辐:车轮上车轴和轮辋之间的支撑部件。

3)轮毂:轮胎内廓支撑轮胎的圆桶形的、中心装在轴上的金属部件。

02

轮胎

1)结构

轮胎主要由内胎、外胎和垫带等组成。


垫带:用以保护内胎着合面不受轮辋磨损的环形带。

帘布层:帘布层是外胎的骨架,也称胎体。其主要作用是承受载荷,保持外胎的形状和尺寸,使外胎具有一定的强度。

帘线:组成胎体帘布层、带束层、缓冲层等各种部件用的线绳。



2)轮胎规格表示方法

3)轮胎的分类

普通斜交车轮的帘布层和缓冲层各相邻层帘线交叉,且与胎面中心线呈小于90°角排列。子午线车轮的帘布层与胎面中心线呈90°角或接近90°角排列

4)轮胎花纹



5)轮胎气压调节系统功能

A. 汽车在松软地面上行驶时,可降低轮胎气压,增大车轮的接地面积,减小其单位面积载荷,从而提高汽车的通过性;

B. 当轮胎穿孔而漏气时,轮胎气压调节系统可为车轮充气而使汽车继续行驶,不需马上更换轮胎;

C. 使轮胎保持所需要的气压,有效提高汽车行驶安全性和燃油经济性。




车轮的设计开发

01

市场调研、收集顾客需求和设计输入等信息;

02

综合各种信息,绘制轮毂方案设计的草图并讨论研究;

03

方案初步确定后,利用CATIA软件将轮毂由方案草图转变为3D数字模型,对设计进行评审,并与顾客交流;

04

3D设计完成后,利用ANSYS软件进行轮毂的应力分析,根据分析的受力情况进行结构和轻量化的优化设计,并与顾客交流;

05

优化设计完成后,采用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制作出轮毂的实物模型,与顾客共同对实物进行评审;



06

同步完成铸造模具的设计,利用MAGMA软件进行铸造过程模拟分析,优化模具设计和工艺方案设计,动态的设计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DFMEA);

07

生产工艺方案设计,各工序的工装卡具、通用与专用检具的制作,确定工序质量控制点,进行生产准备及工艺文件确认等;



08

SOP小批量试制,验证模具,生产制造出最终的样轮;

09

对制造出来的样轮进行各种性能试验和道路试验。只有当试验样轮经过充分的试验,并证实其在行驶中的表现是优秀的,同时确认生产工艺稳定可行、质量可靠,则转入量产阶段,这时方可认为是完成了铝轮毂的设计;



10

立项阶段提出标准化总体要求,它一般应该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1)关注新的强制性标准的变化和发展,以便适应未来市场的要求。对于有出口计划的产品,同样应该跟踪,特别是预测到进入该市场的技术法规的要求;

2)对涉及到的术语、符号代号、产品品种、产品规格进行标准化;

3)在项目开始之前,对在本项目中需要引用的客户标准,包括国家标准、企业标准及国外标准,给出定义和解释,以便统一;



4)提出通用、互换性基础标准的实施建议。主要应包括与互换性尺寸有关的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并提出采用原则。应具体规定图样管理方法、公差与配合原则、标准件和紧固件使用规则、材料性能等内容;

5)统一制图标准、数据格式、技术资料的模式和编号;电子文件、纸张文件在不同阶段的存在形式和管理规定;

6)建立设计文件审查规范,细化文件的评审内容,引入设计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DFMEA),并不断进行内容完善。





技术要求

01

车轮密封性

将试验用未经过涂装的车轮的气门嘴孔密封,车轮的两侧面用带有密封垫的压板压紧,使其密封,再将整个车轮浸入盛满水的水箱内。试验时,充入的压缩空气压力应≥400kPa,充气达到规定气压后30s内,车轮轮辋任何部位不能有任何气泡逸出。



02

车轮的冲击试验

试验环境温度为10℃~38℃,试验设备按GB/T15704-1995中的相应条款规定进行,试验用的轮胎选用整车规定的与之匹配的轮胎,试验方法按GB/T15704中的相应条款规定进行

试验完后,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即判定为损坏:轮辐的任一断面处有目测可见的穿透裂纹;轮辐从轮辋上分离;轮胎气压在一分钟内漏尽。



具体试验如下:

a. 轮胎的充气压力必须按车辆制造厂的规定,如无此规定,可按 200kPa充气。

b. 冲头质量为D,确定公式:D=0.6W/180。

式中: D—冲头质量 ±2%;W—最大车轮静载荷,kg

c. 把试验车轮轮胎总成安装在与车辆轮毂一致的连接盘上。车轮安装时,要按车辆或车轮制造厂推荐的方法或用手工拧紧至规定值。



d. 调整冲头下落高度,冲头的下落高度应在轮辋轮缘的最高点上方230±2mm。

e. 调整冲头对车轮的冲击位置,冲头置于轮胎上方,其带有圆角的冲击面刃缘应与轮辋轮缘重叠 25±1mm。

f. 利用试验设备的快速释放机构,让冲头落下,冲击车轮轮胎总成。



03

轮胎尺寸要求

根据整车规定初步选定所需车轮的规格尺寸(主要是轮辋轮辐的参数)和轮胎的规格,此时应综合考虑车轮、轮胎的供应商和GB/T2978《轿车轮胎系列》来设计匹配,选择轮胎时还应考虑到轮胎的负荷指数、侧偏刚度、速度级别以及胎面花纹,以及轮胎的3c认证及美国的DOT认证等。同时,必须考虑所开发或选用的车轮和轮胎之间的匹配性。



04

轮胎强度

试验室温度应保持在18℃~36℃;其他试验条件、试验方法按照GB/T4053-1996中相应规定执行,试验后轮胎的强度试验破坏能应不低于下表中规定。


具体试验如下:

a. 将试验轮胎充入规定气压,在试验室温度下至少停放3h后,再重新调到规定气压。

b. 将轮胎固定在试验机上,沿轮胎胎面中心线取大致间隔相等的5个点进行试验。

c. 压头垂直于胎面,并压在靠近胎面圆周中心线的花纹块上,避免压入花纹沟中。

d. 测量每个点的轮胎破坏前瞬时的压力和压入探度(行程),或压头触及轮辆的瞬时压力和行程。在转入下一个点试验前校正气压。



e. 采用自动计算破坏能装置时,当达到规定的最小破坏能后,立即停止压头继续压入轮胎。

f. 如果压头触及轮辋,轮胎未压穿,且未达到最小破坏能值,则此点视为达到最小破坏能。

试验过程中,如果无内胎轮胎无法保持充气压力,允许装入内胎。

g. 计算各点的破坏能:W=F*P/2000。

注:F表示作用力N,P表示行程mm

h. 计算出各点的破坏能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轮胎的破坏能。 



05

脱圈阻力

(检查轮胎和轮辋结合紧密程度)

轮胎经GB/T4504(ISO10191:1993)中规定的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进行轮胎脱圈阻力试验,每点的脱圈阻力值应不低于下表相应的规定值。

具体试验如下:

 a. 将轮胎轮组合体在18℃-36℃的温度下至少停放3h后,再重新调到规定气压。

b. 将轮胎轮辋组合体安装在脱圈阻力试验机上,按规定距离调整脱圈压块的位置。

c. 在轮胎胎侧圆周面上确定至少4 个等间隔点,逐点进行试验。

d. 脱圈压块以规定的下降速度,向胎侧外表面施加压力,直到轮胎与轮辋脱开或达到下表规定的最小脱圈阻力值时为止。记录脱圈时或停止试验时的阻力值。



06

高速性能(转鼓法)

轮胎安装在符合规定的标准轮辋上,按下表中规定的气压充气;试验室温度应保持在38℃±3℃。按GB/T7034(ISO10191:1993)进行试验后,轮胎气压不应低于规定的初始气压;轮胎外观检查不应有(胎面、胎侧、帘布层、气密层、带束层、胎圈)脱层,帘布层裂缝、帘线剥离、帘线断裂、崩花、接头裂开、龟裂等缺陷。


具体试验如下:

a. 将轮胎轮辋组合体在38C士3℃的温度下至少停放3h。

b. 转鼓以匀加速启动到初始试验速度的时间应在10min以内。

c. 其他试验阶段改变速度到速度稳定,所需时间小于1min。

d. 将停放后的轮胎气压重新调整到规定值,再停放15min后,测量轮胎主要尺寸。



e. 将按上述条件准备好的轮胎轮辋组合体安装在试验轴上,使之垂直转鼓外表面加压,并按规定条件进行试验。

f. 试验按规定程序连续进行,其间不得中断,不得重新调整气压,试验负荷必须保持不变。

g. 轮胎按规定程序完成试验后,要立即停机测量轮胎的气压和主要尺寸,待自然冷却1h后,放掉气压,卸下轮胎进行外观检查。



07

耐久性能

转鼓法检查轮胎高负荷连续运行能力

轮胎安装在符合规定的标准轮辋上,充以下表中规定的气压,将轮胎轮辋组合体在38℃士3℃的温度下至少停放3h。轮胎按GB/T4502(ISO10191:1993)规定的试验条件和试验方法进行耐久性试验后,轮胎气压不应低于规定的初始气压,轮胎外观检查不应有(胎面、胎侧、帘布层等)脱层、帘布层裂缝、帘线剥离、泵花、接头裂开、龟裂等缺陷。具体试验类似上述高速性能测试。



08

车轮整车匹配试验




轮胎的制造工艺流程




总结

轮胎是汽车上最重要的组成部件之一,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力以及高低温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同时,还要求具备高耐磨性和耐屈挠性,以及低的滚动阻力与生热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